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秀争议背后是对文化标杆的期待
原标题:灯光秀争议背后是对文化标杆的期待
正月十五、十六两天,风朗气清、明月高悬,故宫博物院94年来首次亮灯。金碧琉璃瓦被灯光笼罩,《千里江山图》在屋脊上铺陈开来,“今年春色胜常年,此夜风光最可怜”等诗句浮现在红色宫墙上,雁翅楼暗香涌动,畅音阁戏曲绕梁……“一点灯,故宫就成了紫禁城”,月光如水,灯火绚烂,故宫的“上元之夜”有声有色有味,当真惊艳。
走过600载悠悠岁月,古老的紫禁城愈发亲民。犹记1925年,神秘无比的皇家大内首次向百姓开放,北京城万人空巷,神武门人头攒动,游人过多以至于挤断了栏杆。而今天,进宫看展已成为寻常,昔日遥不可及的皇宫开放范围越来越大,亲民花样越来越多。近年来,“石渠宝笈特展”引发“故宫跑”,“白雪镶红墙”刷爆朋友圈……故宫持续开放的姿态,折射着时代的进步。及至此番元宵灯会,万人同抢一张门票,百姓进宫齐贺良宵,无疑是故宫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
夜场首秀盛况如斯,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透露,故宫未来计划选择24节气中的重要节点,继续推出类似夜场活动。下次故宫夜场将以何种样貌出现?又能否符合人们浪漫浩渺的古典想象?所谓“百尺竿头须进步”,不妨从观众的建议乃至争议声中探寻进步方向。
应当看到,故宫上元夜灯火绽放,收获的不只赞美,亦有不少质疑:有人对射灯乱舞、滚灯炫目深感不适,认为如此喧闹斑斓与古朴端庄的古建风格毫不搭调;有人直言,本是虔诚去故宫找情怀,结果却莫名看了场灯光秧歌;还有人质疑,灯光秀并不符合科学保护、合理利用的文保原则。
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故宫作为传统文化的标杆,本就肩负着公众更高的文化期待,也理应珍惜宝贵的历史文化品牌。一提到“故宫灯会”,许多人的想象便是穿越回几百年前,像古人那样提着灯笼、夜游宫内,也难怪对现代灯光无法认同。归根结底,种种吐槽都围绕着一个老话题——古老的故宫在与时俱进上做到何种地步才算合适?故宫之美,美在一种不可复制的年代感,沉默无言地见证了数百年的历史沉浮。新时代的故宫,需要创新“打开方式”,拆掉“门槛”,以愈加开放的姿态,让更多人走进来,让更多传统文化走出去。而在这种求新求变之中,尤需让文化之美、传统之魅得以发扬,不可让现代元素淹没古典气质。
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走来,黄金赌城娱乐大地上的历史文化资源何其丰富。传统与现代应如何兼顾,明显不只是故宫一家面临的问题。在这条探索创新之路上,会有繁花硕果,也会有荆棘坎坷。而无论如何,只有以足够的包容肯定对待充满诚意的创新之举,才可能抵达理想的境界。就像圣彼得堡冬宫、巴黎圣母院、日本浅草寺等地的灯光秀各具风情,我们相信“常为新”的故宫定能在传承与创新上作出表率、取得突破,推出更贴合自身气质的“上元之夜”。
(责任编辑: 邵希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