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寒食上巳有遗风 各处乡村各处例

2019年04月05日 08:41    来源:南方日报    杨逸;覃毅

  ■清明漫谈

  草长莺飞,细雨沾衣,又是一年清明时。随着清明节到来,全国各地迎来祭扫活动的高峰,也有越来越多市民选择在小长假踏青出行,在春和景明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不同于大部分来自阴历的传统节日,清明以阳历为依据,标志着农耕活动的开始。”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广州民俗文化研究所所长饶原生介绍,清明从农耕活动的节气发展为祭祀先人的节日,经过漫长的演变过程。直到现在,不少客家人仍选择在秋天祭祖,保留了清明春耕农忙的原始意义。

  对现代人来说,清明时节的天气与饮食更让人印象深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历代诗人留下脍炙人口的名篇,至今依然为人们所传诵。明前茶、清明虾、清明荞等节气风物同样深入人心。

  饶原生指出,清明是一个“复合型节日”,保存着寒食节、上巳节不少节俗遗风: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传说与风俗,很早就被移植到清明中,今天的清明诗会也能看到上巳节“曲水流觞”的古风遗韵。“尽管寒食节、上巳节已走进历史,但民俗记忆依然存留在清明习俗之中,清明也成为人们迎接春天、拥抱自然的节日。”他说。

  “各处乡村各处例。”广东各地清明节俗各具特色。在广府地区,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会在房前屋后遍插柳枝,相传源于晋文公怀念介子推的传说;客家人扫墓常常挂上滴有公鸡血的草纸,“挂纸”与“挂祖”谐音,寓意对祖先的缅怀和挂念;而在粤西,许多家族都会在清明期间手持火把扫墓,扫墓以后还要将火把带回家中,寓意“薪火相传”。

  广东人过清明的传统美食也品种繁多:清明食薄饼的习俗在潮汕地区盛行,韶关客家人则用新鲜艾叶、糯米、白糖制作“清明粄”,肇庆广宁则有清明吃粽子的习俗,因为“粽子”谐音“众子”,寓意人丁兴旺。

  近年来,人们返乡祭祖带的祭品日趋简单,给家人带的“手信”却渐渐多了起来,鲜花拜祭的方式也越来越流行。饶原生认为,文明拜祭的风尚既是政府多年移风易俗的成果,与越来越多侨胞回乡祭扫带来的改变不无相关。

  如今,清明节不但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习惯的最好说明,也成为阖家团圆的日子。即使是身处异国他乡的华侨、华人,都会在这个时节不约而同回到故乡寻根溯源。饶原生说:“所有有着相同血缘关系的人齐聚一堂,足见这个节日的号召力一点也不亚于春节。因为无论华人走到哪里,这个节日会让他们找到自己的根。”

  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见习记者 覃毅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寒食上巳有遗风 各处乡村各处例

2019-04-05 08:41 来源:南方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