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传统工艺成乡村“香饽饽”
原标题:山东:传统工艺成乡村“香饽饽”
2018年12月19日早上7点,三洼村的天刚放亮,已吃罢早饭的刘谭英老人便携一捆麦秆和一个马扎,往村街走去。此时,那里已聚集了五六位乡亲。她们每人身边都放着一捆麦秆,这是编麦秆辫的唯一原材料。经老人之手编出的麦秆辫,随后会被送往三洼村麦秆扇加工厂,用来制作既环保又实用的麦秆扇。如今,靠着老辈人传下来的麦秆扇制作工艺,三洼村这个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羊流镇的小村庄,有300多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其中,90%以上是妇女和老年人。
“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出谋划策和帮扶,新泰的很多传统工艺正在成为乡亲们增收致富的好帮手。”新泰市文广新局局长高会利说,传统工艺是开展地方文化扶贫工作、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资源,保护好、利用好非常关键。
近年来,山东不断加大对散落民间传统工艺的保护力度。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全省各级文化部门采取“保水土”“施肥料”“畅销路”三步走模式,传统工艺从无人问津的“旧家什”,变成了人见人爱的“香饽饽”。
“农民朋友种田,首先要看土壤好不好。类比到文化工作上,要想让根植乡土的传统工艺传承发展好,就必须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磊说,为发挥传统工艺潜在价值,山东这几年积极支持各地文化部门组织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深入挖掘整理贫困地区传统工艺项目的传统样式、图案、工艺、文化内涵,进行分类研究,丰富现有产品题材。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摸底,山东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制作工艺精良、市场前景好的传统工艺项目被发掘出来。比如,临沂市临沭县将柳编技艺作为扶贫的抓手,深挖临沭柳编的独特文化内涵,扩大杞柳种植面积,对全县贫困乡村的民众进行柳编技艺培训;菏泽市巨野县将农民画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引导当地村民集中参加农民画创作培训班,并由县里的宣传文化部门合力拓展农民画的创作题材等。
找到了合适的土壤,还需要有肥料来加把劲。
在利用传统工艺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山东以面广量大、从业人员较多、有助于带动就业增收的传统工艺项目为重点,面向全省贫困地区开展定向培训,并将贫困地区的非遗传承人群作为重点推荐研培学员。
木雕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有效拉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精准扶贫。山东省级非遗项目曹县木雕的传承人蔡秀芳,这几年没少参加省里组织的非遗培训。她告诉记者,通过参加培训,她聆听了很多业内专家的意见,也多次对曹县木雕的技艺、表现内容等进行改良。
目前,蔡秀芳的木雕企业在曹县招募了800多名职工。通过蔡秀芳手把手的教授,很多职工成了曹县木雕的“志愿传承人”,月均收入5000多元。
2015年至今,山东共开展各类非遗研培班逾40期,累计受训学员达1700人。根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委托相关高校做的回访,受训学员中约有240人在培训后返乡创业,带动贫困人口就业3.97万人。
“畅销路”是山东文化部门振兴传统工艺、助力文化扶贫的最后一环。
王磊说,要让传统工艺给群众带来真金白银,在推荐项目、培训人才的同时,还应帮他们改进产品设计,拓展销路。
这几年,山东各级文化部门通过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定期组织由设计师、专家、高校教师、非遗传承人等组成的团队,帮助贫困地区对传统工艺产品进行设计和提升。同时,帮助贫困地区引进有阵地、渠道和平台的知名电商企业和相关文化企业,形成产品聚合态势。
当下,订单生产、以销定产等已成为山东扩大销售贫困地区传统工艺产品的主要形式。
临沂市莒南县东高榆村有近300年的木梳制作历史,村里家家户户掌握木梳制作手艺。这几年,临沂市文化部门积极鼓励东高榆村发展木梳产业,组织村内企业参加黄金赌城娱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重点节会。借助省内外的大订单,目前东高榆村的420多户家庭中,已有240家木梳生产作坊或厂家,年产木梳4000万把。
“在传统工艺振兴方面,山东未来的一个目标是让‘非遗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基本成熟并不断拓展。”王磊说,通过实施“保水土”“施肥料”“畅销路”三步走模式,截至2018年11月,山东共有各类传统工艺类企业和经营业户110多万家,2017年的营业收入达1260亿元。今后,山东拟支持贫困地区利用当地已有的非遗保护利用设施、传统工艺传习所、闲置场所或企业厂房,设立传统工艺扶贫就业工坊,以具有市场潜力、带动就业强的传统工艺项目为依托,以扶贫带头人作为组织、培训、运营等相关工作的牵头人,形成多个相对集中的生产培训和交流展示空间。
(责任编辑: 邵希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