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唤醒海南贫困村的“精气神”
“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一阵阵嘹亮的童声从百年大榕树的枝丫间袅袅升起。
在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马修老师用音乐照亮了孩子们迷惘的心灵。如今,海南屯昌县郭石村的村民们也迎来了他们的“马修老师”——驻村第一书记王益友。“文化扶贫是最根本的扶贫之道,只有重塑村风民风,才能真正激发群众内在动力。”在抓好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王益友通过送书进村、成立乡村合唱团和武术队等方式,用文明乡风浸润出郭石村的“精气神”。
从屯昌县城驱车往南16公里,生活着67户贫困户的郭石村被包裹在一片橡胶林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务工,也让村里留守儿童的数量与日俱增,由于缺失父母关爱和照顾,部分孩子打架、撒谎、缺乏纪律性、不服老师管教……
2016年9月,海南出版社派驻郭石村第一书记王益友来到村里,第一眼便留意到这群整日四处晃悠的孩子们。“老人光顾着填饱孩子们的肚子,孩子们放学后处于无人看管的‘放养’状态,作业也基本是敷衍交差了事。”更让王益友感到焦虑的是,村里的中年人聚在一起抽烟打牌时,不少孩子兴趣盎然地围聚在一旁,甚至抓起牌跃跃欲试。
“以前学校有一个小小的图书室,书不多,孩子们看得也少。”郭石小学校长刘青松说,自从2016年10月海南出版社陆续送来1000余本少儿读物,在每个班级设立图书角后,孩子们也越来越习惯了“阅读”这件事。
在王益友看来,解决匮乏的农村阅读资源只是一个起点,他更希望为孩子们带去新鲜的阅读体验。“孩子们需要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只有让他们对阅读产生了兴趣,书本才能真正成为精神食粮。”
“我想当宇航员,因为可以看见宇宙……”王益友还记得,11岁的小元一笔一画地写下自己的梦想,悄悄塞进他手心时的感动。
每天辅导孩子们做完功课后,王益友会带着他们一起唱歌。十几名孩子站成两列立于大榕树下,歌声伴着虫鸣起。他们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虫蛙合唱团”。“因为我们唱歌的时候,虫子和青蛙一直在耳边叫啊叫,所以就取了这个名字。”阿坚觉得和小伙伴们在“虫蛙合唱团”唱歌时,是他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
如今,修建文化广场、整治农田、发展种养产业,帮扶工作一点点落实的同时,用一举一动感染着村民们。村里的残疾老人跌倒了,第一时间上前将老人扶起开车送往医院并垫付医药费;得知村里孩子成绩退步了,他主动上门做家访劝诫孩子父亲少喝酒少打牌,多关心孩子;成立武术队、广场舞队,用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充盈村民们的农闲时光……
“刚开始是真不理解,后来慢慢发现村子一点点在变化,就连平时一心只想着打牌赌博的村民也开始主动发展益智、山兰稻等新产业了。”郭石村村委会副主任林志远告诉记者,去年5月,多名村民联名委托他手写了一封长达13页的感谢信寄往海南出版社,一字一句间皆是大伙儿对王益友的感激。
(责任编辑: 刘园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