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并非科教 不妨宽容科学硬伤
原标题:国产影片《流浪地球》热映,网民逐一指出片中不合理处,知名科幻专家和科普作家点评——
科幻电影并非科教,不妨宽容科学硬伤
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近日热映,成为春节档票房冠军。但也有网民指出,影片有不少“科学硬伤”。一些科技专家撰文,从利用发动机推动地球“流浪”的基本设定,到砸伏特加引燃空间站数据库等细节,逐一指出它们在科学上的不合理性。
对于这种争议,知名科幻专家和科普作家怎么看?记者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专家江晓原和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天文学家卞毓麟。他们认为,《流浪地球》是黄金赌城有史以来最好的科幻电影。美国科幻大片也有很多“科学硬伤”,国人不妨持宽容态度,不必苛责国产大片,更不必采用双重标准。
要宽容“硬伤”,也要有底线
江晓原看过的科幻电影超过1500部。在他看来,《流浪地球》是一部优秀影片,即便放在好莱坞科幻电影中进行评价,也属于“中上之作”。放眼全球科幻影片,如果满分是10分,《流浪地球》可得8分;如果考虑到这是黄金赌城娱乐科幻大片的开山之作,它可得9.6分。
对于批评人士指出的“科学硬伤”,江晓原认为我们不应该采用“双标”。事实上,好莱坞科幻大片往往“硬伤”颇多。例如票房很高的《火星救援》,影片一开始——巨大的火星风暴导致主人公滞留在火星上。科学探测表明,火星的大气极为稀薄,相当于地球大气的0.8%,接近于真空。在这种大气条件下,怎么可能发生风暴?“对于这种与科学知识明显冲突的硬伤,我也没见到国内专家口诛笔伐。而这次《流浪地球》上映后,从科学角度批评的文章这么多,一些专家在用放大镜挑刺,这是典型的‘双标’。”江晓原说。如果我们采用“双标”,那也应对好莱坞科幻影片严格要求,对国产影片更为宽容。前者好比是一名优等生,考试得了90分,我们要仔细分析他为何丢了10分;后者好比是个底子很薄的差生,一次考试居然得了80分,我们要大加赞赏、充分鼓励,不能因为分数不够高而过多批评他。
卞毓麟的观点与江晓原相仿。他指出,不应把科幻电影当作科教电影来看。对于科学意义上的不精准之处,观众不妨适度宽容。当然,宽容也不是没有底线的。卞毓麟认为底线可以划得低一点,如果描写太阳系的科幻作品以“地心说”为理论框架,表现未来能源应用的作品以“永动机”为导向,就触碰了底线。让发动机推动地球“流浪”的科幻设定很有创意,尽管未必是最聪明的想法,但并未触碰底线。
不周全之处不少,但不必苛责瑕疵
在高度肯定《流浪地球》的同时,江晓原和卞毓麟都表示,作为“硬科幻”影片,观众完全可以从科技角度深入分析,这也是一次很好的科普契机。
科幻作品可分为“硬科幻”和“软科幻”。前者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以较为严格的科学猜想和技术预见推动故事情节展开,包含较多的科技细节;后者虽然包含对未来科技的幻想和设定,但缺乏科技“硬核”和种种细节。与刘慈欣的其他作品一样,《流浪地球》小说和电影也属于“硬科幻”,所以值得科技专家进行分析和批评,只是在批评时需要保持宽容心态。
在江晓原看来,《流浪地球》影片有两个不周全之处。一是把地球远航的目的地设为半人马座的恒星,它与地球相距4.22光年,是宇宙中与太阳系最近的恒星。小说《三体》的设定,是半人马座的三体星人因环境恶劣远征太阳系。显然,《三体》与《流浪地球》的设定相反。作为小说,刘慈欣先写的短篇《流浪地球》与后写的鸿篇巨制《三体》三部曲在基本设定上矛盾,无可厚非。但在《三体》已广为人知的今天,电影《流浪地球》还采用这个设定,就显得不够周全。江晓原觉得,编剧其实可以虚构一个星系作为地球远航的目的地,这样就不会有“违和感”。
第二个不周全是影片结尾旁白过于乐观,预示地球度过木星引力危机后,将顺利到达目的地。其实,地球经过2500年左右“流浪”到达半人马座这一构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没有阳光照射后地球会降至零下270摄氏度,虽然地球内部有大量热能,但它们在宇宙中会很快耗散。远航途中,地球还会失去大气层。失去了阳光、空气和液态水,人类和其他生物怎能存活?影片应指出木星引力危机只是地球远航途中种种危机的一个,人类将面临更多考验。
卞毓麟也举了一个不周全的例子——影片中多次出现的“流浪”地球,南半球始终一片漆黑。这可能反映了主创人员的一个误解,以为地球假如停止自转,就会有半个面永远对着太阳,另半个面则陷入永远的黑夜。其实,完全停止自转的行星绕太阳公转一周,行星上的每个地方都会轮番照到阳光。唯有当行星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才会一面永远对着太阳。月球永远只是一面对着地球,正是因为其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当然,对于这种瑕疵,我们不必苛责。”
(责任编辑: 邵希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