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创新方式推进全民艺术普及
原标题:广西创新方式推进全民艺术普及
南宁的民歌湖畔,上千名市民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馆长、一级指挥覃广周的带领下进行一场声乐培训;柳州市群众艺术馆里,为期3天的免费培训公开课让更多群众增强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桂林两江四湖景区内,渔鼓爱好者向游客展示非遗项目“桂林渔鼓”的魅力……5月下旬,在八桂大地,如火如荼的全民艺术普及活动点亮了万千群众的生活。
设立全民艺术普及日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于1942年5月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广西壮族自治区从2017年起,将每年的5月23日确立为“全民艺术普及日”。
今年5月22日,广西启动了辐射全区的“全民艺术普及日”系列活动,各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传承基地等文化场所通过成果展演、惠民演出、公益培训、交流讲座、艺术展览、普法宣传等方式开展了100多场文化活动。
近年来,广西不断创新全民艺术普及形式,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和高质量的文化艺术服务。“通过集中推广文化艺术品牌活动,向群众展示文化场馆的服务方式、内容和渠道,以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到艺术普及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公共文化处处长黄松表示,“全民艺术普及日”是广西实施文化改革的产物,推动广西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发展。
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新路径
南宁作为今年广西全民艺术普及日主会场城市,在1个月的时间里,组织了30多项全民艺术普及服务品牌活动。南宁新屋村艺术团的成员大多是村里买菜煮饭照顾家庭的阿姐们。南宁市群艺馆工作人员的到来,让她们从屋头灶尾走了出来。5月22日晚在南宁市全民艺术普及成果展演上,新屋村艺术团带来了热辣的肚皮舞,自信的舞姿、妙曼的身材引得全场掌声雷动。队里的孔大姐说,跳舞让小肚腩跳没了,对自己和生活有了更强的信心。
有项目有阵地,也需要人。由南宁市群艺馆工作人员组成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他们手把手、面对面地进行文艺辅导,“以一带十,以十带百,以百带千”。南宁市群艺馆副馆长赵岚介绍:“我们主动开展的‘文化志愿春风行’活动,组织文艺志愿者深入村庄、学校、社区,采取蹲点驻村培训的方式,把文艺服务送到基层,拉起了一支支文艺队伍。”
长期实践中,南宁探索出公共文化服务、全民艺术普及的新路径,打造了每年演出上百场次的“民歌湖大舞台周周演”、百姓与明星同唱的“百姓歌圩”以及“文化志愿春风行”等品牌活动。迄今,南宁市群艺馆设立了45个培训服务点,培育了近100支文艺团队,惠及1.5万名基层百姓。
打造品牌,提供亲民服务
在广西,通过调整工作内容、创新培训方式,一批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艺术普及品牌活动让广大群众更便利地享受到文化发展的红利。
“免费培训班的报名名额太火了,微信上是秒完!”微信朋友圈的一句话道出柳州市群众艺术馆公益培训班的火爆情况。以公益培训为抓手推进全民艺术普及是柳州市群艺馆的一个工作亮点。以错时服务为理念,柳州群艺馆的公益培训开设了日常班、夜间班和周末班,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并针对外来务工者及子女开设了“五点半课堂”。同时,“社区艺术课堂”由社区“点单”,群艺馆上门服务;“群文走基层”系列活动则让艺术普及流动起来;吸纳社会艺培机构老师和文化志愿者加入培训,使群众接触更多的艺术类型……
“2017年,我馆尝试与县区文化馆开展分馆艺术普及课程计划,由市馆负责师资调配、县区馆负责学员招募管理,上下联动,既扩大了培训受众面,又解决了分馆的师资难题。”柳州群众艺术馆馆长林园说,经过一系列创新,柳州市群艺馆的公益培训已经发展到每年开办100多个培训班。
北海市群众艺术馆通过不断强化“北海群艺网”和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功能,使其由单一的发布功能向欣赏、培训、互动的综合功能转变,并顺势建立全市公共文化互联互通平台。如今,北海市群艺馆的培训可以通过“群文微课堂”传播至各乡镇文化站和个人的接收端;社区、村庄可以通过互联互通平台申请文化服务;个人可上网收看群艺馆举办的各种大型文艺活动……借助线上数字服务平台,北海市的全民艺术普及突破了传统面对面模式的限制,解决了供需对接和人手不足的难题。
“今年广西围绕全民艺术普及要做好3件事情:通过推广《广西尼的呀》广场舞等形式开展‘舞动广西’主题活动;借助四季合唱音乐会的契机,带动各地市的‘唱响广西’系列活动;以创新广西为动力,鼓励各级文化馆创作更多反映时代特色、壮乡风采的作品。”覃广周说。
(责任编辑: 邵希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