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非遗纳入中小学课程 让“非遗”在校园生根发芽
“将非遗纳入中小学课程”“高校和中职开设非遗专业”……今年的北京两会上,“非遗进校园”成为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刚刚审议通过的《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中,也对“非遗进校园”提出具体要求。事实上,北京目前已经有多所中小学邀请“非遗”传承人走上讲台,带领学生体验“非遗”项目,有的学生甚至将其作为自己的未来职业,而部分高校也正摸索一套“非遗”专业人才培养的独特经验。
传
团队三四十位非遗老师
对接合作数十所学校
周二上午,市级“非遗”北京鬃人第四代传承人白霖走进玉渊潭中学,给学生们带来一场半小时的民俗讲座。之后,由他邀请来的皮影、宫廷补绣、麦秆画等12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分别走进12个班,带着学生们亲自上手“试一把”。
“有点像在学校办庙会,让孩子们开开眼。”元旦前夕,白霖还曾组织57位老师带着42项“非遗”技艺走进北京育民小学,参加学校的“走进非遗文化,感受非遗之美”庆新年活动。
“我们的团队里有三四十位不同项目的‘非遗’老师,对接合作数十所学校,既有鬃人、毛猴、面塑等传统手工艺,也有古彩戏法、抖空竹、打花棍等表演类技艺。”白霖表示,之前很长时间里,“非遗”传承人都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在课程内容上难成体系,而他坚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适合的项目,比如一二年级,安排吹糖人、木版年画等相对简单的,三四年级安排绢花、面塑等难一点的,五六年级则安排草编、堆绫等更复杂的。”
此外,白霖和他的团队成员还在10所小学、4所中学开设了常规课程。每周四,白霖都会到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分校教授鬃人制作技艺。“从初一开始教,连续上四个学期。先要学会拿毛笔,知道一些绘画技巧、京剧常识、脸谱勾画和服装剪制等基础,然后才是鬃毛的排列方法等细节。”
即便如此,白霖也并不奢望学生们能真正掌握全套技艺,“毕竟每周只有一次课,只能说是比别人懂得多点儿。我的初衷就是培养土壤,还不敢谈育苗。等他们长大以后,能跟自己的孩子、朋友甚至外国人介绍一二,今天的努力就不算白费。”
孩子穿自己做的旗袍走秀
带家人到艺术馆看作品展
在朝阳区新源里第四小学,学生们对“非遗”也并不陌生。自从2014年与北京服装学院合作开展“高参小”项目,多个“非遗”项目就陆续走入校园。
“学校开设了四十多个社团,每学期让孩子们根据目录填志愿报名,其中有不少涉及‘非遗’,例如低年级的二十四节气、京剧脸谱,高年级的剪纸、篆刻等,特别是扎染和服装设计与制作,已经成为重点打造的精品社团。”德育主任刘海娜表示,这些活动的开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北京服装学院的帮助,“高校的加入恰恰能弥补我们在艺术类课程方面的不足,既能提供专业的师资,又能让课程更加系统。”
两年多前,在北京服装学院任教的旗袍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史立萍受邀走进新源里第四小学,担任旗袍社团的主讲老师,每次上课,她还会带上四五名研究生来做助教。
“做旗袍需要用到剪刀、针线和熨斗,所以招募对象主要是四到六年级的学生,每期10人。”刘海娜表示,从最初画底稿、选布料,到裁剪、缝制、熨烫,学生们都会全程参与。“一开始是比着人体模型做微缩版的,后来可以真正‘量体裁衣’,孩子们穿着自己做的旗袍走秀,很有成就感。”
据刘海娜介绍,去年10月,“高参小”项目学生艺术作品展在炎黄艺术馆举办,学生们制作的扎染、旗袍等作品被一一展出。“孩子们带着家人一起去参观,觉得很自豪,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非遗’技艺的热爱。”
今年元旦,学校在北京服装学院的支持下,还办了场“童心看非遗”的庆祝活动,邀请了6位“非遗”传承人带来编织、皮影、京绣等17个项目,“孩子们拿着游园卡体验不同项目,还可以把自己做的宫灯、糖人等带回家,特别开心。”
承
为职业班引入非遗课
听障学生有望进珐琅厂工作
大部分学校引入“非遗”课程,目的都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但对于海淀区健翔学校的孩子们来说,“非遗”还可能与自己未来的职业挂钩。
健翔学校是海淀区唯一一所培智与听障兼顾的特教高中校,学校招收的听力障碍学生中,大部分会正常参加高考,少部分学习吃力的学生,学校则会为他们开设职业班,直接面向就业。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学期,学校引入的“非遗”课程,让孩子们的眼界和就业前景一下子被拓宽。
“对职业班的学生来说,引入的课程不是玩玩而已,要考虑就业的可能。”学校老师丰慧表示,校方了解到海淀区文化馆可以免费提供培训课程,其中有很多‘非遗’项目。经过再三考虑,决定为职业班引入景泰蓝和金镶玉两门课程。
李云峰是北京京城非遗人才创新发展联盟理事会理事,也是这次景泰蓝课程的负责人。起初听说要来特教学校时,李云峰怀有一种“送温暖”的想法,对学生们掌握技艺的程度没抱太高期望。但在上课的四个多月时间里,孩子们的技艺进步速度着实让他惊讶。“现在孩子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掐丝和点蓝技巧,期末的时候还让他们自己画图设计一个作品,做得都很不错。”
李云峰表示,孩子们之所以学得这么快,在他看来反而是听力障碍带来的“因祸得福”:“掐丝和点蓝都很需要耐心,不能受外界干扰。这群孩子因为耳朵听不见,专注力反倒比一般人要高得多。”
因为和北京珐琅厂联系紧密,李云峰还计划在下学期邀请珐琅厂的总工艺师、景泰蓝黄金赌城娱乐工艺美术大师钟连盛为孩子们讲课,提升孩子们的信心。“我们打算挑选有潜力的苗子,经过两到三年的培养,让他们最终能进北京珐琅厂工作。”
非遗专业学生成设计总监
培养人才需兼顾传承与创新
在北京城市学院,“非遗”专业已经开设多年。去年毕业的鲁亮亮在校时学习的正是“非遗”雕刻。大一大二时,他的课程以打基础为主,学习石膏板雕刻、木雕、线描等。到了大三,他开始将玉雕确立为自己的发展方向。
后两年的大学生涯里,小鲁跟着学校邀请的多名玉雕大师进行学习,每位大师的擅长领域和教课风格都不同,这让他得以“融各家之长”。外聘大师重在传授技艺,本校老师则主要负责拓展学生的创作思路,经常带着学生外出参观,开阔眼界。
毕业后,小鲁进入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对方让他设计一组以公益为主题的雕刻作品。因为技艺基础打得够牢,创作思维也很活跃,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现在,小鲁已经成为这家公司雕刻部门的设计总监。
小鲁的同学中,有不少人像他一样从事设计工作,也有人继续追随“非遗”大师深造技艺。系主任陈秋荣表示,与传统模式带出来的徒弟相比,学校走出去的学生往往设计思路更加开阔。“我们的课程设置中,30%用于教授传统技艺,30%是做技艺上的创新,还有30%教授目前工艺领域常用的设计软件,最后10%,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发展方向。”
从本系的培养经验来看,陈秋荣认为高校增设“非遗”相关专业是完全可行的,但一定要注意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可能,培养的内容不能过于单一,否则在就业上会有困难。师资储备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在北京城市学院工艺美术系,多名老师同时具有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和高校培养背景。“这些老师不光具备技艺传承的能力,而且在创新方面也很有经验,教出来的学生也就能够更好地兼顾传统和现代的双重需求。”
(责任编辑: 李冬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