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需要更多场景化解决方案
每年两会,“全民阅读”都是关注度颇高的关键词,今年也是一样,在诸多代表、委员的提案和建议中,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关于建立“国家阅读节”的呼吁分外引人关注。据报道,从2003年到今年,他不但一直建议成立“国家阅读节”,也在推动阅读的仪式感方面,身体力行做了许多工作。
阅读需要仪式感,这已经是不少爱书人的共识,倡导设立“国家阅读节”,即是把阅读的仪式感提升到国家层面,以全民的名义推进深入阅读。谈到仪式感,会有人觉得,伴随仪式感一起到来的,可能还会有形式主义,真正的深阅读,不需要仪式感。这样的顾虑,是有道理的,对于少部分读书人,乃至于更多一些有阅读毅力的人,的确不需要什么特殊的仪式感来强调,但对于大众阅读来说,仪式感的存在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扩延至“全民阅读”这个话题,可以这么认为:没有仪式感,“全民阅读”就会缺乏强有力的推动力。
在智能互联网时代,人的注意力被打乱、分散,没法静下心来读书,不但是许多年轻人的烦恼,也让很多爱书人、读书人感到不安。的确,与手机上纷至沓来的各路信息、社交平台上的即时互动、视频网站提供的段子等相比,阅读的乐趣与回馈,显然要慢得多,这样的大背景下,强调阅读的仪式感,其实是对阅读枯燥一面的补充,甚至在一些层面来讲,仪式感会担当起把全民阅读落在实处的大梁作用。
阅读的仪式感提了多年,但不少人对此缺乏清晰的认知,这就牵扯到了阅读的场景化实现问题——必须有现实的阅读场景作为激励,读书者才能感受并沉浸其中。就像绝大多数人走进书店后会立刻降低声音或者干脆保持不出声一样,书店的阅读场景会带来强烈的暗示,在这里除了读书,最好不做别的,比如打电话聊天,就是被书店这一阅读场景所不能容忍。
朱永新倡导的“国家阅读节”一旦推行,落实在场景化实现方面,其实是有许多事可以做的,比如像“地球一小时”那样,可以在一天当中的某个时间段,争取放下手头的事情,“读书一小时”;比如像“冰桶挑战”那样,人人可以挑战读完一本觉得非常有用但却读不进去的好书;比如可以有更多书店加入“24小时不打烊书店”,在这一天为读者提供各种与阅读、写作、朗读等有关的活动,让所有人都能够就近、方便地过一个有意义的读书日……关于读书的创意是无限的,但的确需要更大、更多的平台来承载。
前段时间,社交媒体上流行一个有关读书的段子,说是在全国各地的疫情流调结果中,没有一例行踪痕迹里出现过书店。这个段子的确引人深思,一是疫情期间书店频繁歇业,读者流量降低,自然流调结果中出现书店的可能性就会变得极小;二是书店作为一个阅读场景功能的提供方,其作用与价值的确不如二三十年前那样强。到书店匆匆地看看、逛逛,买一本书或者喝杯咖啡就走,使得书店成为了生活的装点,而非必需品。近年来实体书店生存艰难,其实仔细想想,与其逐渐失去更好的黏性有关,强调书店的场景化吸引力,可以让书店焕发重生般的魅力。
当然,现代人的时间有限,休闲时间更不多,而且这些时间要分配给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娱乐形式与内容。这些年,看电影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城市生活方式,这与电影院的场景化运营有关,在线下看电影,在线上交流电影,这种线下线上的互动,必须要有电影院作为实体承载平台,因此电影院的增速才会如此之快。如果书店拥有了类似这样的功能,必然也会再次成为人们的社交中心之一。
和书店一样,迫切需要场景化运营的场所,还包括图书馆、阅览室等日渐冷清的文化场所,它们曾在过去的年代,为人们提供过精神食粮,是留下无数美好阅读回忆的场所,怎样让这些文化场所再次热闹起来,需要有精彩的创意、优秀的引领、长时间的坚持。在乡村,公益阅读室也在逐渐变多,如何让这些乡村文化场所不成为摆设,被更多更好地利用起来,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智慧,让阅读之光从小处点亮,并一直延续到每一处,最终汇聚成一场灯火辉煌的阅读盛宴。(韩浩月)
(责任编辑: 李冬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