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低调的城市风情 在短视频中满血复活
原标题:那些低调的城市风情 在短视频中满血复活
那些火爆的短视频软件、视频社交平台诞生之初,我们都以为其传播功效不外乎high版的朋友圈,或者影像语言版的微博,何曾想到,正是大众随手拍摄、不加修饰的短视频,反而使一些低调到没故事的城市角落满血复活,甚至称霸节假日旅行榜单。
近来,因为在“抖音”中频频露脸,重庆和西安这两座城市骤然“收割”了大批游客。那些画质参差、音质炸裂的短视频,都在认真聚焦着重庆洪崖洞的灯火、横穿居民楼的轻轨、过江索道、静默的城墙,再配上一曲“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馍”……线上百万点赞,线下游客蜂拥。
根植于俗世的城市图景勾走人们的心魂。原来国内城市还拥有缔造新热点的能力,原来素面朝天的旧风景还能重新得宠。
从前,怎样的文化产品能定义一座“别人的城”呢?我们需要一部小说,一首歌,一部电影。仿佛演绎城市气质,必开阔如《爱乐之城》《爱在日落黄昏时》《午夜巴黎》——最次也要赋予一点艺术气韵,非成都“土著”的歌手,也有本事让你笃信,靠近这座城市必须“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文学艺术对城市的塑造,每一步都踩在人的心理需求点。然而,文化精加工的名额毕竟稀缺,大多数城市和地标难以奢求,只能沉默陪伴百姓淡如水的小日子,无法跻身热门“朝圣地”。不过,遇见短视频平台后,城市便开始与人们产生截然不同的联系方式了。
我微信里有一个文化交流群,90%的成员来自北上广,酒泉地区某县城的小杨哥时常自嘲,住戈壁滩深处,感觉自己需要“在全世界边缘呼唤爱”。但是,偏偏小杨哥是300人群中最受欢迎的“群宝”,因为他分享的小视频太惊艳了!
小杨哥随手拍的十几秒钟视频里,那座游客罕至的县城,秋天的晴空澄澈到极致,点点雪山浮于天边;夜幕降临,居民三三两两悠然散步,羊肉小馆里的烧烤架滋滋作响;湖边野炊,风声和炉烟轻轻穿过胡杨林,孩子聚湖滩上捡石子打水漂。
小杨哥的城,我们不曾抵达,可微信群小视频已然给出了一种定义,荒漠有座城,非常静,非常美。
那些沉默太久渐被遗忘的城市故事,在短视频文化中找到续写的可能性:短视频的全民性和碎片化,剥离了精致的艺术感,远离玻璃橱窗,城市洗掉附加的浓妆,露出最真性情也最可爱的面容。
短视频分享,是基于我们私人、随性的心理分享特质的——因为流行风潮、群体心理、审美转变等因素的化学作用,使得碎片化的影像快速聚集,扩大为群体认同。
短视频对于年轻网友、游客而言,是记录旅程的新潮手段。我们可以毫无压力地、随心所欲地展示所见所得。当第一次走进一座城,好奇的眼睛最不受限,往往会突破大众固化的刻板印象。你们提到重庆就要甩出的标签是雾都、麻辣、飙车,可我们偏偏愿意站在街道上,仰头望一望洪崖洞的点点灯火,甚至更放飞思绪地联想一下,这样红通通的魔幻光河好像《千与千寻》里夜色倾城时的汤屋。
旧时出门行走靠经验帖,很庆幸,现在我们通通不需要了。一部手机和自己的目光,即可打造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只要人们足够细腻有心,平凡小城名不见经传的风物,也可能深深打动你我,甚至获得名扬天下的转机。
例如,之前好几个朋友提出要去我的家乡小城旅行,我脱口而出的第一反应是:“天呐,那么无聊的城市,有什么好体验的!”然而他们完全没理会。朋友抵达第一晚就发来秒拍视频,晒出某家海鲜小馆里琳琅满目的食材,连声感叹垂涎三尺……原来,我曾拥有一座美食至上的海滨城市;而另一个摄影师朋友跑到郊野蹲守一夜,隔日在朋友圈秀出星海壮阔翻涌,天地间光彩流溢。
而这正是在我口中那个“最没有故事的旅游荒漠之城”。固化心中二十几年的“家乡名片”,被朋友的短视频撕碎了。我很愉快,因为幸好我和他们都没错过这里的隐性美学基因。
回头审视,“沧海遗珠”之城能走红短视频软件,并非一场意外。比如,有些城市本身就少有地域专属感,语言辨识度高、本地美食传播广、江湖血性,等等……
短视频推开了认知城市的另一扇门,那未来的无数可能性是很值得期待的。在年轻一代旅行者的世界里,他们偏爱极其“自我”的旅行习惯:旅行线路DIY、自助游,旅行场域的独立探索,善于驾驭新工具,运用新媒体社交渠道表达直觉和获得感。
毋庸置疑,短视频是年轻一代重新建构城市内涵的通道。人到江南,你只爱流连“牡丹亭上三生路”,我也可以大赞桥头烧饼摊。何来标准?让人从心底舒畅地笑了,就是最好的旅行。精巧玲珑也好,粗糙“土味”也罢,我们彼此允许不同定义城市美学的方式,包容千万种抵达旅行满足感的算法。
所以,与其说有些城市在短视频文化中“逆袭”,不如说,终于有人愿意读懂他们的优雅,读懂他们的性情。
(责任编辑: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