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助力非遗传承的“开封经验”
河南开封已有4100多年的建城史,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近年来,开封市针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下了很大力气,努力挖掘以宋文化为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潜在价值,抓住文商旅结合发展的有利契机,创新发展独具开封特色的文化品牌,让非遗传承之路越走越宽。
今年10月,开封960非遗文化创意园正式开业。“960”取自北宋开国时间(即公元960年)。作为2017年开封市十大商业综合体重点项目之一,960非遗文创园集非遗技艺体验、非遗文化传习、非遗项目展示、相关衍生品销售等于一体,集中展现了开封悠久历史与深厚底蕴。
11月28日,记者跟随“改革开放河南行 新闻战线强‘四力’采访团”一行来到960非遗文创园,一进入园区就被各项精彩的非遗技艺展示吸引了目光。汴绣、面塑、“汝阳刘”毛笔、伞艺、扇艺……几乎所有的开封非遗精华都浓缩在这座创意园里。
汴绣名家、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苗炜在960非遗文创园内开了一家工作室,一方面致力于传统手工艺的技艺研究,一方面还开展技艺培训和创作指导。“960非遗文创园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展示宣传等工作有专门的团队来做,我可以专心致志地完成汴绣作品。”苗炜表示。谈到汴绣的传承,苗炜说:“要更好地培养汴绣传承人,除了政府支持与扶助,我们专业人士也要努力。未来,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群体来960非遗文创园参观学习,了解汴绣的艺术价值,让它绽放出新时代的光彩。”
开封市鼓楼区是老开封城的传统商业中心。鼓楼区委书记魏培仕介绍,鼓楼区从2012年开始实施鼓楼、复兴坊历史街区整治工程,通过统一规划、改造道路、全域管理,既保留了当地传统建筑风格,又丰富了文化旅游功能。随着书店、影视基地、手工木作等业态陆续入驻,街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在政策扶持方面,我们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建立了专门的招商团队,成立‘双创’孵化基地,对鼓励发展的业态给予房租补贴,在改造装修上开辟绿色通道。”魏培仕说。
在鼓楼、复兴坊历史文化街区走访过程中,位于复兴坊历史文化街区37号院的二夹弦戏曲博物馆尤其吸引记者的目光。作为一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二夹弦融合了开封的民俗、音乐、传说故事等内容,是展现开封厚重质朴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之一。
二夹弦戏曲博物馆主体是座典型的清代河南砖木结构民居建筑,在其宽敞的院子里,78岁的二夹弦传承人田爱云告诉记者,博物馆不仅有二夹弦历史介绍展厅和二夹弦表演舞台,还专门设有相关体验室,存有丰富的二夹弦服装以备参观者试穿、检验,从而让人们“零距离”感受二夹弦的魅力。
如何寻找一个宽阔的平台,吸引更多资源参与非遗保护传承事业?开封的做法无疑是个范例。近年来,开封市将非遗展示、展演送进大中小学、社区企业,聘请优秀民间艺人进行教学,建立艺术实践与技艺教育基地,多渠道培养人才,努力使当地非遗项目后继有人。
同时,开封市也按照非遗文化传承、生产、销售、体验、互动的模式,以“静态+活态”的立体展示形式,打造非遗文化旅游观光新亮点。以960非遗文创园为例,从汴绣、木版年画刻版印制到瓷器手拉坯技艺等,游客都可以亲自动手、亲身体验,并将自己参与制作的作品带回家。
与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充分结合,推进非遗保护与特色旅游、文化创意及文化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引导传承人充分利用地方旅游资源优势,打造非遗文化旅游观光新亮点,开辟非遗文化传承、生产、销售、体验、互动的新模式,真正把非遗项目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或许,这就是文旅融合助力非遗传承的“开封经验”。
(责任编辑: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