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化产业遇上数字经济 书影音都挺好
数字经济和文化产业,这两个因科技发展和产业转型日益靠近的领域,正迸发出新的活力和机遇。2018年底,我省发布《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通过3年努力,培育2个以上辐射带动全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核心区域和产业集群,培育30个以上具有引领性和示范性的龙头企业。
前不久,记者走进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时光坐标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三家致力于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企业——他们或是老牌通讯企业,正从传统行业中寻找注入数字元素的可能;或是充满活力的互联网企业,带着互联网思维杀入传统文化的红海挖掘新市场;或只是一家规模不大的年轻公司,正苦修内功努力在数字文化产业的浪潮中找到定位,争得头口水。他们是我省众多数字文化企业的缩影。从这些企业中,我们感受新产业带来的新气象,看到了数字文化强大的发展动能和无穷的想象空间。
它,搭上互联网快车,在阅读领域吸引众多用户
一本书的庞大“朋友圈”
3月6日下午3时,在杭城的连绵阴雨中,人气作家米螺带着自己的新书,来到位于西溪银座园区内的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参加一场小型的“悦读咖”分享会。说是小型,因为分享会的场地不大,到场的粉丝也仅有二三十人。但是,在线上,这个小型活动却吸引了103万粉丝同步观看。
像这样颇具知名度的网络作家,如今已经逐渐习惯如此的围观和追捧。当文学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动辄拥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读者,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借助数字经济,一本书已经不再是由一页页纸张组成。在咪咕,记者见识到一本书是如何越变越厚、越变越立体的。2015年挂牌成立的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前身是黄金赌城娱乐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公司化独立运作4年来,已累计培养4.6亿用户,其中月活用户近1亿。
咪咕数媒凭什么拥有着庞大拥趸?公司总经理张燕鹏认为,现代人的阅读行为因为数字技术发生了剧变。“据统计,我们的用户每人每月平均花费在网文上的金额为30.9元。”张燕鹏说,这个数据,相当于用户每人每月购买一本传统书籍。网络作家、省作协副主席张凤翔(笔名管平潮)曾告诉记者:“据CNNIC(黄金赌城娱乐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截至2018年6月,黄金赌城网络文学的读者数达到4.06亿,占网民总体的50.6%。”正是为了应对这种变化,咪咕数媒深耕数字出版领域,将一本书做出了多种变化。打开咪咕阅读APP,不仅能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还能选择“听书”。人工智能朗读除了有普通话版本外,还能提供广东话、四川话等不同方言版本,以满足用户的多元需求。
在线上,阅读的体验已经从“人找书”,变成了“书找人”。借助数字经济,书不仅越来越立体丰满,而且还越来越聪明,依托庞大的用户群体和精细的数据分析,咪咕数媒能够将信息精准推送至用户端。
去年12月,网络作家唐家三少的新书《守护时光守护你》上线,咪咕数媒根据大数据分析,选择了男性都市、女性言情、作者粉丝、励志爱好等4个客户群进行智能化运营,在短短72小时内,就实现了浏览量突破7000万的佳绩。这在过去的传统出版业,是想都不敢想的成绩。
浙江的传统出版业也正在积极拥抱数字经济带来的变化,拓展产业链。浙江出版集团于2009年成立数字传媒公司,整合全集团传统出版资源开展数字出版业务,在数字阅读、数字教育、特色数据库等数字出版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数字经济的出现,使得出版这一传统行业,真正实现了全域市场化。数字出版不仅实现了内容、载体的数字化,更带来阅读消费习惯的升级和新数字内容的开发生产。
同样的变化也出现在传统影视行业。华策影视借助其大数据中心的智能分析,并结合自身成熟的海外发行经验,根据各国、各地区华语节目的观看需求不同,因地制宜发行符合当地观看喜好的各类剧集。
它,创新互动方式,在音乐产业搏出一片天地
一张胶碟的无限可能
文化产业联姻数字,带来“朋友圈”的扩大。那么,当一家互联网企业涉足传统文化产业时,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2017年,网易云音乐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让人们“触摸”到了音乐。当年3月,网易云音乐将其平台上点赞数量最高的85条评论“刷”上了杭州地铁的车厢。“你那么孤独,却说一个人真好。”“哭着吃过饭的人,是能够走下去的。”这些直指都市人群情感痛点的文字,顿时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形成一波热度。
近年来,不少互联网企业涉足音乐产业,然而网易云音乐并没有拘泥于“本地播放器+曲库”这种简单模式,而是通过“社交”来发现音乐。用户在跟帖和分享中,不但让音乐具备了社交属性,更在无形中创造了新的内容。
网易云音乐手机客户端的播放界面,是一张不停转动的黑胶碟。黑胶碟的中心,则是正在播放的专辑封面。用手上滑黑胶碟,就会显示用户对这首歌的评论。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少热门歌曲,已然成了“热帖”。不少网友在歌曲下留下了自己的感悟和故事。记者发现,孙燕姿的《遇见》一曲,其用户评论量达到21万多条,有的网友在评论中借这首老歌感慨时光荏苒,有的则在这首歌中回忆自己的故事。
据统计,截至2018年11月,网易云音乐累计产生评论9亿条,用户日均产生评论数160万个。
如今,这种由用户自发创造出来的内容,已然成了音乐的强大衍生品,正在实现其自身价值——继“热评刷上地铁”后,网易云音乐还将精选乐评印制在6亿瓶饮用水的瓶身上。此外,网易云音乐还将“用户自建歌单”作为客户端的核心内容,网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逻辑来组建歌单,并在全网共享。如今,网易云音乐的优质、庞大的“歌单”库同样成为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
与此同时,网易云音乐正利用其庞大的用户资源和大数据资源“反哺”音乐,通过邀请独立音乐人进驻平台、推广数字音乐专辑的模式,助力音乐产业。如今,平台入驻音乐人超过8万人,上传原创音乐作品超过120万首。
创新的产品功能与独特的互动方式,使得网易云音乐在音乐产业这片红海中,搏出了自己的天地。2017年4月,网易云音乐完成A轮7.5亿元融资;2018年11月,网易云音乐完成B轮融资。互联网思维下传统文化业的转型,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它,苦修内功,在影视特效行业站稳脚跟
一把折扇的自我修炼
数字文化产业的海洋中,有人乘风破浪,也有人苦修内功。成立于2004年的时光坐标影视传媒有限公司里,就有这样一群人。
2016年9月4日晚,全球的视线都聚焦在杭州西湖岳湖片区那一片小小的水面上,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正在这里上演。当美轮美奂的“折扇”在湖面上徐徐展开时,人们惊异于扇面上梦幻般的画面。与此同时,“时光坐标”的办公室里,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盯着电视屏幕上的直播画面——扇面上那精美的3D画面的后期动态视频效果,就是由张艺谋导演团队和“时光坐标”的年轻团队共同打造的。即使在G20杭州峰会闭幕后,这块扇面依然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最忆是杭州》更是成为西湖水上的常设节目。
作为一家影视视效后期制作企业,“时光坐标”在近几年搭上了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快车,并且由于早早就深耕行业,如今已经在这波迅猛的发展大潮中,抢到了先机。
电影实力直观反映综合国力,是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2月27日至28日的全国电影工作座谈会上,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国家电影局局长王晓晖指出,去年黄金赌城共生产各类影片1082部,同比增长19.96%;全国票房达到609.76亿元,同比增加9.06%,国产电影票房占比62.15%。
然而,黄金赌城的电影工业化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黄金赌城娱乐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张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不少公司制作电影还处在最初期的手工作坊阶段。数字化后期制作成了黄金赌城娱乐电影的短板,不少国产电影的后期不得不拿到美日韩制作。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时光坐标”通过苦练内功、外拓市场,在影视后期特效制作领域,站稳了脚跟。
走进“时光坐标”制作部的办公室,每个工位上都摆着一台宽屏电脑。合成组的座位上聚集着好几位年轻人,他们正在讨论一个电影作品里下雨镜头中雨丝的合成细节。为了处理得更自然,他们必须对雨丝的密度、倾斜度,包括雨丝和演员身体接触部位的处理都做出详细方案,才能着手开展正式制作。
小细节背后,是公司的高质量高品质要求。在去年暑期的热门剧《香蜜沉沉烬如霜》中,“时光坐标”不仅运用1.28万多个镜头和3万多道工序来呈现奇幻的世界,而且从前期概念设计到后期拍摄深度介入,让画纸上的概念完美落地。
自2004年创始至今,“时光坐标”保持着一年承接15至20多部电视剧、3至5部电影的制作量。截至2018年底,公司已制作完成《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影版)《追凶者也》《烈日灼心》等200余部电影电视剧的后期制作,利用网络云技术和拥有自主产权的数字资产库,“足不出户”达到实时预览合成效果的功能,为前期拍摄与后期制作的分离状态提供解决方案。
“时光坐标”飞速成长的背后,显示出浙江文化产业正深度融入数字经济的基因。“时光坐标”所在的之江文化产业带,已经明确将重点发展数字文化、影视文化、艺术创作设计、动漫游戏四大产业。而在西湖区,也已培育了12家数字文化类独角兽和准独角兽企业,成立了西湖区独角兽产业联盟,打通企业在融资、引才、发展空间等方面的经络,为它们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 刘园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