黄金赌城

探究推理剧的“生效”机制

2022年03月31日 07:25    来源:解放日报   

  李佳

  自改编自紫金陈小说的《沉默的真相》《隐秘的角落》掀起一阵热潮之后,罪案推理剧相对“低迷”了一阵,纵然爱奇艺“迷雾剧场”又卖力推出了《八角亭谜雾》《谁是凶手》等几部大咖云集、制作精良的推理剧,无奈水波不惊,未能引发全网热议。直到今年,《开端》和《猎罪图鉴》的相继开播才一转“颓势”。罪案、推理题材独具魅力,深受影视剧青睐,但也并非百试百灵,其“生效”机制究竟如何?值得深思。

  找准“搭档”很重要

  经典罪案推理剧,基本是以解谜为主的本格派推理构思。然而,随着本格推理不断满足人们的探求渴望,观众的猎奇心和新奇感也逐渐消磨。日积月累,原本“惊险离奇的情节”开始褪色,“耐人寻味的设计”失去了神秘感。而今,单纯以本格推理布设剧情的罪案推理剧,已然有些行不通了。于是,“与谁搭档”以开创新风格,成了罪案推理剧的新课题。

  近年来破圈的新剧,或多或少正是因为找对了“搭档”,比如《隐秘的角落》。该剧“搭档”心理分析,其最迷人的“角落”是人的潜意识。在该剧后半部,主人公朱朝阳想象的世界“托起”了剧情,为几个彼此交织、并不复杂的谋杀案蒙上了一层“梦魇”般的薄纱,从而在真假、虚实之间飘忽游移,于罪案的悬疑外,又生成了另一重心理悬疑,营造出如经典悬疑电影《穆赫兰道》《禁闭岛》一般的神秘色彩。观剧的过程并非“解谜”的过程;剧情越深入,观剧体验越迷茫,甚至伴随着一种内心战栗,也正是如此特别的体验让该剧杀出重围。

  《开端》和《猎罪图鉴》的成功也在于此。《开端》的“搭档”是时间循环,这不仅是当下的“时髦”概念,而且被演绎的次数也不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有好莱坞电影《源代码》。《源代码》中几乎所有关于时间循环的“爽点”应有尽有:不断重生,层层解密,每一次相同与不同、知与未知的冲突重合……相较于此,《开端》在“爽”上似乎差了一些,节奏没有那么紧密,情节没有那么惊心动魄,但它自有逻辑。《源代码》是解密“事件”;《开端》则解密“人”,它通过同一爆炸案件的循环往复,既展现人性之善,也揭示人性之恶,同时探讨了诸种善与恶“排列组合”的社会效果,引导人们重新审视一些显而易见、却又被视而不见的现象,从而开创了黄金赌城娱乐式时间循环,以其独有特质探寻人性和社会真相。

  《猎罪图鉴》则恰如其名,“搭档”是名画。“绘画一直是人类留存记忆的方式”,走进绘画之门,也是打开人类记忆之门,进而探寻更深层次的符号和密码。许多年前,美国作家丹·布朗曾在其代表作品《达芬奇密码》《失落的秘符》等中有过尝试,而将绘画与探案剧完美嫁接的,倒鲜有其例。《猎罪图鉴》中,天才画家沈翊与青年干探杜城的强强联手,为二者的“嫁接”提供了可能。于是乎,一连串一斑见豹、画入人心的精彩情节,随着跌宕曲折的案情铺陈开来。从微表情中捕捉心理,通过颅骨推演生前相貌,根据构图的不和谐发现密室,利用少许生物特征建构人脸……跟随着画笔,全新的探求乐趣不断生成,沈翊这个独特而“新颖”的人物形象也由此深入人心。

  不仅如此,绘画在剧中还有隐喻功能。编剧通过一幅画改变了主人公的命运,并串起主线剧情,更运用名画与案件相呼应。《马拉之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亚威农少女》……一幅幅穿插在案件中的名画,暗示着真相和人物命运,也揭示着案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如此设计,延展了故事的意味,更增强了剧情的吸引力,既让绘画爱好者感到兴味盎然,也让观众拓宽了视野、体验到妙趣。

  向纵深领域的反思和挖掘

  正如《猎罪图鉴》的编剧之一贾东岩所说:“我们的指南针就是那句话:曲折多变的人情,永恒不变的人性。”人们对犯罪的关注和探究,源于对犯罪本质的思考;而犯罪的本质,直接关联着人性,它是内在恶意的释放,也是不良生活的侧影。从犯罪活动中,我们可以反观人性丑恶、软弱的一面,也能洞见社会生活的背面。所以,一部好的罪案推理剧应该有深度与透视度,而人们追寻真相的过程,也是反观自我、认识社会的过程。《开端》和《猎罪图鉴》都符合这样的标准。

  《开端》让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谜案的破解。当时间进入无限循环,便赋予了反思可能性。循环由爆炸开启,又通过循环抚摸人物命运。公交车上,那些原本“没有名字”的人、那些可能的“遇难者名单”随之丰满起来。忙着给老伴买药送药的“药婶儿”,既热心又唠叨;无家可归、丢了工作、还强撑着供女儿读书的老焦,善良得让人心疼;千里迢迢来看儿子的“瓜叔”,犯过错也努力过,任凭命运再不济,他都没有放弃……当他们变得立体,当我们触碰到他们的梦想、快乐和哀伤,一切都显得那样真切而温暖,这就是生命的温度。不仅如此,《开端》还用循环的假想,给了每个凡人救赎的机会,让那些“如果能再来一次……”的设想有了确切的解答,进而证明:平凡的世界存在希望,也替所有凡人争取了一个向上、向善的结局。

  好画能直抵人心,而《猎罪图鉴》正借用了此种绘画的魅力。这就是为什么,当剧情已然播完,许多人还沉浸其中。在沈翊的画笔下,少女任晓玄那双迷茫而凄楚的眼睛,搅动了多少心事?建筑师蒋歌整容前的真容、女犯褚英子青春的面庞……容貌意味着什么?它因何而美丽?它给人带来的是自信还是罪念?审视画像,思绪犹如曲径通幽,不期然来到理性世界所不曾抵达的角落,“探秘”的视野得以进一步拓展。画笔所串起的是现实生活,“猎罪”的主创十分注重创作与生活的关联,透过一个个精彩的罪案故事,观众不难分辨校园凌霸、家庭暴力、人口贩卖等社会话题,这就使得虚拟剧情在观者心底产生了真实碰撞。另外,“图鉴”之意还不止于此,它用最传统的方式,对当下流行的AI技术、视频技术、信息技术等提出质疑,技术在带来捷径的同时,将让人生面临怎样的扭曲?过分依赖技术与人工,将让生活面临怎样的危险?这些疑惑,都是罪案留下的课题;尽管没必要立刻找到答案,但疑惑已然种在心中。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杨秀峰 )

探究推理剧的“生效”机制

2022-03-31 07:25 来源:解放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