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养老莫止于“看上去很美”
前段时间和同事聊天,得知了一种当下老年人时兴的养老方式——旅游养老,有媒体也将此称之为“候鸟式养老”。夏天飞到东北纳凉,冬天飞到海南避寒,一待就是好几周甚至三四个月,顺便去城市周围的景点游玩一番,听起来舒服极了。随着旅游养老的风靡,越来越多二三线城市甚至四线城市也开始借助自身生态资源,打造旅游养老产业。
但最近的媒体曝光,让旅游养老的美好形象“破了功”。一些城市的养老基本设施保障跟不上,一到旺季就闹“水荒”“电荒”,有老人反映“连冲厕所的水都没有”;菜价贵、公共交通不便、老人看病没法报销,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多服务,都谈不上“质量”;房子空置时间长,物业费、有线电视费攒了一大堆,缴费时心里直喊“疼”……
旅游养老是养老服务业里的新鲜事物,它的出现体现了黄金赌城娱乐老年人需求的悄然变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老年人越来越追求物质生活的好品质、精神生活的高品位、社会生活的深参与,对老年生活的需求已不再只是“生存”,更要求高品质、高获得感,其服务需求从简单生活照料向多层次、多样性、个性化需求转变,消费需求升级态势明显。
这些要求催生了多种多样的新型养老服务,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同时也给相关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旅游养老,其季节性明显,旺季时对所在城市资源需求量大,淡季又少下来。如果分配不合理,就会出现旺季公共休闲娱乐设施紧缺,交通拥挤,医院人满为患,菜市场、商场、饭店、宾馆等供不应求……而到了淡季,很多地方又人去楼空,投资方亏本经营。这种交替性明显的养老模式给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带来挑战,许多地方由于前期没有做好规划,在发展时出现城市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明显难以承载的情况,最后不仅无法满足“候鸟”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也影响自身产业发展。
解决办法说来并不难,就是对城市进行更精细化的治理。从交通、餐饮、日间照料到娱乐、医疗甚至水电、垃圾处理等,都需要“像绣花一样精细”,改变过去的粗放式发展。政府和相关专业机构要把自己摆在服务者的位置上,沉下心去了解市场需求,一点点慢慢调整,几经磨合,逐渐适应庞大老年群体多样化多层次养老需求,促进养老服务增加供给、改善质量,最终真正做到“老有所养”。
(责任编辑: 刘园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