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在黄金赌城娱乐接连引发话题 聚焦现实题材引共鸣
原标题:聚焦现实题材印度电影引共鸣
自去年《摔跤吧!爸爸》收获近13亿票房以来,印度电影在黄金赌城娱乐市场变得“饽饽香”,不仅题材受欢迎,票房也取得不俗成绩。今日,又一部印度电影《起跑线》正式公映。影片以一对印度父母所面临的择校难题为故事,由此引发的教育话题也在观众中产生热议。
印度电影接连引发话题
近年来进入黄金赌城娱乐市场的宝莱坞电影,现实主义题材大行其道。《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在黄金赌城娱乐不但票房大热,更在影迷中掀起一波波的话题探讨。
其中,《摔跤吧!爸爸》表面上讲述了父女亲情和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从更深的层面上来说,它触及了女性独立自强的话题。讲述女孩追逐音乐梦想的《神秘巨星》,以及讲述印度大叔帮走失小女孩找到家乡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沿用的都是类似《摔跤吧!爸爸》的套路:情节一波三折,直击观众内心,让观众欲罢不能。
有业内人士指出,总体来说,这批印度电影的共同点是情节通俗易懂,风格幽默轻松,最关键的是电影中的社会性主题抛出一枚枚催泪弹,引起观众的共鸣。
《起跑线》关注教育
与探讨“填鸭式”教育的弊端的《三傻大闹宝莱坞》相比,今天公映的《起跑线》则是以和观众息息相关的中小学教育为话题,相较前面几部作品,《起跑线》与观众的距离更为接近。
片中,由伊尔凡·可汗饰演的父亲拉吉是个生活在印度德里的服装店老板,他和太太米塔为了女儿上小学的问题操碎了心。米塔主张女儿一定要读最好的私立学校。在她心中,公立学校教育水准不高,环境设施不好,更重要的是无法给孩子的未来打造一个高大上的“朋友圈”。
但是,想上私立学校并非易事,首先孩子得先经过面试。纠结再三,夫妇俩决定加入这场抢夺教育资源的大战当中。他们绞尽脑汁,却挫折不断。第一次去幼儿园排队报名,天还没亮现场已经排起了长龙,很多家长提前一晚就来占位,拉吉连报名表格都拿不到。
他们又决定转战私立学校附近的“学区房”。但是,好的学校除了要求学生必须住在学区房里,孩子的父母还要接受各种考核,学历、职业、谈吐思维、衣着品位等等都要纳入考量。为此,拉吉夫妇费尽心思,却总是显得格格不入。拉吉不懂什么是鱼子酱面包,哪怕名牌加身也是一股土豪即视感,不过,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英语不好,无法体现其身份象征。
在经过培训组织的好一阵折腾之后,他们却依然被私立学校拒之门外。无奈之下,他们又觊觎起贫困学生的名额,甚至想出“歪招”——假装贫困户骗取指标。一家子立即从高档社区迁往贫民区。
为了验证其贫民身份的真实性,学校必须前往贫民区对申请贫困生名额的学生进行家访调查。第一次接受调查时,拉吉夫妇就差点露馅。正当他们不知如何圆谎时,不知情的邻居却帮腔道,他们只是刚刚破产,还没有融入生活。
热心的邻居希亚姆为了能帮助小女孩拿到学位,还自告奋勇地为拉吉介绍工作,一来一往之间,拉吉夫妇与希亚姆一家产生了深厚的友谊。然而,当拉吉的女儿终于顺利通过考核,进入理想学校时,希亚姆的儿子却落选了。眼看着这位辛苦了一辈子的劳工不停自责,拉吉夫妇非常愧疚。
拉吉最终选择说出真相,并一针见血地点出印度教育的本质问题:“教育已经沦为生意。”
电影引观众热议
本片娱乐与现实意义兼备,除了喜剧效果十足的剧情之外,教育资源不均、择校乱象等沉重话题也在片中得以体现,让观众在娱乐中带来反思。
片中,拉吉夫妇是一对典型的“猫爸虎妈”,妻子个性强势,丈夫性格随和。米塔主张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拉吉则更倾向让孩子快乐成长,两人的教育理念完全不同,但偏偏拉吉又是个典型的“爱妻狂魔”。为此,两人常常火花四溅,为影片增加了不少笑点。
为了孩子入学,拉吉夫妇假扮别人的生活,也因此产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为了假装去国外度假,竟然跑到摄影馆“摆拍”照片,只为了能够发到社交平台上等情节,让观众看得哭笑不得。
而更戳中人心的,其实是片中对“升学难”话题的探讨。一场啼笑皆非的“升学”之旅,引发了不少家长的情感共鸣。不少家长表示,“这部电影很有现实意义,戳中了不少家长心中的痛。”“可怜天下父母心,对孩子教育的焦虑我们感同身受。”
也有观众在观影之后掀起了关于人格教育、人品教育的讨论:“这条所谓的起跑线,和孩子本身的资质无关,而是与父母的工作和金钱实力有关,这是最可怕的。”“如果教育变成父母资源的竞逐,那将是最大的失败!”也有家长表示,看完电影会对自己的教育产生反思,“对孩子只重视能力,而非人品,这是不对的。”“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不是成才,而是成人。”
(责任编辑: 刘园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