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9区创新工场:从首都粮仓到文创摇篮
原标题:从首都粮仓到文创摇篮
图:利用原双桥乳品厂旧址改造的E9区创新工场即将开园。本报记者 邓伟摄
“过了麦收,我就跟百安搭伙,到双桥农场参观参观去!”这是浩然长篇小说《艳阳天》里的一句对白,说的是一个真实的农场——北京市双桥农场,道的是一个真实的场景——十里八乡传统耕作的农民,都要朝圣一般到双桥农场看看拖拉机、脱谷机等从未见过的农业机械。
双桥农场,正是《艳阳天》的主要创作背景之一。这个创建于1949年,有着69年历史的农场,曾被誉为新黄金赌城娱乐农机事业的摇篮、首都北京的菜篮子、米袋子、奶瓶子……伴随着时光流逝,曾经的光荣历史定格在文学作品里、获奖证书上和新闻报道中。今天,这个名为“农场”的公司,虽然已基本脱离第一产业,但仍保持着勃勃生机,在其原有的土地上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再次成为京企中的明星。
起步:双桥农场
“农场”二字之于双桥,可不仅仅意味着农业生产单位。1961年,在几经权属变更和名称变更之后,双桥农场被定为全民所有制人民公社,取名“中古友好人民公社”。这是一个政社合一的组织,下辖长营、咸宁侯、黑庄户、大鲁店、定辛庄五个大队和原农场的全民制企业。这里就如同一个小社会,拥有5.5万亩土地,3万多口人。
由于城市扩张、居住面积增加、养殖业发展等因素,到1978年,“农场已经从‘5万亩地3万人’,变成了‘3万亩地5万人’。”双桥农场前农业副场长韩凌云回忆。在重视科学技术的大背景下,双桥农场的耕地虽然减少了,粮食产量和其他经济作物效益却稳步上升。韩凌云手中的一张图表显示,1974年双桥农场因种植稻麦两茬,实现粮食平均亩产突破500公斤;到1983年,由于粮食育种的突破,平均亩产已突破600公斤。一望无际的麦田和稻田,成为京东的一道风景。
当时,双桥农场的“科技中枢”是总场科技站。“明星产品”京双小麦8-16号,便是由双桥科技站与农科院共同培育出来的。
当年参与科研的小组成员之一、如今已77岁的梁雪竹回忆,一个好的粮食品种前后大约要历经10年才能繁育成功。改革开放之初,农科院副研究员王婉仪携带着小麦父本种子和母本种子来到双桥,与科技站的高级农艺师吴光固一起,努力培育抗病能力强、抗倒伏、穗头大、产量高的品种。那时刚刚三十出头的梁雪竹跟着专家们一起,在科技站的试验田里种植、人工授粉、选种;再种植、再授粉、再选种……一年又一年,朝着目标小麦的样子去杂交,直到理想的小麦品种变得稳定下来。
“如果完全依靠大自然的季节更替,耗时会更长。为了缩短繁育期,科技站还专门设有育种温室。”梁雪竹的家距离温室很近,每到冬天,她总要深夜去温室里给火墙添好煤才能踏踏实实回家睡觉。“温度必须维持在20摄氏度左右。”科技人员如同妈妈呵护小宝宝一样,精心照顾着这些麦苗。自1980年起,京双小麦连续5年获得各类科技进步奖,并广泛种植于双桥农场以及北京其他大型农场,甚至还在河北、山东普及开来。
对科技、对人才的重视,不仅仅体现在农业上。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用人制度、人才引进政策刚刚有所突破,双桥农场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揽人才。“全家带户口迁入北京,并且分配住房,对人才的重视可见一斑。”双桥农场前总经济师李杰锋回忆。资料显示,1980年,双桥农场里的大中专以上知识分子仅80人,且多以农业专业居多;1984年到1989年5年时间内,农场的国营企业引进各类人才超过130人,所涉专业也更加广泛。
升级:双桥乳品厂
在市场经济萌芽阶段,和全国多数农场一样,双桥人的首要目标就是致富。
为此,农场鼓励各乡各村大胆尝试,一时间,村办厂、乡镇企业、国有企业均有明显增加。1978年时,双桥农场只有淀粉厂、农药厂和农机修配厂3个国营企业,到1984年时就已经发展为8个厂。此外,还有21个乡办企业、108个村(队)办企业。
在这些企业中,最著名的当属现在已并入三元集团的双桥乳品厂。
1981年8月,北京发生了一件事,直接促成了全市乳品加工厂的快速发展。根据市农场局的报告,当时北京每天的牛奶需求量为16.3吨,但牛奶生产能力仅能满足需求的一半。8月26日这天,由于在东城区和朝阳区更换旧奶票,发生了取奶排长队、用户取不到奶的问题,引起市民强烈不满,乃至市长都过问了此事。当月,农业部就向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提出奶类援助项目。北京,便是积极争取这一援助的城市之一。
1982年,双桥利用一部分联合国援助资金,投资270万元建设乳品加工厂(后更名乳品厂)。1983年正式投产时,这家工厂拥有4个生产车间,可以分别生产瓶装鲜奶、瓷罐酸奶、冷食冷饮、中西糕点。鲜奶生产与双桥农场的奶牛饲养紧密衔接。从1978年至1984年,农场除了3个国营牛场外,又增加了1个集体牛场以及十多户养牛专业户,成年乳牛头数从1978年的739头增长到1984年的1334头,到1989年增加到1662头;牛奶年产量从1978年的446.4吨增加到1984年的921.15吨,再到1989年的1224.7吨。双桥乳品加工厂的生产能力,在北京市场的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
为了扩大市场,双桥乳品厂利用自己卖冷饮的销售团队,扩大牛奶订户。到了1990年,市场进一步开放,订奶的北京人家已经下降到20%左右,大部分人都是从市场直接购买袋装鲜奶,市场对牛奶的需求量进一步上升。乳品厂开始了又一次升级,成为引领黄金赌城娱乐奶业大规模集中生产的先行者。
1998年,刚刚并入三元集团,更名为三元食品有限公司乳品一厂的双桥乳品厂,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将单个车间加工液态奶的生产能力提高到每天300吨。“90%的生产设备为国外进口来的,不仅成为全国第一家单体车间高产能的乳品厂,也成为全国第一家利用利乐包、利乐枕包装牛奶的企业。”双桥农场前副场长、原双桥乳品厂厂长,也是三元食品有限公司前总经理高青山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感到自豪。
他说,这些变化远远早于上海光明和内蒙古伊利,率先实现了完全与国际接轨。生产线投产后,全国各地乳业公司近700位老总曾经组团前来参观,学习这种集中生产模式经验。
转型:文创园区
1998年,是双桥农场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8月,在北京市委、市政府政企分开的政策引导下,农场延续了40年的场乡合一体制宣告结束。双桥农场由原党、政、企综合体,变成了一个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纯国有企业。“双桥农场”当时剩下36个国营企业,2962名职工,土地减少了8882亩。
这一时期,正值北京众多大型国有企业重组行业性集团的时期。双桥农场也按照上级首农食品集团的安排,先后将养牛场、养鸭场、建筑公司等划入相应的三元系各行业集团。在三元集团的大盘子里,双桥农场被定义为“物产物流”板块。到了2002年,双桥农场第一产业仅占其社会总收入的3.3%,第二产业占45.3%,第三产业达到51.4%。
同许多大型国企处置闲置土地和厂房的路径一样,双桥农场将手中留下的土地,逐渐变成了万象新天、富力又一城、康桥水郡等著名商品房小区。直到2011年,文化创意产业才第一次进入双桥人的视野。
2011年,双桥农场旗下的胜利混凝土建材公司结束了散装水泥筒仓库的所有仓储业务。“伴随罐装搅拌水泥的出现,散装水泥仓库就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双桥农场负责项目的副场长高建华说,眼前的32个大罐和14个小罐,从曾经的创收大户变成了亏损点。由于仓库区除了水电之外还缺乏一些基础配套,可转型的方向并不多。
正在犹豫徘徊之际,忽然有一天工作人员告诉他,一个叫凌飞的中年人在水泥罐子跟前爬上爬下看了半天,要来谈一谈。这位凌飞,是一位著名摄影家,也是电影《骆驼祥子》的导演——凌子风的儿子。在文化艺术圈摸爬滚打多年的他,第一次看到这些装水泥的大罐时如获至宝,强烈建议高建华把这个亚洲最大筒仓群遗址做成一个艺术区。在凌飞的启发下,高建华将目光转向文化。他悄悄探访了竞园、尚8、751、798、酒厂等多个著名文创园区,“实话说,刚开始看的时候没什么感觉。”高建华说,直到有一天他再次去往尚8某园区,发现那里的租金半年之内就从5元/天/平方米,涨到了7元/天/平方米。这个信息给了双桥人很大的信心。
由于不熟悉文化产业的运作规律,胜利混凝土建材公司水泥仓库与中电传媒集团成立了合资公司,于2014年将这个拥有46个巨大筒仓、包含了600米铁路专用线和400米长站台的特色仓库区,改造成了塞隆文创园。去年春节前几天,无数LED装饰灯将46个筒仓同时照亮,夜晚的广渠路多了一处文化景观。园区的年收入从企业转型前的100万元猛增为2000万元,80多家入园企业去年总收入突破10亿元。
在塞隆之后,利用原双桥乳品厂旧址改造的E9创新工场正在启动开园;利用原京华纺织厂改造的第九区影视基地即将开园;利用原双桥木材厂、大庆大秦物流公司、太洋药业公司、胜利混凝土建材公司搅拌站等工业遗存的一批文创园也已经确定改造方案,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迎来创意产业公司的入驻……“后面再改造新的园区,不会再复制塞隆的模式了。”高建华说,园区要与入驻企业形成深入的战略合作,在文创领域深扎根,将内容产业做起来。
如今,在双桥农场总部的办公楼前,“北京市双桥农场有限公司”的牌匾格外醒目,其旗下的14家企业正在现代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物产物流三个领域内,努力续写辉煌。
(责任编辑: 邵希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