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月饼卖进书店 希望把儿时的中秋记忆捡回来
原标题:文创月饼卖进书店
这个礼盒把4家东莞老字号酒家的双黄白莲蓉月饼汇聚在一起。
礼盒里的老莞城元素纸灯笼
用石龙火柴点燃灯笼,一手提着灯笼,一手拿着月饼,行走于骑楼之下、运河之畔,仰望头顶的明月,老莞人就是这样度过中秋之夜的。
从小在莞城长大的陈炽星希望东莞人不要忘记这样的节俗,他今年推出了一款文创月饼, 在月饼上镶嵌了一些标志性的东莞地域元素,让人在吃到月饼的同时,更能捡起关于传统习俗的情怀。
汇聚4家 本土老字号“名月”
连书店都卖月饼了,随着中秋的临近,大街小巷到处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月饼。从上周末开始,东莞图书馆的永正书城内也弥漫起了莲蓉蛋黄的味道,以文创月饼为卖点的“一岁一月”中秋手信格外引人注目,甚至引发了不少外国朋友驻足观看。
将文创月饼这个概念具体化来讲,就是给月饼穿上了文化的外衣,“一岁一月”穿的就是东莞本土文化的外衣。整套月饼礼盒以低调的白色为基调,上面附有红色的黄金赌城娱乐结和西城楼、旗峰山灯笼等一眼就能识别的东莞地标。大礼盒上面有4个小礼盒,每个小礼盒上印有一个东莞本土有名的酒家,“东莞老饭店”“东莞宾馆”“南城宏远酒店”“东莞会展酒店”4个位于西城楼东西南北方位的酒家赫然在目,小礼盒里面则装着相应酒家制作的莲蓉蛋黄月饼。
“我们把本身是对手的酒家变成了队友,就是因为他们都是东莞本土的‘名月’。”陈炽星是“一岁一月”文创月饼的创意者。这两年,越来越多的香港、广州的月饼品牌进入东莞,而东莞本地生产的一些月饼也带上了明显的制造业气息,流水线式的生产代替了过去作坊式的制作。作为土生土长的东莞人,陈炽星很难再找到一款能真正代表东莞且有底蕴的月饼。因此,他就来了个大集合,把4个东莞的老字号酒家的双黄白莲蓉月饼都汇聚在了一起,让东莞传统酒家的品牌IP的聚集度和识别度更强。
要用5年
推“20轮东莞名月”
之所以都选择了双黄白莲蓉月饼,是因为长期以来,它都在老莞人的心目中占据着“C位”,象征着尊贵。
“一岁一月”文创月饼将推出“戊戌年”至“壬寅年”5个系列,陈炽星准备用5年时间把东莞20个知名本土酒家的月饼推广出来,组成“20轮东莞名月”产品平台。因为今年推出的4家酒家都在城区,所以取名为“城里月光”,未来还会选沿海片区、水乡片区的酒家,可能会取名为“海棠月色”“荷塘月色”等。
除了月饼,“一岁一月”还有好多有附属品,石龙火柴、折纸灯笼以及莞藏茶3款传统东莞特色“旧物”让这个手信礼盒厚重了不少。“解读这款月饼需要的是情怀,而不是味蕾。”因为有了这些带有鲜明东莞地域文化特色的元素,陈炽星特别不喜欢别人将他的“一岁一月”和大街上卖的一些纯粹是礼品性的月饼相提并论,这也是他为什么选择在书店售卖月饼的原因。
把儿时的中秋记忆捡回来
“更多的是想拾起东莞人关于传统习俗的记忆。”陈炽星从小在莞城的骑楼下长大,在他的记忆里,老莞人过中秋就是要用石龙火柴点燃五颜六色的灯笼,小孩们提着灯笼走在骑楼下、运河边,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而今,他过中秋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经常只是三五个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聊聊天,吃吃烧烤,再也找不到儿时的那种童趣了。
出生在1989年的他算是最后一批80后,他觉得可能也就是他这个年龄段和比他年龄大一点的人可能还知道老莞人是怎么过中秋的,90后和00后们可能对一些传统的节日习俗并不“感冒”,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正在成为社会的主力。陈炽星对于时代变迁和外来文化对东莞本土文化的冲击很是担忧。原本从事影视制作工作的他这两年投身于文创产品策划,而且只把目光放在东莞本土地域文化元素上,希望借助“文创+”的理念唤醒更多人的地域认同感。
据介绍,在5年“一岁一月”系列全部推出后,陈炽星和他的团队将以官方零售价10倍的价格向市面回收完整的“一岁一月”礼盒,作为东莞的文创产品案例送给全球130个东莞同乡会,以勾起更多海内外东莞同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责任编辑: 邵希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