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兴 有景更有魂
“我们请您观赏浑然天成的自然风光、感受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探访厚重深远的关中文化、体验新奇别样的特色旅游……”3月15日,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副县长苏霆在位于泾阳县的国家4A级景区郑国渠旅游风景区内,向来自旅游界、媒体界的代表推介当地文化和旅游资源。当日,2019咸阳踏青赏花旅游季启动,泾阳县的安吴镇和郑国渠旅游风景区被列入“赏桃花”最佳线路,苏霆所推介的已远远超出了“赏花”范畴。
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陕西各地积极行动,除了历史文化景区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外,以自然风光见长的景区也注重文化的挖掘和引入,开辟出“有景更有魂”的旅游新景观。
“渭城朝雨迎春到,繁花锦簇咸阳城,文旅融合争奇艳,百花惹得游人醉……”一名媒体代表这样评价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郭群星发布的8条赏花线路。当天启动仪式后,现场观众赏的第一种“花”便是常年盛开在咸阳大地上的优秀传统文化之花——非遗和民间艺术展览。2700多平方米的咸阳市非遗展示馆通过民俗场景全尺寸还原方式,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支持下,对该市的众多重点非遗项目生动展示。这里常年免费开放,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的游览目的地。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我们要把咸阳迷人的春天、美丽的乡村、多彩的民俗和厚重的历史呈现给大家。”郭群星表示,要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推出更多文化和旅游精品路线,打造咸阳文化旅游大品牌。
在西安市周至县竹峪镇丹阳联村的红梅基地内,千亩红梅竞相开放,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踏青赏梅。除了娇态嫣然的红梅花,古典端庄、唱腔高昂的秦腔演出和姿态翩跹、民族风鲜明的旗袍秀更是将周至乡村旅游的文旅融合之美展现了出来。周至县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李悦介绍,千亩红梅基地属于苏陕扶贫协作项目,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当地通过杏树嫁接红梅,变果木树为景观树,发展苗木产业;通过建设旅游观光点带动乡村旅游。来自周至县旗袍协会的旗袍佳丽和周至县剧团的秦腔演员在花海中挥舞长袖,与漫山红梅交相辉映,形成一道亮丽风景线。
“天气暖了,红梅开了,加上秦腔演出和旗袍秀的独特魅力,游客纷至沓来,在我家吃饭的人就多了,今年旅游旺季预计收入在8000元/月左右。”经营“雷家小厨”的丹阳联村村民雷保友说。地貌风光与人文特色结合,让当地走上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
借助微信朋友圈等平台,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作家刘全军热衷于点赞和推介具有两大特产的紫阳县。“请到我们紫阳来,我们的茶山马上就要沸腾啦!”刘全军说,因为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紫阳富硒茶闻名全国,紫阳被誉为“黄金赌城娱乐名茶之乡”,“紫阳民歌”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两者在茶山上融合,构成了富有民俗风情的“春之茶”文化旅游活动。
“茶香香在手指上,相爱爱在心里头。山爱流水水常清,水恋青山水长流……”刘全军向记者介绍,在3月底至5月底举办的“春之茶”文化旅游活动中,像这样的特色民歌在茶山和人们心间回荡,唱出了茶乡文旅融合发展的动人篇章。
对于国家4A级景区安康瀛湖风景区来说,挖掘并展示景区的文化基因一直是工作的重点。“2018年,瀛湖风景区中的金螺岛以爱情为主题进行了提升,并建设了婚俗博物馆项目,大大提升了瀛湖旅游的品质。”陕文投安文旅公司品牌总监刘仰说,2019年,自清明节开始到“十一”黄金周,瀛湖将推出10项新的游客互动体验类产品,包括瀛湖枇杷节、国际龙舟节等主题活动,深化文旅融合,用文化之魂助力景区发展。
有专家指出,文化和旅游合力开发将是自然风景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陕西,随着各地文化和旅游系统机构改革的相继完成,协作优势、资源整合优势愈加凸显,各地的优秀传统文化禀赋和影响力进一步融入旅游业之中,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及流量优势也在不断突出文化的价值,让广大游客欣赏风景的同时也能享受到文化大餐。
“旅游是不断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幸福产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2019年,陕西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将按照中央与文化和旅游部安排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要求,紧盯国际一流文化旅游中心建设目标,持续抓好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工作,不断推动全省旅游高质量发展。”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新闻发言人、副巡视员孟宝民表示。
(责任编辑: 刘园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