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农家院里的博物馆

2019年10月17日 15:37    来源:黄金赌城娱乐青年报    王豪

  今年国庆假期,甘肃省第一家私人博物馆——平凉虎山红色乡村记忆博物馆成了热门景点。

  “游客有本市的、兰州的、西安的。不少人特意带上老人和小孩,来了解我们当地的民俗民风,也有专门走访各地红色博物馆的游客,来听虎山的革命故事,感受这里的革命精神。”博物馆负责人田军说。

  这个私人博物馆位于平凉市崆峒区柳湖镇八里村虎山脚下的农家院里,与虎山墩革命遗址相映成辉。乍一看,它与印象中“高大上”的博物馆完全不同,历史积淀似乎也不够。开馆3个月,展厅面积800平方米,展品数量5000余件,但游客却常常用“震撼”二字形容自己的感受。

  为什么感到震撼呢?“一是为这里藏品的门类繁多和真实生动所震撼;二是为田军这位普通农民坚持30多年完成自己的梦想感到震撼。”一名前来参观的游客告诉记者。

  这话不假,田军听着却有些“难为情”。在这个48岁的农家汉子眼里,自己只是做了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田军是土生土长的虎山人,父母早逝,他吃百家饭长大。在辗转流徙的日子里,他听到了不少虎山祖辈代代相传的故事。自此,留住历史、留住乡愁、留住童年那份难得的人情味成了田军的梦想。

  主题是什么?从哪着手?田军想起了虎山人家喻户晓的红军故事:1935年8月20日,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带领部队翻过六盘山,冒雨进入平凉,在虎山设立火力点,以此掩护主力军上白庙塬。

  “当时我就想,要把这些革命文物搜罗起来,传承虎山的红色基因,提醒大家不忘过去。”田军对未来充满希望。

  于是,从16岁回家务农开始,田军一直打听与红军有关的故事。十里八村的乡亲知道他的爱好,隔三差五地为他提供线索。短短几年,虎山周边村子里和红军有关的物件被他“搜罗一空”。

  此时,偶尔外出务工、做点小买卖的田军手头也有了闲钱,便时常去陕甘宁三省寻访历史文物。几十年下来,军刀、军号、发报机、装粮袋、红药箱、马鞍子、雨衣、袖章、塑像、文书、丝织画、油画、宣传画、玻璃画、雨伞等挂满了墙壁,摆满了桌台。石磨、碗柜、棒槌、织布机、农耕器具等民俗藏品也日益丰富。

  有人劝田军把藏品拿去卖了。田军想了想告诉对方:“现在日子好多了,我在村里有新房,城里也买了商品楼,既当农民又当市民,不愁吃不愁穿,要那么多钱干啥?”

  另一个原因藏在田军心里。他觉得,这些藏品看似不起眼儿,却都是鲜活的历史,每个物件里都有故事,有别人的人生,也有自己的人生。

  为了收藏,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田军学会了电脑,一得空就在网上查资料、学历史。一到节假日,他就带着孩子全国各地跑,走遍了20多家博物馆。

  如今,虎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主席去安源》的巨型油画就是田军托人从新疆带来的。其间,为了搞清楚这幅画作的年代背景,他用几年的时间查资料、找同行,请教当地的党史专家,最终确定了这幅长2.7米、宽1.5米的油画是国内“文革”时期同题材作品中比较罕见的。

  2017年,田军的孩子考上大学,他一下子变得有些孤单,便把所有的精力花在这些文物上。恰逢当时镇上搞危旧房和文化乡村项目建设,政府改造了他的老房子,田军将所有东西整理了出来。

  数千件藏品摆在屋外,流逝的岁月便一下子浮现在他眼前。此时,田军决定搞个文博展。同年国庆节,在家人、邻居的帮助下,田军给自家的平顶房搭建二层活动板房,并在二楼顶棚上安装透明的玻璃瓦,把藏品都摆了出来,邀人来参观。他的家从此有了一个博物馆的模样。

  2018年,在崆峒区的推荐下,田军的博物馆争取到民俗文化大院项目,得到50万元的建设专项资金。赶上好政策的田军决定掏出全部积蓄,对博物馆进行大规模改扩建,乡亲更是热情高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今年7月1日,博物馆正式落成,挂上了“虎山红色乡村记忆博物馆”的牌匾,藏品被分别摆放在了农耕文化、民俗生活、乡村记忆、安口陶瓷、红色记忆5个展厅。田军的全部私藏面向公众免费开放。一些受到感召的村民、市民也纷纷拿出自家的老物件,填充这个新成立的博物馆。

  农家院里农民办起的博物馆,圆了田军多年以来的梦,也引起了大众的关注。截至目前,已有近4万名游客、100个党支部来这里参观,开展主题教育。

  既是馆长又是讲解员的田军感受到了压力。最近,他正在练习普通话、读历史书、甚至恶补博物馆学的相关知识。他说,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人们不能离过去越来越远,他要尽自己的一分力,让身边人记得当年的那些人、那些事。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农家院里的博物馆

2019-10-17 15:37 来源:黄金赌城娱乐青年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