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城市文化发达的标志
原标题:公共图书馆:文化新地标
今天,许多城市的公共图书馆越建越大,越建越漂亮,这本身不是一件坏事,要从积极的方面去认识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城市文化发达的标志,很多城市都把公共图书馆建筑作为城市的文化地标,国外如被列入世界最佳建筑设计案例的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图书馆,黄金赌城娱乐如跻身北京新十大建筑行列的黄金赌城娱乐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跻身上海十大文化新建筑的上海图书馆,被称为广州七大新地标之一的广州市图书馆,这些都体现出公共图书馆在城市文化发展中的地位,提升了城市文化新形象。
实际上,公共图书馆不仅仅作为一个文化建筑屹立于城市之中,而且是一个文化中心,发挥着文化传承和文化交流的功能,促进城市软实力的提升。
因此,文化地标应当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外在的地标,表现为建筑物与相关设施;另一个是内在的地标,表现为组织机构和功能作用。这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公共图书馆建筑打上时代的烙印,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其中也表达了各个城市的文化寓意。而公共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代表人类文化遗产的文献,在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文化发展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图书馆中的文化资源,图书馆员进行的文化服务,与图书馆建筑形成一个整体,才真正成为人类为之仰望的文化宝库和圣殿。
今天,许多城市的公共图书馆越建越大,越建越漂亮,这本身不是一件坏事,要从积极的方面去认识。一方面,它反映了政府对文化事业的重视,与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有关,整体上国家重视文化的大环境推动了政府启动公共图书馆建设新高潮。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现代化的新型图书馆适应了大众的文化需求。随着各地文化大场馆拔地而起,图书馆的设计、图书馆的形象倍受关注。图书馆的外观设计在国际上有很多范例,我们的公共图书馆在设计上追求新颖性和现代特征,不仅仅反映了人们对图书馆建筑美的追求,也反映了图书馆建筑设计上的不断进步。
客观地看,过分强调公共图书馆建筑漂亮与否,也会产生一些问题。一方面,重视外观设计而轻视图书馆的功能布局。图书馆建筑不同于其他作为观赏的文化建筑,其最重要的设计原则就是实用性,必须符合图书馆的功能和使用要求。传统图书馆建筑将书库和阅览室分离是为了达到当时图书馆的要求,而现代图书馆建筑必须达到藏阅一体化的要求,必须按照新的功能进行设计。另一方面,强调图书馆的建筑美而可能忽略了图书馆的现代化要求。图书馆建筑有科学的建筑设计规范,有现代化的要求,要按照复合型图书馆的特点进行设计。
因此,我们的大众,我们的媒体在宣传公共图书馆时,不能仅仅关注其外在的形态和设计上的特色,更应当宣传图书馆在文化上的功能作用。公共图书馆被称为市民的“第二起居室”“市民大书房”“第三空间”,既是基本的和必备的公共文化设施,也是文化惠民的重要场所;既是一个关系到城市形象和竞争力的文化地标,也是一个关系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文化软实力。
目前,公共图书馆面临着最好的发展机遇,一是立法推动,2016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布,2017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公布,公共图书馆有了专门的法律,不仅有利于公共图书馆建设出现新的高潮,而且有利于图书馆文化功能的进一步充分发挥。二是全民阅读的推行,2018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这是2014年以来连续第五次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3月3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还在网上就《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公共图书馆承担推动、引导和服务全民阅读的使命和职责,全民阅读的新形势将有力地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三是新技术环境,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图书馆广泛运用,将给公共图书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智慧图书馆将应运而生。
公共图书馆面对这些机遇,应当更新观念,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和新形势,改善图书馆服务,加强与媒体、出版发行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全民阅读,在国家大数据战略中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推进图书馆的转型升级。
(作者柯平,为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
(责任编辑: 李冬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