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一业强”如何真正带动“多业兴”
6月的上海,因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举办而成为世界瞩目的光影之都。作为黄金赌城娱乐唯一的、全球15个国际竞赛型非专门类电影节的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上海国际电影节在参展影片数、放映场所数、观众人次等指标上均位居国际A类电影节前列。今年已步入第21届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为自己设定了一个新目标:未来三年,力争跻身综合实力前三。
今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力打响“四大品牌”推进大会,印发《若干意见》及《三年行动计划》,加上去年年底颁发的“上海文创50条”,持续激发上海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建成更加开放包容、更具时代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被进一步明确。眼下,上海正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作为一张特别的文化名片,上海电影之于“四大品牌”,也被期待体现一种特殊的助力乃至撬动作用。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现代社会生活多多少少都受到电影的影响和滋润,也有一些行业得益于电影而发展繁荣。影视产业是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的着力点,抓住振兴上海影视产业这个龙头,能够取得一业强、多业兴的显著效果。”
创制中心
吸引中外剧组来沪拍片
去年底出台的上海“文创50条”提出,上海要打造全球影视创制中心。某种意义上,对于全球影视资源的辐射集聚,正体现了“上海服务”需要的辐射度。当然,打造全球影视创制中心本身,离不开高效、精细的“上海服务”。
“如果我们不主动把基础服务做好,人家为什么一定要来上海拍片?对摄制组来说,在上海拍片成本不低。”上海影视摄制服务机构负责人于志庆直言,“我们只有主动出击,为剧组解决困难,才能吸引更多中外剧组来上海拍摄,使上海成为更名副其实的全球影视创制中心。”
6月18日,上海向全球正式推荐近200个影视拍摄取景地;同时发布的2018版《上海影视拍摄指南》,更是借助AR(增强现实)技术让地标“动起来”:只要扫描一张经典照,手机屏幕上就会跳出一段视频并辅以解说,剧组制片不用亲临现场就可以完成勘景任务,既节约成本,也提升效率。具体“承接”从前端政策咨询和后期制作协调等100多项免费服务的,正是上海影视摄制服务机构。
自2014年挂牌成立至今,这个仅有5人的非营利专业服务机构,已为2790家单位和555个剧组提供信息资源和协调服务达4068次。于志庆介绍,其资金来自政府购买服务,人员来自行业协会,“事情都是自己找来的”。浙江华策影视集团旗下克顿传媒拍摄电视剧《最美是你》时,提出了在上海环球港、洲际酒店、正大乐城、中华艺术宫、思南公馆等13个外景地的拍摄需求。仅仅3个工作日,影视摄制服务机构就给出完美答复。华策影视总裁赵依芳由衷地感慨:“上海是黄金赌城娱乐电影的发祥地,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影视产业,许多理念和意识确实走在全国前列。”
提供高效的影视服务,不止这一个案例。2016年,全国电影发行冠军企业——来自天津的联瑞影业入驻普陀区仅花了1天时间,刷新上海吸引海内外电影企业入驻的最快速度。
“没想到,实在没想到,大家都觉得不可能的事情,在上海真的做到了。”联瑞影业董事长蔡元还记得,那天上午他从北京出发前给普陀区投促办工作人员发了一条微信,询问工商执照是否当天能领取。普陀区相关部门立即开启组团式服务模式,从核名到取得执照,从刻制公章到银行开户……当天,蔡元就拿到了刚打印完毕的工商登记执照。普陀区原投资促进办主任章宏斌是当时的经办人,他告诉记者:“联瑞影业是天津的影视企业,但上海的营销环境、高效的服务打动了他们。”
联瑞影业也是继阿里巴巴影业和阿凡提影业落户普陀后的又一家知名影视企业。对于企业而言,行政审批服务的质量,是考察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重要窗口。蔡元坦言:“如此行政审批效率,增进了企业与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互信,有利于企业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上海速度”让蔡元和许多影视企业负责人点赞,也吸引了更多影视机构和剧组来到上海,共同助力上海影视产业的繁荣。
光影铸造
影视+科技打造全产业链
上海电影的蓬勃发展,带动现代电影工业体系的完善。作为科技和艺术的结晶,电影的基因里自带科技元素。当下数字技术的发展更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表达手段,为电影创作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展现和想象空间,让光影铸造的电影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特设“科技影都松江大学城影视展”,“科技影都”也成为今年电影节的热词之一。此前,著名的上海影视乐园已落户松江车墩镇近20年,而据松江区G60科创走廊“一廊九区”规划,该区将打造一核两翼的“科技影都”,推动影视与科技融合发展,车墩镇就是其中“一核”。正在建设中的昊浦影视基地是车墩镇引进的首家影视特效拍摄基地。昊浦影视基地今年将建成四座高科技摄影棚,其中最大的摄影棚将达5000平方米。
距离车墩影视基地约5公里的申港路上,还有上海聚鹰堂影视基地,基地拥有五组大型室内摄影棚。这一规模巨大的片场项目,堪称长三角技术含量最高、综合功能最强大的室内影棚。聚鹰堂影视基地总经理李雪涛,从事舞美场景搭建工作20多年。“原来在上海找不到太多的大型摄影棚,剧组有需要了,就去无锡等地租借体育馆进行拍摄。由于上海近几年的影视发展以及播放平台的多元化,很多其他省市的影视制作均倾向于进入上海完成制作。上海的片量越来越大,仅靠以前的片场无法完全消化。”李雪涛说,为了能实现更多拍摄新技术落地,上海聚鹰堂影视基地与太仓中科院进行技术合作,共同开发影视拍摄的新模式及新材料的应用。这意味着,拍摄时涉及MOCO(高科技交互式摄影控制)技术的黄金赌城娱乐影片不再需要从国外临时聘请价格不菲的技术编程人员。
2015年,符合国际最高声音制作标准的立鼎影视后期制作中心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宣布运营。这标志着黄金赌城娱乐可以与好莱坞一流技术人才直接对接,开创了黄金赌城娱乐电影后期制作的新格局。作为好莱坞最成功的系列动画之一,《功夫熊猫3》在上海完成声音的后期制作,这在以前很难想象。立鼎国际影视服务平台的建成,填补了空白。作为上海首家大型影视后期制作服务平台,平台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拥有两个大型混录棚、两个对白录音棚、一个交响乐队录音棚,一个动效棚,一个预混棚、20个编辑间,以及数字处理存储等周边设施。每年可完成50部大电影、500部广告片的后期制作,成为全亚洲最高端的、以顶级录音棚为主体的数字化电影后期制作中心。
2022年,集影视拍摄、制作、发行于一体的“海视界—静安明珠影视城”将拔地而起。这也是静安区继打造以影视后期制作为核心的环上大国际影视园区后的又一动作。影视城将对标好莱坞,构建上海城区技术先进、服务优良、具前瞻性的影视产业综合体。规划中,影视城将对标全球顶尖的电影工业化标准体系,新建以摄影棚、后期制作公司、制景车间为主的核心产业区。同时,为更好地提升服务能级,影视城还将配套规划办公物业、商业酒店、人才公寓、生活服务设施等,形成“设施齐全的拍摄studio(工作室)+后期制作中心+商业街区+产业园区+特色人居”的全产业链基地。
这些影视产品“制造”上的短板被逐渐地补齐,但和上海电影产业相关的“上海制造”,依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上海一家影视机构的张先生直言不讳:“拍摄设备是影视创制的第一关。那么多摄制组到上海来拍摄,设备租赁服务能否跟上?上海是否有生产这些设备的能力?互联网时代,上海能否在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前提下,开发新的影视工业所需要的设施和设备?”这些问题,还有待制造者们给出答案。
消费潜力
高端品牌植入电影节
“上海是时尚之都,再加上银幕上流行怎么穿戴,电影明星们用什么化妆品,都会影响并主导未来市场的流行时尚。”从辽宁来上海出差的郭小姐坦言,自己的时尚理念和品位有一部分确实来源于电影。上海影城附近的一家服装店店主许小姐告诉记者:“每年电影节,来店里的顾客是平时的三四倍。大家结伴来看电影,看电影之余就会逛附近的店。”除了影迷,她的店里也会有明星光顾,有潘虹,还有一些看着眼熟但叫不出名字的演员。除了逛特色小店,更多人会选择去恒隆、中信泰富、东方商厦、环贸等商城。
“电影节期间,各种新闻发布会有100多场,业内招待会100多场,算上场地费、搭台费、展会费等,这个消费能力是不得了的。”参加过多届电影节活动的会展从业者王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不仅仅是电影聚人气,电影和时尚的关系,历来是相辅相成的。著名的意大利当代艺术电影宗师费德里科·费里尼在某品牌的“第五摄影棚”创作出经典影片《甜蜜生活》,代表着意大利电影进入繁荣的“甜蜜生活”时代。时至今日,这一工作室和摄影棚仍然用于世界顶尖电影公司的影片制作,诞生了诸如《偷自行车的人》《英国病人》《角斗士》等经典影片。在电影业兴盛的东京、巴黎、伦敦、洛杉矶,无一不是购物者的天堂。而意大利的博洛尼亚,除了有最顶级的电影修复机构外,它的商业也是可圈可点。
各大电影节上,包括汽车、名牌包、化妆品、手表等在内的高档消费品品牌利用明星效应纷纷植入,而上海国际电影节也受到高端奢侈品牌青睐。2017年,宝格丽成为第20届上海电影节官方合作伙伴,并与电影节组委会联合呈现《聚焦意大利——上海电影节意大利电影周》,倾力支持和推动中意电影文化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国际一线品牌的积极加盟,既是对上海国际电影节影响力的肯定,也是看中上海这座时尚之都的消费潜力。一位知情人士说:“这些品牌的准入是有门槛的,定位完全对标国际一流电影节的标准,如戛纳电影节等。”
无疑,汇聚无数中外宾朋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为“上海购物”添了一把火。
文创衍生
电影释放文化边际效应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电影的繁荣带给包括音乐、绘画、舞蹈等在内的艺术样式很多积极影响,也带动了其他一系列文创领域的发展。
由陈云纪念馆原创出品的电影 《难忘的岁月》,除了走上大银幕外,还以连环画的样式出版,并获得不错的成绩。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主任刘亚军说,《难忘的岁月》是电影画面直接用连环画样式呈现。“电影台本需要分镜头,连环画就是每部电影都需要的画面台本。上海的电影制作产量在增加,电影产业对这块的人才需求更为迫切,所以也意味着有更好更大的市场空间。”
一系列影视基地的建成,除了直接作用于影视创制外,也将带来更多的文化边际效用。以正在打造的静安明珠影视城为例,将构筑“三大主导产业、两大衍生产业、多元经营模式”的产业格局。其中,“三大主导产业”将致力培育影视传媒、数字内容、创意设计三大主导产业,形成以文创为特色的影视产业重区,联动邻区、辐射周边;“两大衍生产业”将结合地缘优势,增加影视城的金融服务和公共服务功能,重点打造文化金融、休闲文化旅游两大衍生产业;“多元经营模式”将结合市场及周边环境特征,打造符合现代办公、商务及人才公寓需求的多元化经营模式,以吸引高端人才聚集,从而提升项目竞争力,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上海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来看,到2040年,上海要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成为全球影视创制中心之后的上海,有望满足如今沪上影视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用视觉技术的创新作为影视产业的内在核心动力,和影视内容的创新一体两翼,共同扶持影视产业的发展,为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的达成夯实文化基础。
电影的繁荣,不仅会带动和电影画面有关的文化产业,同时也和服装、化妆品、时尚设计、主题乐园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位业内人士坦言:“这些也都是上海的传统优势产业,但对标国际一流,我们的差距依然明显。如何利用电影产业的发展契机,把上海相关文创产业都提升到国际一流水准,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责任编辑: 刘园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