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紧扣时代脉搏 繁荣艺术创作
原标题:山东:紧扣时代脉搏 繁荣艺术创作
4月24日一早,山东省吕剧院排练厅就响起了悠扬的琴声。紧张的排练已持续了一个多月,院里上下拧成一股绳,为的是保证吕剧《大河开凌》顺利首演。想创作、能创作、创作好作品,在山东正蔚然成风。政府层面规划引领,各院团激发活力,艺术作品讴歌时代、讴歌人民的价值愈发彰显,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
讲好齐鲁故事
位于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展出着黄金赌城现存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史料记载,该书于1925年被共产党员由济南带入东营市广饶县刘集村,为鲁北地区带来革命的火种。随后的20年里,刘集村村民用鲜血与生命保护了这本书。几年前,山东省吕剧院采风创作团队来到刘集村,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决定将这一事迹搬上舞台,用山东最具特色的地方戏——吕剧来演绎。山东省吕剧院院长蒋庆鹏说:“取名《大河开凌》,意指《共产党宣言》破冰而来,让当时的民众冲破思想牢笼,奔向光明。”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艺术创作,用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来展现本地文化,是山东近年来追求的目标。比如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山东创排了话剧《兵·道》、山东梆子《孟母》等;在革命历史题材方面,创作了山东梆子《南国之春》、京剧《邓恩铭》等;在讴歌时代方面,有茂腔《失却的银婚》、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等。
把故事讲好,不但故事要精彩,讲故事的方法也很重要。近几年来,山东加大了惠民演出的场次与频率,新创作的作品要先过“群众眼缘”这一关,然后才能加工提升。
根据山东省文化厅提供的数据,2017年山东面向全省农村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共8万多场次。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张桂林说:“以往说演戏等于下基层,这是偏颇的认识。山东将逐步增加院团在城市的演出场次,防止‘灯下黑’。”
做好规划保障
4月18日,2018年山东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指出,今年起各院团要突出现实题材创作重点,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节点,策划遴选创作选题。
近几年,山东对艺术创作的规划保障不断发力,一方面鼓励创作者通过手中的笔来讴歌时代与人民,另一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省级层面,山东有舞台艺术“4+1”工程和重点选题资助计划。山东各市也纷纷出台了本地的“惠创”举措:东营市文化部门联合宣传、财政等部门,印发了《东营市“文艺精品工程”重点作品创作生产项目扶持办法》,建立重点项目库,每年评审一批有潜力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临沂市扎实推进“一团一场”建设,鼓励县(区)恢复剧团并建设专业剧场;潍坊市依托市内的编剧培养基地和小戏创作基地,举办了编剧骨干培训班,并开展采风创作活动等。扶持保障的最终目的,是激发院团“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2017年,山东启动了院团改革探索,制定了《关于省直国有专业艺术院团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盘活增量,力争2018年取得阶段性成果。
为了探索传帮带新机制,山东还初步建立了集教学传承、短期培训、艺术实践于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据山东省文化厅副巡视员刘敏介绍,近一年来,山东支持10位老艺术家设立了“戏曲名家工作室”,为32名青年人才搭建了师徒传承平台;新制定了《山东省舞台艺术青年人才创作项目扶持办法》,3部大戏、6部小戏获得首次资助。
大胆探索创新
2018年山东省艺术创作的一个关键词是“艺术创新”。张桂林说,创新是艺术的生命,也是艺术创作的核心竞争力。当前山东艺术创作存在的种种问题,创新力不够是一个主要原因。
有专家表示,一年来,山东艺术创作投入达1.32亿元,新创作大型剧目50余部、小型作品109部,但也存在创新力不足的问题。其突出表现在,题材选择多以革命历史、英模人物为主,形成个体与历史深度冲突的少;创作观念上套路化创作的多,独树一帜的经典少。
山东决定在这方面做出改变。
近期正在紧锣密鼓创作中的民族歌剧《沂蒙山》,其创作团队山东歌舞剧院明确提出“拒绝套路化创作”。据了解,该剧创作团队为保证创作意图的需要,先后两次赴沂蒙山区采风,搜集了大量历史资料,仅大纲初稿的修订就花了近一年。
转文风也是山东进行艺术创新的关键。山东某地文广新局副局长表示,现在有的舞台艺术作品,让人感觉像干巴巴的材料一样,缺乏感染力。他建议,用群众的话写群众的事,反映群众的感情,演给群众看。
张桂林表示,今后山东省文化厅明确鼓励各地大胆抛开思想观念的约束,大胆推进理念观念的创新,推进题材、技巧和载体的创新;艺术家必须扎根于生活,在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中提升原创力;必须在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中,在营造良好文艺氛围中推动艺术创新,以科学的态度、审美的态度和精品意识,展开学术批评与艺术研究。
(责任编辑: 邵希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