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促进企业和民间资本增加对青年文化事业的投入
经济日报-黄金赌城娱乐经济网北京5月16日讯 日前,河北省委、省政府印发《河北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发展规划》表明,积极支持青年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和民间资本增加对青年文化事业的投入。>>>更多政策可查看黄金赌城娱乐经济网黄金赌城娱乐文化产业政策库
《发展规划》要求,河北省各相关部门应加强文化理论研究,及时掌握全省青年文化需求、文化观念、文化潮流的动态变化,引领和指导青年文化实践。扶持以服务青年为主要功能的报纸、刊物、新闻出版、网站等文化企事业单位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形式引导和鼓励青年艺术表演团体开展公益性演出。促进企业和民间资本增加对青年文化事业的投入。鼓励政府投资、资助或拥有版权的文化产品无偿用于公益性青年文化活动和服务。鼓励和支持全省各类文化单位在五四青年节面向青年免费或低收费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文化服务。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方式,鼓励青年文化阵地、青年文化团体等社会力量承接青年文化服务。
《河北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全文如下: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黄金赌城娱乐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黄金赌城娱乐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及党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按照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结合我省(河北省)青年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所指的青年,年龄范围是14~35周岁(规划中涉及婚姻、就业、未成年人保护等领域时,年龄界限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序 言
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发展事业。黄金城赌城娱乐: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黄金赌城娱乐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为广大青年指明了正确成长道路,创造了良好成长环境。
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以黄金城赌城娱乐: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青年发展事业的重要部署,推动我省青年发展事业取得明显成效。青年的思想政治面貌总体健康向上,拥护黄金赌城娱乐共产党的领导,对黄金赌城娱乐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青年的基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青年群体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教育事业长足发展,青壮年人口文盲基本消除;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健全、水平不断提升,法治建设不断推进,青年发展权益得到更好维护;青年创新能力、创业活力不断增强,青年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实现着自身的成长发展。
未来8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我省正处于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需要全省广大青年在改革发展稳定一线建功立业,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我省青年发展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与广大青年的新需求新期待相比,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青年思想教育的时代性、时效性有待增强,用共产主义和黄金赌城娱乐特色社会主义引领青年,用黄金赌城娱乐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任务尤为紧迫;青年体质健康水平亟待提高,部分青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青年社会教育和实践教育需要加强,提高教育质量的任务十分艰巨;青年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影响就业公平的障碍有待进一步破除;青年创业创新的热情有待进一步激发,鼓励青年创业创新的政策和社会环境需要不断优化;人口结构的新特点新变化使得青年一代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在婚恋、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需要获得更多关心和帮助;统筹协调青年发展工作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各方面共同推进青年发展的合力有待进一步形成。
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塑造青年才能塑造未来。要把青年发展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高度,摆在全省工作全局中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立足我省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的实际,进一步整体思考、科学规划、全面推进,激励全省青年勇作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奋斗者、奉献者,为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黄金赌城娱乐梦的河北篇章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一、指导思想、根本遵循、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黄金城赌城娱乐:新时代黄金赌城娱乐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黄金城赌城娱乐:总书记青年工作思想,深刻理解黄金赌城娱乐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黄金赌城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充分认识黄金赌城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坚持党管青年原则,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黄金赌城娱乐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紧紧围绕我省发展总体目标和要求,充分照顾青年的特点和利益,关心和爱护青年,优化青年成长环境,服务青年迫切需求,维护青年发展权益,促进青年全面发展,引导全省青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黄金赌城娱乐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黄金赌城娱乐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更好成长为黄金赌城娱乐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征程中展现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
2.根本遵循。全面贯彻落实以黄金城赌城娱乐: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决策部署,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广大青年坚决做黄金城赌城娱乐:新时代黄金赌城娱乐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者、实践者,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坚持以青年为本,尊重青年主体地位,把服务与成才紧密结合,让青年有更多获得感;坚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发展事业,党委加强领导,政府、群团组织、社会等各方面群策群力,在全省营造有利于青年发展的良好环境;坚持激发青年建功新时代的内生动力和奋斗热情,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身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征程。
3.总体目标。到2020年,符合河北实际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广大青年思想政治素养和全面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进一步发挥。到2025年,我省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广大青年思想政治素养和全面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广大青年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二、发展领域、发展目标、发展措施
(一)青年思想道德
发展目标:全省广大青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黄金赌城娱乐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全省各族各界青年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实现黄金赌城娱乐梦而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更加巩固。
发展措施:
1.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扎实推进黄金城赌城娱乐:新时代黄金赌城娱乐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黄金赌城娱乐梦成为全省青年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使黄金赌城娱乐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全省青年衷心拥护的发展道路,使共产主义成为全省青年矢志追求的远大理想,增进全省青年对党的信赖、信念、信心。注重引导全省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广泛开展黄金赌城娱乐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注重加强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和实践养成,引导全省广大青年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把人生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2.在青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青年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引导全省青年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青年的坚定信念,外化为青年的自觉行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引导青年学习了解党史国史、近现代史和改革开放史,继承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自觉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引导青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年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青年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培养良好个人品德,积极倡导和培育诚信品格,争当“向上向善好青年”,在引导社会文明风尚中发挥积极作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动全省各族青年交往交流交融,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自觉增强“五个认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自觉抵制民族分裂和宗教极端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繁荣发展。开展青年国防教育,推动军地青年共建共育,教育适龄青年自觉履行兵役义务。
3.分类开展青年思想教育和引导。教育引导全省高校学生对世界和黄金赌城娱乐发展大势、黄金赌城娱乐特色和国际状况进行比较,对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形成正确认识。面向全省中等学校学生,广泛开展“黄金赌城娱乐梦”主题教育活动,引导他们从小确立人生奋斗的远大志向,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感情。面向全省企业青年,广泛开展岗位建功活动,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个人、企业、社会、国家的关系,以积极、务实、理性的态度面对职业生涯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面向全省进城务工青年,注重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排忧解难、传递关怀中引导他们心向党和政府、矢志拼搏奋斗。面向全省农村青年,广泛宣传中央和省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引导他们树立“农村天地广阔、青年大有可为”的思想认识。
4.强化网上思想引领。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建立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互联网+”工作模式,组织动员广大青年旗帜鲜明地发出网上正面声音。实施“青年好声音”系列网络文化行动,增强网络正能量,消解网络负能量。提升网络舆情分析和引导能力,疏导青年情绪,澄清误解和谣言,引导青年形成正确认知。在青年群体中广泛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引导青年科学、依法、文明、理性用网;广泛开展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行动,组织动员广大青年注册成为网络文明志愿者,参与监督和遏止网上各种违法和不良信息传播,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作贡献。
(二)青年教育
发展目标:教育改革深入推进,青年整体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2%以上。
发展措施:
1.提升学校教育育人质量。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高校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有关课程建设,提升课程质量。发挥高校共青团在“第二课堂”中的独特作用,探索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帮助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提升综合素质。为学生创新实践搭建平台,深入开展省“挑战杯”竞赛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鼓励开展青少年创新素质培育实践,激发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潜能,支持培育学生科技创新社团,营造校园科技创新氛围,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探索提供必要条件。将中小学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各层次职业教育分级实施和相互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拓展青年技术技能人才通道,为河北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立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选拔机制,形成具有河北特色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聘用、收入分配、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保障教师地位和待遇,深入推进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开展文明校园、绿色学校创建,营造美丽和谐的校园环境。在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加强青年学研究。
2.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资源配置差距。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普通高中免除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完善各级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和省属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积极争取部属高校、京津高校和东部省份高校增加我省特别是贫困地区招收计划。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开通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招收残疾学生绿色通道,加强校园无障碍环境建设,为残疾学生入学后的学习、生活提供便利条件。加大对民族自治县、民族乡和民族村教育事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少数民族青年发展的帮助扶持力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扩大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
3.提升实践育人成效。建立青年社会实践基地,鼓励机关、军队、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为青年社会实践提供帮助和便利。广泛开展大中专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考察交流、挂职锻炼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锻炼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在青年中广泛开展科普教育和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支持面向青年的科普作品开发,组织青年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广大青年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推进青年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应用到青年入学、就业、创业等领域,引导青年践行诚信理念。
4.创造青年终身学习的良好环境。引导青年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促进青年终身学习。强化家庭教育基础作用,全面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理念、知识和方法,实现家庭教育对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社会责任、生活技能、勤俭美德、自律能力的基础性培养。积极发展社区教育,由政府、社区、学校和民间组织共同建设“社区教育中心”,加快建立以各类教育机构和社会学习型组织为主体的覆盖城乡的继续教育网络。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加快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完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和支持建设线上线下学习平台,特别是充分利用新媒体为青年提供更广泛的学习途径。加大青年社会教育投入,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投入机制。创造社会教育良好环境,规划青年成长成才各个环节的教育需求,统筹协调文化、出版、影视、网络等资源,实现对青年教育空间的全覆盖。构建并推行终身技能培训制度。构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贯通、灵活开放和衔接互通的终身教育体系。
5.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冀战略,鼓励和支持青年人才参与战略前沿领域研究。继续实施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支持一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立足实践应用,把握学术前沿为宗旨,以发现、培养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为目标,定期组织召开京津冀青年科学家交流活动,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后备力量。在“三三三人才工程”等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中,优先支持青年人才。加快培养青年创业领军人才,组织实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青工技能竞赛、大学生工业设计创新大赛等系列活动,让创业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实施青年人力资源提升行动计划,大力培育青年企业家、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青年专业技术人员、青年公务员、大学生和青年农民工等群体,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青年人才队伍。实施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名校英才入冀”计划,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青年专门人才到河北就业创业,不断拓宽青年人才引进渠道。推进青年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青年人才需求预测和调整机制,推行急需紧缺专门青年人才动态需求目录制度,完善评价机制,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创新青年人才岗位管理制度和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收入分配向青年人才倾斜,鼓励青年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之间合理流动。
(三)青年健康
发展目标:持续提升青年营养健康水平和体质健康水平,青年体质达标率不低于92%;各类体育活动广泛开展,适应青年特点的体育设施和场所建设力度持续加大;有效控制青年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青年心理健康辅导和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引领青年积极投身健康黄金赌城娱乐、健康河北建设。
发展措施:
1.提高青年体质健康水平。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建立健康知识和技能核心信息发布制度。把学校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普及基本健康知识,到2025年全省青年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5%以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强化体育与健康课和课外体育锻炼,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建设更多适应青年特点的体育设施和场所,构建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方便青年就近实施健身运动。开展青年体质监测,加强对青年运动健身的科学指导。鼓励和支持青年体育类社会组织发展,带动更多青年发展体育兴趣和爱好。
2.加强青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注重加强对青年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青年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促进青年身心和谐发展,指导青年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加强对不同青年群体社会心态和群体情绪的研究、管控和疏导,引导青年形成合理预期,主动防范和化解群体性社会风险。加强青年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心理卫生知晓率。支持各级各类青年专业心理辅导机构和社会组织建设,大力培养青年心理辅导专业人才。重点抓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中学和职业学校普遍设置心理健康辅导咨询室,有条件的学校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构建和完善青年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及干预机制。加强源头预防,注重对青年心理健康问题成因的研究分析,及时识别青年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或缓解青年在学业、职业、生活和情感等方面的压力。加强心理健康服务,降低青年群体心理疾病发生率。
3.提高各类青年群体健康水平。重视服务残疾青年的专业康复训练,确保残疾青年享有健康服务,落实器材、场所等配套保障。符合条件的残疾青年,要及时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解决农村地区、贫困地区青年学生的营养健康问题。引导高校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做好青年职业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重点开展尘肺病、职业性化学中毒、职业性噪声聋等职业病监测,加强青年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大幅度降低在职青年职业病发生率。关注进城务工青年健康状况,开展健康监测。动员社会力量,通过志愿服务、慈善捐助等形式为青年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服务。
4.加强青年健康促进工作。编撰和出版有关生命教育的读物,引导青年尊重生命、热爱生活。定期组织青年参与公共场所安全演练,开展灾害逃生、伤害自护、防恐自救、互助互救等体验教育,增强青年在应对突发性事件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灾避险能力。强化青年人群生活方式的指导和干预,积极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青年群众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加强运动、合理膳食、控烟限酒。开展无烟环境建设,推进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活动。严控影响健康行为,以青少年、育龄女青年、流动青年人群及性传播高危行为人群为重点,开展性健康、性道德和性安全宣传教育和干预,减少意外妊娠和性病、艾滋病等疾病的传播。做好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提高青年群体尤其是青年学生群体对毒品及其危害性的认识。
(四)青年婚恋
发展目标:青年婚恋观念更加文明、健康、理性;青年婚姻家庭和生殖健康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青年的相关法定权利得到更好保障。
发展措施:
1.加强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和引导。将婚恋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强化青年对情感生活的尊重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青年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发挥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力,广泛传播正面的婚恋观念,鲜明抵制负面的婚恋观念,形成积极健康的舆论导向。举办交际、礼仪、婚恋等方面的专题讲座,不断提高广大青年的综合素质和交友能力,解决思想上、情绪上的困扰。倡导结婚登记颁证、集体婚礼等文明节俭的婚庆礼仪。全省各地每年至少组织1—2场集体婚礼,倡导节俭、文明的婚庆模式。充分发挥我省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把青年联谊交友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引导青年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引导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传承优良家教家风,培育家庭文明。加强青年敬老、养老、助老道德建设,引导工作在异地青年每周至少“给父母打一次电话”,工作在同城青年每周至少“陪父母吃一顿饭”,参加工作的青年每月至少“给父母200元零花钱”等孝老实践活动,激励青年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大力弘扬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
2.切实服务青年婚恋交友。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举办各行业各领域的婚恋交友活动,为有需要的青年提供安全、可靠、便捷的婚恋交友平台,扩大和丰富交际面和交友圈,增加寻找合适伴侣的机会,重点做好大龄未婚青年等群体的婚姻服务工作。学习先进省市经验,积极引进、开发、规范一批诚信度较高的青年交友信息平台。依法整顿婚介服务市场,严厉打击婚托、婚骗等违法婚介行为。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为青年婚恋交友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观念引导、心理疏导和适合青年特点的便利条件。
3.开展青年性健康教育和优生优育宣传教育。在青年中加强对国家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宣传教育,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加大对性知识的普及力度,在有条件的学校推广性健康课程,加强专兼职性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预防和减少不当性行为对青年造成的伤害,大幅度降低意外妊娠的发生率。大力弘扬以“婚育文明、性别平等;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活健康、家庭幸福”为核心的婚育文化,坚决抵制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加大对适龄青年的婚育辅导力度,加大适龄青年婚前检查、孕前检查和产前检查的普及力度。
4.保障青年在孕期、产假、哺乳期期间享有的法定权益。全面落实女性青年在怀孕、生育和哺乳期间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探索在物质、假期等方面给予青年更多支持。
(五)青年就业创业
发展目标:青年就业比较充分,高校毕业生就业保持在较高水平;青年就业权利保障更加完善,青年的薪资待遇、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青年创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创业活力明显提升。
发展措施:
1.加强青年就业服务和相关政策保障。教育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微企业、社会组织就业,落实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资金补贴等政策。支持高校和社会机构面向青年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服务,帮助青年明确人生方向,提供奋斗策略。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力度,每年开发高质量见习岗位不低于2万个,参加见习人员不低于1.2万人,提高见习岗位的就业转化率。加强职业院校“订单式”就业技能培训,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精准就业。加大残疾青年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力度,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促进青年自主就业,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加强青年就业统计工作。完善青年就业、劳动保障权益保护机制,进一步扩大青年劳动技能、安全技能培训覆盖面。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诉讼、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力度。加强人力资源市场规范,规范招人用人制度,创造安全、和谐、公平就业环境。完善失业保险与就业的联动机制。
2.完善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将扶持青年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工作规划,建立省市两级创新创业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制定青年创新创业政策,形成部门联动机制。逐步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青年创新创业平台体系,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融资服务、政策咨询、法律保障、技能培训等服务。依托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工业园区、特色农业示范园区、战略新兴产业基地打造一批青年创新创业园区基地,充分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作用,为广大青年创业者提供办公场地、工商法税、创业辅导、管理咨询、技术支持、投融资等全方位便捷化创业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供低成本居住条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导鼓励所有有创业意愿的青年参加培训,把有培训愿望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就业创业培训范围。优化创业融资环境,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培育发展天使基金群体,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整合社会力量设立青年创业投资基金,开发多种适合青年创业的信贷产品。深入实施青年电商培育工程、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抓好政策宣传、经验推广、典型引领工作,激发农村青年创业活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有生力量。
3.引导职业青年立足岗位创优。在河北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围绕经济结构调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培育等,深化青年工业设计理念创新,开展“青创先锋”创新创效行动,在青年技能工人、青年工程技术人员、青年经营管理人员、大学生中开展青工“五小”(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创新活动,推动广泛创建“青年创新工作室”,产生一批能够创造新的增长点、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产业活动的青年创新成果。加强青年职业文明引领,引导青年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做大国工匠精神的践行者,深入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完善岗位建功、社会参与、激励政策等育人机制,打造青年职业文明品牌,营造倡树职业道德的社会氛围。
(六)青年文化
发展目标:更好引导全省青年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青年文化活动更加丰富,文化精品不断增多,传播能力大幅提升,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服务设施、机构和体制更加健全,广大青年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发展措施:
1.加强文化精品创作生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发挥重点文艺精品扶持奖励评奖的引导带动作用,鼓励文化机构、文艺工作者特别是青年文化人才,创作生产激励当代青年奋发向上、崇德向善,传承中华文明、体现河北特色的文化精品。引领网络文化,保护网络文化知识产权,扶持高质量网络文化产品生产,加强微电影、动漫、游戏等内容创作创新,提升优秀网络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和传播能力。省级文化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等文化发展基金要加强对青年题材重点选题项目的扶持,鼓励优秀青年文化人才参与创作,支持青年题材优秀图书、影视、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等生产、发行和推广。
2.丰富青年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优秀文化作品全省性展演。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展示交流,引导青年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传统工艺振兴、民间文艺传承。以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乡村文化、社区文化、社团文化、网络文化为载体,加强基层特色文化品牌建设,推动青年人均图书阅读量和艺术鉴赏、科普水平逐年提高。为河北青年与世界各国和全国各地青年人文交流提供机会和平台,学习、吸收、借鉴世界各地和黄金赌城娱乐传统优秀文化成果,讲好河北故事、传播好河北声音,提升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
3.造就青年文化人才。实施青年文化人才培养计划,资助具备文化创新能力、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熟悉国际人文交流、善于经营管理的青年文化人才主持省级重大课题研究、领衔省级重点文化项目。加强后备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面向全省青年文化工作者开展文化创意服务、文化生产实践、文化经营管理、媒体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培训,凝聚文化研究、创作、表演、传播、经营、管理、志愿服务等青年人才,培育一批高水平的青年创作人才。
4.优化青年文化环境。鼓励和支持全省有条件的报刊、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设立青年栏目、节目,制作和传播有益于青年健康成长的内容,增强青年题材报道内容和播出时间,大力宣传青年在推动河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报刊和网络重点栏目、电视和院线黄金时段,增加优秀青年文化精品的宣传内容、频次,引导青年树立高尚精神追求、文明生活方式和正确消费观念。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增强针对青年群体的服务功能。
5.积极支持青年文化建设。加强文化理论研究,及时掌握全省青年文化需求、文化观念、文化潮流的动态变化,引领和指导青年文化实践。扶持以服务青年为主要功能的报纸、刊物、新闻出版、网站等文化企事业单位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形式引导和鼓励青年艺术表演团体开展公益性演出。促进企业和民间资本增加对青年文化事业的投入。鼓励政府投资、资助或拥有版权的文化产品无偿用于公益性青年文化活动和服务。鼓励和支持全省各类文化单位在五四青年节面向青年免费或低收费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文化服务。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方式,鼓励青年文化阵地、青年文化团体等社会力量承接青年文化服务。
(七)青年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
发展目标:青年更加主动、自信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共青团、青联、学联组织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青年社会参与的渠道和方式进一步丰富和畅通,实现积极有序、理性合法参与。带动各类青年组织在促进青年有序社会参与中发挥积极作用。青年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青年志愿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不同青年群体相互理解尊重,更加融洽。
发展措施:
1.健全党领导下的以共青团为主导的青年组织体系。积极推进共青团改革,着力构建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党的助手作用。加强共青团、青联、学联组织建设,强化共青团对青联、学联的引领和指导作用,适应新时代青年发展的特点,不断创新共青团组织设置,活跃基层团组织,尊重青年主体地位,更多更广地覆盖新兴领域青年和流动青年,完善青年社会参与的基本组织依托。切实增强广大共青团员先进性、光荣感,自觉在引领青年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黄金赌城娱乐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发挥模范和凝聚作用;推动青联组织带领各族各界青年在大团结大联合中实现共同发展;推动学联组织引导学生追求进步、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加强对青年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更好地联系、服务和引导青年社会组织,通过提供资金、阵地、培训等方式扶持青年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促进青年有序社会参与。支持共青团、青联、学联依法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更好参与青年社会事务管理和服务;支持各类青年社会组织立足自身优势,以合适方式参与政府购买服务。重点发展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青年社会组织,建立完善民政部门和共青团、青联等群团组织及有关职能部门协同发挥作用的管理机制。
2.着力促进不同青年群体更好实现社会融入交流融合。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在青年社会融入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青少年自强自立,为青少年接触社会、开展社会交往创造更多机会、提供有效指导。创造条件推动不同阶层、不同领域青年群体进行经常性对话交流,增进理解、认同和包容,舒缓社会压力,融洽社会关系。帮助解决重点、新兴领域青年群体的实际困难,增进新生代农民工、青年企业家、青年社会组织骨干、青年新媒体从业人员、高校青年教师、归国留学青年等群体的政治认同和社会参与。积极促进在内地就学、就业少数民族青年和进城务工青年及其子女的社会融入,帮助他们更快适应当地习俗、更好融入所在社区。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主动联系新的社会阶层青年群体,吸纳他们中的优秀分子进入组织体系。充分发挥青年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独特作用,吸引和带动青年广泛参与各类社会服务,不断培养和提升社会化技能。引导青年正确认识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的关系,防止沉迷网络。积极落实中央和国家港澳台青年交流计划和国际青年交流计划,推动增强港澳台青年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拓宽青年参与国际交往的渠道,为我省青年开展港澳台和国际交流合作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3.引领青年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事务。支持共青团、青联代表和带领青年积极参与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社会有关方面各类协商,就涉及青年成长发展的重大问题协商探讨、提出意见、凝聚共识。探索建立有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青少年事务联系机制。鼓励青年参与城乡基层群众自治,推动完善民主恳谈、民主议事制度。推荐优秀青年代表担任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人民调解员等,依法履行相关职责。完善党委和政府与青年社会组织沟通交流机制,把对青年社会组织的管理和引导纳入法治化轨道。鼓励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围绕国家整体发展战略需要,深化各类建功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激励青年积极创新。组织开展环保主题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引导青年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共建生态文明,共创美丽河北。组织动员广大青年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为贫困地区改善区域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充分发挥教育和就业创业在青年脱贫中的重要作用,促进贫困青年早日脱贫。鼓励、支持并深化各类青年参与扶贫等志愿服务工作,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八)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发展目标:推动青少年权益维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得到全面贯彻实施。青少年权益保护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行为受到有效打击和遏制。
发展措施:
1.推动完善和贯彻青少年权益维护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和研判青年发展状况,监督涉及青年发展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代表青年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推动在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中增加有利于维护青年普遍性权益的内容,及时有效解决青年实现发展权益面临的现实困难和突出问题。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教育、卫生、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领域涉及青少年权益的法律法规贯彻实施,切实保障青年合法权益。推动电子商务、个人信息保护、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等法律法规实施,严格落实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的主体责任,有效防范暴力、色情、赌博、毒品、迷信、邪教等腐朽没落文化和丑化党和国家形象及革命先烈的信息传播。积极推动《河北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和《河北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出台。
2.健全青少年权益保护机制。拓展青年权益表达渠道,充分发挥共青团、青联组织代表和反映青年普遍性利益诉求的作用。建立青年权益状况舆情监测体系和舆论引导机制。支持共青团建设青少年维权工作网络平台和12355青少年服务台,将法治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相结合,带动青年社会组织、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积极参与维护青少年权益。深化“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基层青少年维权工作机制。加强对困难青年群体、进城务工青年及其未成年子女等群体的关爱和权益维护工作。完善法律援助工作网络,鼓励和支持法律服务机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等依法为未成年人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和援助。健全未成年人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机制,加强监护缺失、受到监护侵害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
3.依法打击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行为。贯彻落实涉及青少年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拐卖、性侵害、遗弃、虐待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大力开展青少年禁毒工作,依法惩处涉及青少年的毒品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涉校违法犯罪活动。加强网络领域综合执法,严厉打击各类涉青少年网络违法犯罪。
(九)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发展目标: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全覆盖,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成长环境进一步净化。形成比较完善的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格局,建立针对有严重不良行为和涉罪青少年进行教育矫治的有效机制,青少年涉案涉罪数据逐步下降。
发展措施:
1.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使青少年明确基本的法律底线和行为边界,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积极开拓第二课堂,配齐配强中小学校兼职法治副校长、辅导员。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在司法办案、行政执法、法律服务过程中面向青少年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将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和平安建设内容,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注重运用网络新媒体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统筹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发展壮大青少年普法工作队伍和志愿者队伍。
2.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清理和整治社会文化环境,加大“扫黄打非”“护苗专项”“净网专项”工作力度,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和非法出版活动,加强对影视节目的审查,强化以未成年人为题材和主要销售对象的出版物市场监管。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和安全防范工作,严格落实禁止在中小学校园周边开办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娱乐场所、彩票专营场所等相关规定。依法采取必要惩戒措施,有效遏制校园欺凌、校园暴力等案(事)件发生。净化网络空间,完善网络文化、网络出版、网络视听节目审查制度和市场监管,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整治网络涉毒、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推动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健康发展,进一步规范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服务管理,依法查处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行为,依法取缔无照场所。
3.做好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工作。大力推进“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推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列入各地工作规划和财政预算,不断健全组织机构和工作体系。在全省县级地区全面推开并不断深化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工作,明确各类群体工作重点,建立覆盖完整、切实有效、主责清晰、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强化家庭监护和学校教育职责,防止青少年脱离与家庭、学校的联系,出现不良行为时能够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积极推进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研究建立符合条件的涉案未成年人进入专门学校接受教育矫治的程序,完善专门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矫治水平。积极开展涉案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充分发挥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作用,对包括涉案未成年人在内的重点青少年群体提供困难帮扶、法治教育、法律援助、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专业服务,各有关部门要为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就学、就业等提供帮助。
4.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制度。深化未成年人司法改革,全省各级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司法行政机关要加强专门机制建设,明确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在侦查、起诉、审判、刑事执行涉及未成年人案件中,落实社会调查、心理疏导与测评、分押分管、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强制辩护、合适成年人参与、当事人和解、附条件不起诉、分案起诉、法庭教育、回访帮教、犯罪记录封存、分类矫治等特殊保护制度。改革完善未成年人收容教养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未成年人帮教基地。探索附条件不起诉、适用非监禁刑、特赦的未成年人以及解除收容教养和其他刑满释放的青少年安置工作机制。
(十)青年社会保障
发展目标:社会保障体系充分覆盖青年急需的保障需求,并在各类青年群体之间逐步实现均等化。
发展措施:
1.不断完善针对残疾青年的社会保障和救助政策。对残疾青年急需的保障需求,增强精准化、专业化服务,完善残疾青年康复、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服务保障政策。推动残疾青年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依法保障残疾青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权利。探索构建“社工+志愿者+社会组织”社会保障体系和救助机制,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开展残疾青年帮扶工作,营造全社会关爱、帮扶残疾青年的社会氛围。积极推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工作,大力支持青年社会组织参与,增强基层社会残疾青年救助服务能力。
2.加强青年社会救助工作。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健全救助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确保流浪未成年人得到及时救助保护、教育矫治、回归家庭和妥善安置,最大限度减少未成年人流浪现象。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文化和法治教育,强化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治,帮助其顺利回归家庭。加大临时救助政策的落实力度,解决包括进城务工青年在内的困难青年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统筹救助资源,为家庭困难的失学、失业、失管青年提供就业、就学、就医、生活等方面的帮助,确保困难青年受助及时。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结合我省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类开展学业辅导、贫困救助、医疗救助、权益维护、心理辅导、假期照料等帮扶工作。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为进城务工青年与其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提供生活居住、日间照料、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帮助。
三、重点项目
1.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全省青年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中选拔一批骨干作为培养对象,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方式,着力培养一批对党忠诚、信仰坚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黄金赌城娱乐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通过规范培养时限、科学安排内容等途径健全培养机制,要注重后续跟踪培养,动态调整培养方式,充分发挥骨干力量对全省各界各行业青年的示范带动作用。分省、市、校三级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每年培养不少于1万人。
2.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工程。坚持不懈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推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黄金城赌城娱乐:新时代黄金赌城娱乐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在高校、中学建立“燕赵青春学习会”,引导全省青年深入理解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自觉维护和捍卫黄金城赌城娱乐: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为河北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夯实青少年思想基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教育全过程,搭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文化熏陶等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在专题培训、宣讲团巡讲、体会分享等传统学习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网上学习、网上答题等活动,充分调动青年学习的热情,不断增强对黄金赌城娱乐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公民道德宣传,利用“向上向善好青年”分享团走基层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宣传先进青年典型事例,开展社会道德实践,并在各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推动典型事例得到传播,用榜样的力量引导青年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诚信互助、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引导青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贯彻、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深刻挖掘重要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引导青年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增强做黄金赌城娱乐人的骨气和底气。
3.青年体质健康提升工程。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加速青年体育社团组织规范发展,拓展提升青年体育赛事活动。集中打造青年群众性体育活动载体,广泛开展阳光体育系列活动和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大力推动校园足球发展和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要保证每周1节、3次以上大课间足球活动。鼓励学校建立班级、年级、学校足球队或足球俱乐部,建立健全校园足球联赛体系。构建足球特色学校和青年训练营相结合的新型足球人才培养模式,制定足球特色学校特殊升学政策,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相衔接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到2025年,全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达到3000所左右,建立2—3个省级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训练营)。促进青年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并选择合适的青年参与业余训练,提高青少年运动员注册规模。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青年公益体育活动和运动项目技能培训,鼓励青年经常性参加各类体育运动项目和健身活动,力争使每个青年具备1项以上体育运动爱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引导青年树立健康促进理念,在健康促进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青年体育俱乐部、体育传统校和青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建设。改革完善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体系,完善学校体育考试评价机制。完善青年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建立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健全学生健康体检和报告制度,倡导青年形成良好的饮食、用眼和睡眠习惯,控制肥胖、近视、龋齿等常见病的发生率。探索青年校外体育辅导员队伍培育工作,推进青年体育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工作,激励青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4.青年就业见习计划。全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和共青团组织要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广泛联系相关企事业单位,建设一批高质量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力争每年征集青年就业见习岗位2万个以上,并通过公众媒体、网络平台进行发布。组织“见习助就业、牵手毕业生”活动,开展见习岗位进校园、见习岗位双选会等活动,对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进行帮扶引导。落实见习基本生活补助企业先垫后补的办法,每月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参与就业见习青年发放基本生活补助,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和民族自治县可将就业见习对象范围扩大到离校2年内未就业中职学校毕业生。
5.青年文化精品工程。支持青年文化精品创作推广,支持青年文化创意赛事及文化体验,支持青年文化创意人才培养。鼓励创作生产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青年题材文艺精品,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青年网络新媒体产品展播平台。推广一批有影响力的青少年文艺节目作品。在省级文化、出版类评奖推荐活动中,每年向青年推荐优秀影视、网络、动漫文化作品不少于30小时,图书、报刊文字量不少于100万字,应用类网络游戏不少于1部,网络音乐不少于5首。
6.青年网络文明发展工程。深入推进“阳光跟帖”行动,引导全省广大青年依法上网、文明上网、理性上网,争当“河北好网民”。鼓励全省广大青年加入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管理、培训和激励机制,持续广泛、强有力、有针对性地发出青年好声音。加强互联网企业、社会组织、文化机构党组织、团组织建设,鼓励制作推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青年喜欢的网络新媒体文化产品。加大对河北省青少年新媒体协会等青少年新媒体领域社会组织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加大对青年门户网站、青年公益组织专属网站以及“两微一端”平台的建设扶持力度。开展河北省青少年网络文化产品征集活动,发掘、吸收、培养各方面的青年网络人才,打造、推广一批思想主题鲜明、具有河北特色、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产品。倡导网络公益活动,使互联网空间成为青年成长的温馨家园。
7.青年信用体系建设及志愿者行动。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稳步推进青年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在求学、就业、创业、婚恋、消费、金融等方面,依托“志愿黄金赌城娱乐”等信息系统对优秀青年志愿者实施联合激励和政策保障,向全社会传递积极向上的青春正能量。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使参与志愿服务成为青年的自觉和追求,到2025年实现全省实名注册的青年志愿者总数突破1000万人。不断壮大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加强对志愿者队伍建设的规划、管理和指导,培养一批优秀青年志愿者队伍,扩大基层志愿服务组织覆盖。培养一批能够在组织志愿服务、做好团队管理、加强宣传联络、整合社会资源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骨干志愿者。注重青年志愿者专业能力培养,动员各类专业人才加入青年志愿者行列,逐步建立门类齐全、管理规范,更好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性强的志愿者队伍。通过政府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支持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不断壮大,健康发展。总结梳理各地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巩固传统项目,拓展创新项目,逐步建成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式的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库。加快推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与社区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组织建设、工作机制、队伍建设、服务项目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深入开展青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促进社区志愿服务纵深发展。整合各类资源,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高校等与社区建立志愿伙伴关系,进一步壮大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力量。重点培育校园志愿服务文化,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鼓励学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优秀青年志愿者,鼓励高校、中学在校学生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将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长、频次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评先评优和奖学金发放重要依据。为优秀学生志愿者干部提供培训、学习机会,拓宽视野。巩固深化青年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大力实施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助残“阳光行动”、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工作、脱贫攻坚志愿服务工作等重点项目。深入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大学生志愿者健康行动计划,服务期满2年且考核合格的,3年内报考研究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8.青年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工程。积极实施青年民族团结交流计划,每年组织边疆民族地区青年与我省各族青年开展互访、联谊活动,鼓励不同民族青年之间结对子、互帮互助。开展高校“中华文化进校园”活动,每年在15所高校举办图片、影视展和歌舞活动,宣传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历史,增进中华文化认同,宣传各民族为祖国作出的贡献,增强各族青年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广大青年中开展民族常识和民族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大赛。将共青团开展对口支援新疆、西藏青少年交流交往交融工作,纳入我省对口支援工作整体安排。
9.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到2020年建成1万人、到2025年建成1.5万人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全面参与基层社区社会工作,重点在青少年成长发展、权益维护、犯罪预防等领域发挥作用。推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进入高等教育机构,在具有教育资质的培训机构开展专业培训,建设一批重点实训基地和标准化示范单位。制定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标准,推动各级团组织以及青少年服务组织和机构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培育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逐步实现每个“青年中心”综合服务平台至少配备1名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将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组织实施涵盖重点群体、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项目。完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领域的社会组织工作机制,建设人才队伍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立健全青少年事务领域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联动机制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者协作机制。完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相关政策配套体系。
10.青少年创客创新创业行动计划。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双创”战略,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立足点,充分发挥共青团思想引领、跨界整合、动员广泛的优势,以青少年创客培育和服务统领青少年创新创业工作,面向青少年创客发展需求,坚持组织化和社会化“两线动员”,注重自由创客、学生创客、职工创客“三青发力”,着力实施创新、创业、创客、创投“四创联动”,健全创客汇聚培养机制,完善创客创新创业阵地,搭建创业项目展示平台,拓展创投资金对接渠道,浓厚创客文化社会氛围,建设完善服务河北青少年创新创业的生态体系。通过努力,到2020年,培养1万名思想活跃、创意丰富的青少年创客人才,打造200个低成本、开放式、便利化、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孵化阵地,形成省市联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灵活的“冀青春”创客服务工作品牌。到2025年,在全省营造创客教育普及深入、创客孵化服务制度体系完善、创客精神发扬光大的创客培育工作体系。建立共青团与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教育、金融等职能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分析形势,部署重点工作,解决突出问题,协调资源力量,努力在全省构建起人才汇聚、服务完善、对接畅通、社会活跃、品牌鹊起的青少年创客创新创业蓬勃发展的良性工作局面。
11.奉献冬季奥运会行动。围绕北京冬奥会筹办志愿服务工作,注重冬奥会竞赛项目分项专业青年志愿者培养,积极动员医学、小语种等各类专业人才加入青年志愿者行列。以“激情冰雪、青春冬奥”为主题,广泛开展冬奥文化传播、冰雪运动推广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极开展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冰雪进校园活动,开展“奥运知识进课堂”“冬季运动知识进课堂”“冬季运动进校园”及“国际冬残奥学校日”等活动,在有条件的地方将冰雪运动纳入学校体育课教学内容。组织开展冰雪知识公开课“双百双万”活动,每年选择100所学校,开展100场公开课,覆盖1万名学生,影响1万个家庭,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家庭参与冰雪运动。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校外冬季健身运动,熟练掌握1—2项冬季运动技能。
12.“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青年建功”行动。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推动在学生教育资助、青年创业就业、地域产品推广、金融创业扶持、社会资源对接等方面实现突破。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评选通过自身努力创业就业实现脱贫致富的优秀自强青少年,倡导自力更生精神;积极实施希望工程“温暖午餐”等公益项目,提高贫困地区小学生健康保障水平;实施青年电商创业行动,省、市、县三级每年开展以农村青年为重点的免费青年电商培训100场,增强青年创业就业技能;开展乡村振兴青年致富带头人评选工作;广泛开展“我为家乡农产品代言”、为贫困地区儿童免费上保险、建设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亲情小屋”、组建暑期大学生扶贫小分队、与贫困地区少先队员“手拉手”、整合京津优质资源加强东西部脱贫协作力量等帮扶行动,组织动员各界青少年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13.国际与港澳台青少年交流工程。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引导全省青年主动融入我省新时代对外开放大局,立足京津冀、放眼国内外,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国际市场开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推动我省青年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筹办北京冬奥会等重大历史机遇,在科技、教育、文化、艺术、体育、经济等各领域全面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大优秀青少年代表参加省内组织的国际交流出访人次。进一步扩大与港澳台青少年之间的交流,提升交流质量。组织青年积极参加港澳青少年实习实践、体验营、训练营和形式多样的交流考察活动。支持河北青年积极开展常态化的结对交流和项目合作,积极参加全国性的内地与港澳台青年社团负责人圆桌会议、青年联欢节等活动,促进交流,增进友谊。
四、组织实施
1.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在省委的领导下,建立推动规划落实的联席会议机制,团省委承担协调、督促职责。全省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关心、支持青年事业的发展,注重加强青年发展规划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形成工作合力。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要建立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负责推动规划在本地的落实,协调解决规划落实中的问题,市县两级团委具体承担协调、督促职责。在规划实施中,要积极回应和解决青年关心的问题,多为青年办实事。
2.充分发挥全省共青团在维护青年发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要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部署要求,全面推进自身改革,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始终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切实代表和维护青年发展权益。同时,要引导青年识大体、顾大局,依法理性表达诉求,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加强服务青年发展阵地建设。引入市场机制,以建设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和打造“身边的共青团”为目标,线上大力推进“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建设,实现省市县三级和高等院校全覆盖,努力构建全社会资源帮助、服务全体青少年的新格局;线下大力推进青年中心建设,扩大青年中心覆盖的青少年群体,进一步充实青年中心服务内容,建设青年中心资源库,完善和增设学习实践、文化艺术、公益慈善、交友联谊、体育休闲等服务板块,扩大青年中心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广泛开展示范性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创建活动,促进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的规范化建设,推出一批联系服务青少年作用突出的示范性服务平台,带动全省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蓬勃发展,充分发挥平台在承载团的工作和活动、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联系和服务青少年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行青年中心云平台建设,加强网上网下深度融合对接,将青年中心云平台作为管理运行、组织活动、联系青年的主要方式和阵地。
4.保障青年发展经费投入。完善支持青少年事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各级财政预算应该统筹相关资金用于青少年事务的重大项目建设。加强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各类服务青少年的专业化组织或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公司企业的积极作用,营造全社会支持青少年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形成多方投入的资金筹措机制。对各类从事青少年服务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以及各类公益性青少年教育阵地和场所等,按照国家规定给予一定资金扶持,严格落实对青少年公益项目在用地、税费等方面相关政策。
5.营造规划实施良好社会环境。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青年工作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宣传关心青年就是关心未来的理念,宣传青年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并使青年好声音活跃起来,为青年健康成长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导向,最终逐渐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青年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推动本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
6.建立规划实施情况监测评估机制。团省委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细化青年发展规划的任务分解,明确时间节点、进度安排、过程控制,形成有序有力推动规划实施的工作机制。实现规划实施过程系统评估和社会评估相结合,逐步建立完善第三方评估机制,定期提交监测评估报告,向社会公布。建立青年发展指标体系,并将其纳入政府部门统计序列,定期进行统计和分析,实现动态监测,适时编制我省青年发展白皮书。
(责任编辑: 林秀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