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传统工艺和非遗衍生品将成为我区文旅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2018年11月14日 16:38    来源:内蒙古日报    王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文学、艺术和科学价值,是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近年来,为了宣传非遗,唤起民众积极、主动地保护和传承非遗,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策划组织了一系列的宣传、展示、交流活动,力争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

  张冬月是兴安盟科右中旗的一位普通牧民,蒙古族,15岁开始跟着老人学刺绣,绣花、绣鱼、绣老虎,无论是花草树木,还是山水动物,她绣出来的图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她的绣品有衣服、鞋子、肚兜、帽子、书包、枕头,还有挂画。虽然没有上过学,但所绣产品无不闪烁着文化之光。

  “我的徒弟有二三百人。政府办培训班,我去教,现在有,将来还有。”71岁的张冬月,耳不聋,眼不花,晚上还能绣。

  “年轻时,拉扯孩子,忙,现在孩子们都上班了,孙子也长大了,我有时间就绣。”

  张冬月老人会接电话、会聊微信、腿脚利索、身体基本没毛病,由于心情好,模样也显得十分年轻,根本没有老态龙钟的神色。平日里她说的都是蒙古语,所以有的词不会用汉语表达,但听得出来,她很开心。她说,能把自己学了一辈子的刺绣技艺传给年轻人,尽管不是儿女,也是好事。

  “都学成了,都能挣钱了。”目前,张冬月老人被认定为兴安盟图什业图民间刺绣盟级传承人,常常被科右中旗蒙古刺绣协会邀请为贫困家庭妇女义务培训刺绣技艺,2017年还荣获“图什业图王府刺绣——带动奉献奖”。

  蒙古族刺绣是自治区重要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科右中旗图什业图王府刺绣是蒙古族刺绣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非遗,传承非遗,在保护和传承中发展、创新、衍生,今年5月,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在内蒙古展览馆设立了自治区级传统工艺工作站;在兴安盟科右中旗的王府刺绣生产基地建立了自治区传统工艺工作站分站;还在内蒙古展览馆内为科右中旗的王府刺绣专门设立了一个产品推介、展示、销售的展厅,并为王府刺绣传承人积极提供传习、研讨、交流空间,推荐其参加国内外的展览和活动,旨在引导和推动全区的传统工艺和非遗项目能和王府刺绣一样有步骤、有计划、后继有人地传承与振兴,并以此为媒介实现精准扶贫。

  6月9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内蒙古展览馆还与科右中旗文体局签订了《文化扶贫合作协议》,邀请20多位绣娘走进“传统工艺+现代创意——刺绣培训提升研讨班”,旨在让他们了解王府刺绣的历史渊源,专研传统刺绣的技能技巧,增强以此脱贫致富的信心。

  11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和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展览馆联合在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举办了2018年“黄金赌城娱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蒙古族刺绣培训班,绣娘人数竟然达到80多位。

  内蒙古自治区是草原文明的发祥地和承载地,内蒙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而独特。经过挖掘和发现,现有自治区级以上的传统工艺项目350项,占自治区级以上非遗项目40%以上;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发展前景、能够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项目就有近200项,遍布全区各盟市,分散在广袤的草原上。

  因此,为了提高传承实践能力、促进非遗可持续发展,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黄金赌城娱乐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和自治区《关于振兴传统工艺的实施意见》,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还启动了“自治区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公布了第一批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参与院校12所,举办了20期自治区级研培培训班,共培训1000余人次。

  下一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将筛选一批有发展前景的传统工艺项目,联合自治区“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参与院校,设立工作分站,建立实训基地,在全区形成“总站+分站”矩阵,邀请顶尖的设计研发或营销推广团队,把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创新相结合,走 “文化+交流”“传统+创新”之路,促进非遗衍生品和传统工艺的发展;让传统工艺走进旅游景区、特色小镇、民俗民宿村,让老技艺焕发新生命、老物件迎来新天地,从而促进就业增收、实现文化扶贫、推动乡村旅游。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传统工艺和非遗衍生品将成为我区文旅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2018-11-14 16:38 来源:内蒙古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