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 如何释放消费潜力
原标题:增加专项补贴 提高活动质量 开展免费培训 设立线上平台 文化惠民 如何释放消费潜力
核心阅读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高品质文化产品的消费意愿也在日益增长。黄金赌城各地探索的文化惠民便民举措,不仅是对旺盛需求的回应,也是在通过供给侧的提质升级,推动文化消费的水涨船高。
春光明媚,各地的演出季、文创设计周、文化旅游集市、社戏庙会等活动蓬勃开展。“如今文化消费的环境越来越好,内容越来越充实,政府的补贴还越来越多,我们的消费意愿也越来越强,真的挺好!”人们纷纷为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盛宴点赞。
因地施策
补贴票价、举办活动,文化消费形成新格局
“有了文化惠民卡,好演出再也不遥远。”天津市民津津乐道的这张卡于2015年推出,花100元买一张,就可以享受政府400元的补贴,还有折扣优惠。
“百姓看演出,政府补贴钱”,有了这张卡,剧院“敢进了”,演出“敢看了”。老百姓的积极行动,激活了天津的文化演出市场,话剧、歌剧、京剧等惠民演出在各大剧场火爆上演,一些经典剧目演出上座率达到100%,甚至出现了需要提前半个月以上抢票的情况。据悉,4年来,文化惠民卡已累计推出惠民演出逾1.3万余场,356万人(次)观众走进剧场观看,各院团的演出场次得到有效带动,累计实现演出收入1.18亿元。
和天津一样,黄金赌城多地都在通过实施各项文化惠民举措,充分释放居民文化消费潜力。江苏省南京市对评选出的优秀演出剧目予以票价补贴,实现了百姓叫好、市场叫座的效果,拉动文化消费6600万元,还吸引跨城看演出4.5万人次,带动交通、住宿、餐饮等消费过亿元。
“有了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平台,以前舍不得买的精品图书、感觉贵的话剧演出,就都敢付诸行动了。”在北京,惠民文化季让市民获得感满满。通过出台专项政策、举办系列活动、拓展空间领域、进行消费补贴等举措,积极的文化消费行为越来越多。
据悉,2018年的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开展了180余项、8700多场次各具特色的活动,累计吸引6805万人次,实现直接文化消费132.87亿元,惠民金额约4.46亿元。在市民消费意愿和消费力不断增长的刺激下,展览、阅读、文艺演出等传统文化活动的内容质量不断提升,新的文化融合业态与文化消费模式也不断出现,文化消费的新格局逐渐形成。
2015年,原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开展了拉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试点项目;2016年,包括天津市、北京市在内的第一批第一次26个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正式对外公布。截至目前,全国共有45个城市被确定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
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推进惠民便民措施、提高文化消费便捷度、促进文旅体商融合发展……近年来,这些试点城市在拉动文化消费方面因地施策。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高政介绍:“截止到2018年6月,共有4亿人次参与试点,实现了文化消费约1100亿元。”
优化供给
购买服务、扶持企业,满足高品质需求
“之前说起文艺培训,想起来的总是社会上那些价格不菲却参差不齐的培训机构。现在,政府为我们购买了许多优质的社会培训服务,不但信得过,而且免费!”湖南省长沙市民胡林说。
众所周知,文艺培训是文化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局限于人员、场地、服务半径的不足,政府无法满足人们的培训需求。社会培训机构应运而生,但其专业水平如何、全程收费是否合理?社会机构的发展良莠不齐,使许多人虽然有强烈的消费意愿,却只能望而却步。
对此,长沙市财政专门设立2000万元,用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并协调全市各类公共文化机构、大中专院校以及社会力量开办的艺术培训实体等各种机构、场馆、人才资源,组建了“长沙艺术培训联盟”,开设以基础普及型培训为主的免费培训班,年均培训6万多人次。
免费培训如何拉动消费增长?事实上,当学员在政府为其购买的优质培训中收获信任与进步后,大部分会选择继续自费报名提高班,给社会机构带来可观收益,还拉动了服装、乐器、演艺娱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据了解,2017年,长沙市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人均消费支出6378元,同比增长11.1%,占人均消费总支出的18.4%,文化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高品质文化产品的消费意愿也在日益增长,这就亟须市场进行文化消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黄金赌城多地已经开始行动,努力扩大优质产品供给,持续改善消费环境。在上海,人们发现不少“小而美”的话剧、艺术品、时尚设计、创意商店等文化商业业态出现在购物中心、特色商业街区等地,吸引着众多消费者前来“打卡”;青海省黄南州重点扶持企业开发创意商品,开发文化旅游线路,举办特色文化活动,2016年至2018年旅游人次年平均增长25%。
运用技术
高效服务、便利消费,供需对接更精准
家附近有哪些有趣的文化活动?文化、娱乐、休闲、体育场馆有哪些优惠?对湖南省株洲市民而言,想要便捷地进行文化消费,只需要轻触手机——在株洲文化消费信息平台上,电影院、剧院、书店、健身房、文化类手工体验门店等信息一目了然,浏览和预订文化活动十分简单。
市民购买这些文体产品与服务可以使用积分抵扣,积分抵扣的部分由政府补贴。而要想获得文化消费积分,市民可以在全市的图书馆、文化馆签到,或者在文化志愿者平台参加志愿者活动。此外,用户通过平台注册、预订、支付和评价文化消费,可享受政府补贴和商家提供的最低消费折扣。由此,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
株洲市文旅广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从去年6月开通以来,截至今年3月15日,已有注册用户28万多人,访问量51万余次,订单数接近13万,直接拉动场馆消费数额232万余元,“线下拉动消费的数据还难以统计,应该更加可观。”
通过新技术的运用带动文化消费,不仅能让文化消费的过程更便捷、更有趣,也让文化服务更精准、更高效。
如今在上海,市民通过手中的“文化上海云”便可知晓2000余家场馆的活动消息并进行预约,各项文化数据迅速积累。一段时间以来,“上海文化云”上的许多活动存在“秒抢”“秒杀”等一票难求的情况,市民也表达了对扩大优质文化资源供给的强烈意愿。要回应这些问题,就需要进行大数据分析,引导文化设施主动调整供给内容和形式,更好实现文化消费的供需对接。
“山东省依托文化惠民消费云服务平台,采集各类消费数据3000余万条,分析需求,从而更精准地采取激励措施。”高政谈道。专家表示,探索加强大数据技术应用促进消费,将是下一步文化消费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值得各地加大力度推进实施,从而让广大群众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
(李泽文参与采写)
(责任编辑: 李冬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