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让清泉不竭涌流
2019年即将结束,你的文化记忆都有什么?是点燃观影热潮的《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国》《哪吒之魔童降世》,是通过短视频向世界展示黄金赌城娱乐田园牧歌式生活的李子柒,是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是近600岁的故宫首次开放夜场举办元宵灯会,还是“一条微博1亿转发量”揭开了流量造假的黑色产业链?
“真”是2019年文化领域的关键字。放眼文坛,玄幻修仙、歪曲历史的作品少了,表达现实经验、关注平凡人生的作品多了,《人世间》《主角》等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引领风向,浸透着现实主义创作对时代的关注、对社会的把脉。影视圈内,流量退潮,IP哑火,明星精心设计的“人设”倒塌,内容空洞、制作粗糙、抠图泛滥的“快餐”影视作品,遭遇口碑和票房的“滑铁卢”。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戏骨精神”备受推崇,越来越多的优秀演员脱颖而出,越来越多的诚意之作收获掌声。从盲目回归理性,从浅薄走向深厚,从观众、艺人到制作方、平台方,去伪存真的文化理念正在层层传递。
人创造文化,文化也塑造人。优秀文化丰富人的内心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持久深远。2019年,对“假”的摒弃成为潮流,社会风气愈发清朗,文化精神愈发积极向上,无论是文创产品焕发生机,还是影视行业经历洗牌变局,都让人们从曾经的喧嚣和嘈杂中沉静下来,思考如何让文化发展回归本真。
坚守文化本真,应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文化是软实力,但也很“硬核”。脱离人民,脱离生活,文化将失去繁荣发展的现实土壤,文艺作品将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人民群众成为文化价值主体、表现主体和实践主体,文化才能熠熠夺目、生生不息。电视剧《大江大河》之所以成为2019年的“爆款”,因为它既记录了激情澎湃的历史,又没有回避改革过程中的矛盾和阵痛;既聚焦时代巨变中的人物命运,又反思人物精神世界的困顿,作品的文化质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其“以文化人”“艺术浸润养心”的功效也潜移默化地彰显出来。“扎根人民”不是一句口号,文艺工作者更不能空谈人民,只有多从传统文化、民族民间艺术、日常生活中吸取养分和灵感,坚持文化审美和思辨精神,才能创作出直面社会问题、引导人心向上的优秀作品。
坚守文化本真,应去浮戒躁,深耕细作。应当看到,文化发展中,一些不和谐因素潜滋暗长,比如水军刷量、数据造假、烂片造势,比如网络“洗稿”、影视“融梗”等,有的文艺工作者迷失了自我,失去了文化理想,文化艺术中不时出现美丑不分乃至以丑为美的现象,是非不辨,颠倒价值……其实,一时的流量并不足以证明艺人的长久价值,票房、收视率、点击率等数据也并不必然反映作品的优劣,浮躁炒作、急功近利多是因为“底虚”、技穷、目光短浅。真正的文化自信,建立在高质量、有价值的文化成果满足人民精神需要的基础之上。慢下来,静下心,细打磨,才能出精品。文艺作为铸造灵魂的工程,应不被表面的喧嚣所干扰,不为外界的浮华所迷惑,不被消极的情绪所裹挟,不受赤裸的利益所诱惑,真正承载起文化发展的重任。最近,身处影视寒冬的市场放慢了脚步,浮躁的资本逐渐退潮,一些流量演员无戏可演,一些乱剪辑、博出位的综艺节目遭到抵制,这正是文化市场自我纠偏的必经过程。
2019年,文化带来的情感共鸣仍在激荡;2020年,文化圈的去伪存真、激浊扬清、去粕存精不能止步。多一些纯粹、少一些功利,多一些精品、少一些“泡沫”,多一些专注积累、少一点浮躁炒作,文化清泉不断涌流,才能守护好人类的精神家园。
(责任编辑: 郭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