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明星卖人设,怎成“艺术先锋”

2019年02月21日 09:12    来源:新华日报    曾于里

  连日来,翟天临人设崩塌一事闹得沸沸扬扬。这当然不是娱乐圈第一回发生人设崩塌,也不可能是最后一回。想想刚过去不久的2018年,娱乐圈至少有陈翔、胡一天、李小璐、许凯、黄景瑜、六小龄童、吴秀波等人遭遇人设崩塌事故。

  人设,即人物设定。这个词发源于动漫圈,指设计师对角色外表、服装、表情等细节的绘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设逐渐被推广开来,蔓延至娱乐圈的时候达到了最高发酵值。

  娱乐圈的人设,就是对明星的包装。演艺圈的本质就是商品与消费,明星是商品,粉丝则是消费者。如果明星这一商品直接抖露出它的本质——可能是优雅、低调、内敛,但也可能是懒散、虚伪、龌龊、平庸。试想,如果后者这样的商品直接推广到市面上,恐怕没有多少粉丝会有购买的欲望,这时就需要对明星进行包装,人设也就应运而生。

  上述论断成立的前提是明星制。明星制诞生于20世纪初的好莱坞,“明星”一词的发明者卡尔·莱姆尔明确认为:“制造明星是电影工业最基本的事情。”有学者进一步阐释,“明星制就是保障明星能够持续存在、持续制造影响力并不断挖掘明星、让明星不断产生价值的一套经验法则和经济法则。”简单地说,明星制就是以明星为中心的影视生产体系。

  明星制背景下,明星是否有个性、有号召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部电影是否卖座,因此,他们除了银幕上的戏剧形象外,银幕外的媒介形象也要经营。在这样的背景下,明星贩卖人设无疑能给自身带来精准的定位,更好地获取资源,并满足粉丝想象与诉求。

  从商业角度看,人设当然有其存在的道理,但人设的症结在于其真实性。如果明星的人设与其性格相契合,人设不过是捕捉明星性格中的某一点,并将其放大,这样的人设是可接受的。令人遗憾的是,娱乐圈更普遍的情形是,明星的人设都是凭空杜撰出来的,它与明星本人的性格、特质、经历没有任何的相关性,这就造成两种结果——

  一是弄虚作假泛滥,翟天临的学霸人设就属于这类情形。如果是像靳东说错话、马思纯引错语录等无伤大雅的事件,观众最多一嘲而过,翟天临这回牵涉的可是学术公平这样的公共议题,其付出的代价也就更惨痛。

  二来,人人都在卖人设,哪种人设火了,一堆明星就扎堆跟上,这就造成了人设的同质化泛滥。比如老干部人设一火,许多三四十岁的中年男明星,发通稿时都自称自己是老干部,老干部就是严谨、认真、正直、内敛,作风老派有品位,低调安静没绯闻;禁欲系人设一火,那些演戏时总是面无表情的男明星,又将自己形容成“话少面瘫表情酷,眉目犀利刻骨刀”的冷酷男神。火热的人设就那么几个,但却有一箩筐的明星拥堵在相同的人设里,以至于男明星个个都是老干部、禁欲系、深情派,女明星个个都是女汉子、傻大姐、总攻大人……明星制本想打造有个性的形象,人设反倒让整个演艺圈千人一面、毫无趣味。

  其实,演艺圈的艺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演员、歌手、艺术家,一类则是明星。对某些德艺双馨的演技大师来说,他们是真正的演员,具备了文化和审美属性,也就具有超出一般商品的特质,他们往往没有疯狂的粉丝,其优质的演技本身成为影视剧质量的保证,观众对他们的认知也是更多地来自他们的作品,而非他们的私生活。明星则不然,其商业价值完全依托于粉丝基础:粉丝是否庞大,粉丝能否带来话题制造流量,粉丝是否产生购买行为,这些远比他们有没有代表作要重要得多。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不能是自己的样子,而是粉丝想要他成为的样子。

  明星人设泛滥和文化工业时代的来临互为表里。正如哲学家本雅明所言,在一个机械复制技术非常发达的时代里,文化艺术成为快餐式的消费品,文化生产沦为文化工业。本雅明用“灵光”一词描述传统艺术品的神秘性、神圣性和独一性,这些是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望尘莫及的,当今黄金赌城娱乐演艺圈IP+明星+大投入+大制作+大宣传的类型片和商业片正是其体现。在这样的文化工业里,披着人设外衣的明星本质上是一堆数据而非“真人”,它是虚假的、空洞的、扁平的、没有任何主体深度的,永远无法使作品焕发出独一无二性和灵光。

  这一两年来娱乐圈人设崩塌事故的频发,以及舆论对明星制的反思,是否意味着人设的生产机制已经失效?并不尽然。虽然口碑效应凸显,演员的地位在上升,但明星制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仍是娱乐圈的主流,人设的崩塌并不会警醒明星们向演员进化,他们只会在扮演人设时更加小心翼翼,他们的人设也将愈发精致、愈发具有迷惑性。而当面对这些身处名利漩涡的明星,我们又怎能奢望他们成为艺术先锋呢?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刘园香 )

明星卖人设,怎成“艺术先锋”

2019-02-21 09:12 来源:新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