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繁忙重现 横店回春

2019年02月20日 09:38    来源:北京商报    卢扬 宗泳杉 穆慕

  原标题:横店回春

  在浙江横店,跌宕起伏的故事不止发生在每个剧组的镜头里。在去年那段被圈里人称为“至暗时刻”的时间里,这座东方好莱坞经历了一个毫无防备的“冷冬”。农历春节前夕,北京商报记者搭乘南下的高铁,来到这个曾拍摄出数千部影视作品的5A级景区,却意外感受到了“雪霁春归”的暖意。72小时,通过对30余位“横漂”演职人员的采访,北京商报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横店、一个真实的黄金赌城娱乐影视圈。

  繁忙重现

  从北京出发5小时后,记者抵达了横店影视城,第一个探访的便是所有拍摄场景中最为特殊的明清宫苑。“毫不夸张地说,作为目前国内惟一可拍摄清代戏的摄制场地,这里的拍摄情况可以直接反应出整个横店现状。”横店影视城协拍工作人员李丹如是说。

  担任协拍四年,李丹对这里轻车熟路,在她的带领下,诺大的明清宫苑拍摄情况一览无余。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单是一个清末民居的场景,就有4个剧组同时进行拍摄。而在其附近的空地上,另外两个剧组正在置景。

  “截至目前,明清宫苑已敲定6个剧组,还有好几个剧组光看景就来两三次了,”李丹说着举起手数了起来,“太和殿一个、乾清宫一个……现在光我自己手里几个组都不知道要怎么排开,估计今年剧组之间又得一场圈地恶战,城墙下边又要排队了。”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优酷、南派泛娱、慈文传媒共同出品的70集电视剧《盗墓笔记重启》,爱奇艺出品的70集大IP网剧《凤唳九天》,以及于正旗下欢娱影视出品的《鬓边不是海棠红》等大投资剧组早在去年底便已进驻横店,目前正在紧张拍摄中。粗略统计下来,横店影视城内有50余个体量不等的剧组正在同步进行拍摄。

  已“横漂”七八年的网大导演韩齐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现在一个接一个组进来,大家又开始抢景,有的组敲定得比较晚,看景的时候还有档期进驻的时候就已经没有了,拍摄周期在3个月左右的大组现在也只能先选两三个主场景拍着,边拍边等散点时间协调。”

  当提及一度侵袭至此的影视寒冬时,已经在这里经营了4年餐饮生意的王老板回忆说,去年中旬以后,有一段时间明显感觉到这里的剧组有所减少,也就还有20几个网剧、网络大电影的组还在拍摄。“其余的要不暂时停工,要不就是干脆拍屁股走人了,还不是因为没钱了。”不过王老板的生意并没有被冷落太久,“其实也就过了几个月,这里又慢慢热闹了起来。”

  寒冬实录

  如果不是那些受波及最直接的群众演员,很多人甚至在重新开始的忙碌中已经忽略了那短暂的苦涩。群演王硕挥手说道:“我在这里做群演做了19年,不能说最了解这里,但也是八九不离十了,如今逐渐复苏的横店就像个大病初愈的病人,虽然患处已除,但依然无法改变恢复期的虚弱。”

  这座被称为“东方好莱坞”的梦想城,曾让无数横漂为之“疯狂”,特邀群演梁辰便是其中之一,虽然本职工作是横店影视城旅游景区中的一名表演人员,但手中已经磨破边角并抄满台词的笔记本,却成为了他5年来在横店生活的记录。

  据梁辰回忆,2015-2016年间,横店内至少存在着10000余名群演,但目前也就仅有6000余人,“去年有一阵戏不好接啊,好多人都集体转行了,而且转行的也不光是群演这一类,我认识的几个摄影师去年行情最差的时候有3-4个月都没接到活,后来实在坚持不住就回老家打工了。”

  去年,影视行业中的积弊和痼疾被逐一曝光在聚光灯下,影视公司与演员间默许的阴阳合同、最高达到总成本八成的天价片酬、接连不断的明星丑闻等消息不断被曝出,盘根错节的行业“潜规则”也随之被连根拔起。主管部门为整治影视行业乱象相继出台了多项新规。随着“限薪令”等政策重拳的推出以及内容监管方面不确定性的增加,一时间无论是制作出品方、投资人还是明星,处在影视生态链上的每个人都选择了“集体静默”,“寒冬”突然而至。

  那时候,人们看到的景象是:知名演员和导演们如履薄冰,不知下一个被税务局追缴谈话的会是谁……一些内容上线后又悄悄下架,一些内容还在筹备期就胎死腹中,影视公司的库存量加大,总局影视剧备案数量直线下滑。正在为某电影制景的工作人员左天宇表示,2015年到2016年,横店时影视城在鼎盛时期最多能有70多个剧组同时进行拍摄。而到了2018年,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猫着过冬”。

  “大厦有恙,蝼蚁先知”,对于扎根横店多年的“横漂”来说,影视行业中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让他们敏感起来,“以前蹲点抢活的状态虽然也存在,但很多网剧、网大剧组根本用不了以前那么多数量的群演,机会变少以后,生存也是个问题。”群演曹亮面对着这一方天地的变化,紧迫而无奈。

  网大御寒

  “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网大让横店渡过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寒冬。”导演王畅回忆道,“去年最难的时候,整个横店还在拍戏的基本都是网大剧组,如果没有网大的话,我可能都很难维持生计。”作为整个影视产业链的上游生产者,编剧对于网大在这个冬天的热力也有着深切的体会。编剧王可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我原本是做院线电影的,去年开始转做网大,影视行业的寒冬也意味着资本的寒冬,但网大投资少、制作周期短,融资会更容易些。”

  与编剧王可一样,一些知名电影人也在这个冬天纷纷开始触网。小说《四大名捕》的作者、知名武侠作家温瑞安就联手奇树有鱼开启了系列网大的制作,曾执导多部高收视率电视剧的导演郭靖宇则担任了《灵魂摆渡·黄泉》的艺术总监,甚至有消息称张艺谋、徐克等国际知名导演也都参与网大制作。一时间,无论是制作方还是投资方都将目光落到了网大上。

  《2018年网络电影发展分析报告》显示,从整体来看,自2017年10月16日至2018年10月15日,全网共上线网络大电影1526部,同比上一年度上线的2200部减少了30%。数量下降并非网大的衰退,而是在经历了野蛮生长和恶性竞争之后开始向着“减量提质”的方向迈进。数据显示,2018年网大豆瓣平均评分为6.68分,最高分网大为《驯兔记》,评分达8.1分;而2017年网大豆瓣平均评分为6.52,最高分网大为《星游记之风暴法米拉》的7.5分。这似乎都印证了在资本不断加大投入的背景下,网大也在逐渐撕去粗制滥造、品质低劣的标签。

  王可对此感同身受。她说,在经过了几年的野蛮生长期后,网大开始了精品化的步伐,“眼前,是它让横店走过了寒冬,未来,应该也是趋势所在。”易凯资本CEO王冉此前提出了“新网大”的概念。“这里所说的‘新网大’主要是为了与大家印象中粗制滥造的网络大电影做区分。”王冉认为新网大将是2019年影视行业的风口所在。在他看来,未来的“新网大”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影,逐渐从旁支走向主流。“未来对大多数电影来说,院线公映只是一个可选项而非必选项。”

  向死而生

  网大回归理性,但曾经野蛮生长的又岂止网大。“几年前资本对于影视行业的关注是疯狂的,无论什么类型的公司都想掺合一脚,尤其是旅游公司和投资公司。”有着八年从业经历的制片人李子勋最熟悉投资者的心态,他坦言,对投资方来说,投资拍摄的影视作品是否能“火”起来不重要,甚至连作品的质量和能否播出都不要求。

  这种资本的涌入很大程度上搅浑了影视业,“只要有钱,一定会有主创团队接手,流水线的制作模式拍摄下来最多也不会超过一个月的时间,这种在我们这儿叫‘行活儿’。从这一角度来看,寒冬也并非坏事,起码能够淘汰掉一些浑水摸鱼的剧组。”剧组副导演胡一涵如是说。

  北京商报记者从国家广电总局官网上查询发现,今年1月份电视剧备案公示总量有82部,与2018年1月的95部相比,同比减少13.68%;而相对2018年12月的102部,环比减少19.61%。

  “以前是短线资本匹配更短线的从业者心态,两边都想借资本市场捞一把就走,因此流行的秘方是‘网络文学IP+流量明星+组局能力’。”王冉表示,面临纷繁变幻的世界,影视行业从业者需要的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目光分流的时代聚焦品质。新的公式应该是“原创能力+匠心精神+工业化流程+时间”,这样才能打造出超级IP并让它们创造更加长线的价值。

  在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看来,影视行业中存在大量寄希望于短期快速回本的企业,这类企业是难以长久生存的。但值得欣慰的是,按照当下影视行业发展的势头,这类公司会逐渐离场,“优质内容”才是黄金赌城娱乐影视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2019年是影视行业依旧处于洗牌期的一年,除了内容上将产生更多高质量的影视作品外,还会掀起一股影视公司合并的潮流,而如此资本意义上的加速整合也将成为新一年影视行业的趋势。”魏鹏举补充道。

  导演黄志勇也强调,影视行业在经历过曾经“至暗时刻”的洗礼后,首先要改变的就是从“唯流量论”的盲目崇拜中走出来,引导内容回归创作本身才是实现影视行业良性竞争的关键。

  从去年底至今,正午阳光出品的电视剧《大江大河》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都让观众感受到了高品质剧集的魅力。在多家影视公司去年末至今年伊始进行备案的片单中,博纳影业和公安部金盾影视文化中心分别报备了《刑警荣誉》和《北京往事》两部当代涉案剧。此外,欢瑞世纪的经典IP《十年一品温如言》、华谊兄弟的《古董局中局之掠宝清单》、完美影视的《冰糖炖雪梨》也都出现在了公示名单中。而这似乎能够窥见今年影视行业的品质行情,接下来要看的就是谁能够成为新的爆款了。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刘园香 )

繁忙重现 横店回春

2019-02-20 09:38 来源:北京商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