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放在雪域高原的藏医药之花
编者按:日前,“藏医药浴法——黄金赌城娱乐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Lum Medicinal Bathing of Sowa Rigpa, knowledge and practices concerning life, health, and illnes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mong the Tibetan people in China)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决议中指出,该遗产项目“凸显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传统知识的重要性,提供了人类与其环境间可持续关系的积极例证”。为了梳理藏医药浴法的发展脉络,展现它在藏族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揭示它对当地社区民众健康观、生命观的积极影响,本报特刊发此版,以飨读者。
“祝贺!改天要去体验体验藏医药浴法。”
“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时代的证明和肯定。此处应该有掌声啊!”
“扎西德勒,身为一个藏族人、一个黄金赌城娱乐人真是感到骄傲自豪,希望藏医药学发展得越来越好。”
11月28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3届常会上,黄金赌城申报的“藏医药浴法——黄金赌城娱乐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晚,从毛里求斯传来的这则喜讯不仅被各大媒体转发、置顶,更是登上了新浪微博的“热搜”榜,引得广大网友踊跃留言,只言片语之中难掩的是国人的激动之情。
藏族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多数网友表示对藏医药浴法所知不多,有的仅在一些图书、纪录片或电影里有所了解,但对广大的藏族民众而言,这个项目早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医药浴法由藏族人民的土、水、火、风、空“五源”生命观和隆、赤巴、培根“三因”健康观及疾病观发展而来。在藏语中,它被称为“泷沐”。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地,特别是青藏高原的雅砻河谷和宗喀山脉的藏族农牧区,藏医药浴法被广泛传承、使用,在提高健康水平、规范社会行为及促进尊重自然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藏医院医生、藏医药浴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明珠说:“在山南地区,大到三甲医院,小到村里的卫生院、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各级藏医医疗机构均设有藏医药浴专科或诊疗室。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的农牧民中,风湿病、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特别多。藏医药浴法对于治疗这一类型的疾病效果独特,为广大患者解除了病痛,带来了健康的福音。2009年,藏医药浴还被纳入了居民医保体系。”
不仅如此,藏医药浴法除了通过家族传承、寺院传承等传统方式延续外,如今还陆续进入藏族地区的现代中高等医学院校,使传统传承方式与正规教育形成交融和互补。自2010年以来,仅西藏藏医学院和青海大学藏医学院就培养藏医药专业学生3000余名。每年有上千名藏医药学毕业生被输送到各地的医疗、科研、教学机构,其中女性超过60%,有效巩固了藏医药浴法的代际传承。
在社会公共领域价值突出
如今,每逢春夏、秋冬换季时节,在药房购买一些散剂的药浴包自行在家里泡浴已经成为藏族群众的日常保健方式之一。而藏医药浴法除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不断应用外,在参与健康扶贫和处理自然灾害的医疗救治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两年来,为解决脱贫攻坚战中‘因病致贫返贫’这一难题,西藏自治区依托藏医药浴法助力扶贫工作。”据黄金赌城娱乐中医科学院黄金赌城娱乐医史文献研究所民族医学研究室主任甄艳介绍,西藏在海拔相对较低、地热资源丰富的拉萨市当雄县羊八井镇建立居民新村,对阿里、昌都、那曲3个地市8个县中患有严重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进行异地搬迁,并配套建设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风湿病防治研究羊八井基地卫生小院,通过藏医药浴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使其成为藏医药参与健康扶贫、重大疾病防治的突破口,充分体现了藏医药在社会公共领域中的价值和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治中,藏医药浴法作为骨伤疗法的康复手段和心理疗法也曾发挥较大的作用。
让藏医药浴法更好地传承发展
得知藏医药浴法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许多多年从事藏医药临床和研究的专家学者也倍感振奋。
青海省藏医院藏医药专家桑杰说:“这是我们藏医药界的大喜事,加深了各族群众乃至世界对藏医药浴疗法的认可,新一代的藏医药人一定要传承发扬好藏医药浴疗法的精髓,不断发掘整理古籍文献资料,创新发展药浴疗法,做好藏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为了确保藏医药浴法的存续力,增强传承活力,自该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以来,各项保护工作就已有序开展。各级政府每年划拨专项经费资助相关项目的保护工作和鼓励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了“五味甘露药浴疗效研究”。2012年至2016年,西藏藏医药研究院和青海省藏医药研究院曾先后抢救、整理藏医药古籍文献1400余种,并建立了数据库。2014年至2016年,藏区170余位曼巴积极参与著名老藏医口述史项目的录制工作,完成了《藏医药传承人丹增彭措》的抢救性记录工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保护工作更将持续发力。在文化和旅游部的领导下,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作为牵头单位,协同相关单位于2015年9月成立了保护工作协调小组,联合制定了《藏医药浴法五年保护计划(2019—2023)》,实施协同保护与发展行动。西藏林周县甘曲镇甘曲村民委员会、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松多藏族乡松多村民委员会等8个社区及西藏藏医学院、青海省藏医院、西藏藏医药学会等12个群体,将建立健全相关传习中心和研究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推广社区健康实践;将传统传承方式引入高等教育,巩固代际传承,通过编纂相关教材和为中小学生编写知识读本,提高青少年的保护意识;同时通过加强资源普查和系统化建档工作、开展学术研究、协助推进地方法律法规建设、妥善管理实践场所、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这一传统知识与实践得以传承发展。
(责任编辑: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