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买买”的全新打开方式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正常的生活秩序,往常热闹的商业街安静了下来,“宅家生活”成了常态、“无接触模式”受到欢迎。经历了近2个月的别样生活,“买买买”呈现出怎样的全新打开方式?这些变化带来了哪些影响?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大宗商品+教育医疗,万物皆可线上买
“对,放在架子上,我马上过去取。谢谢!”3月28日上午10点多,合肥市奥林花园小区居民刘颖挂了电话,换上鞋、戴上口罩,奔向小区门口。
一捆用保鲜膜裹着的芹菜、一袋小米椒、一盒切片装盒的猪肉……“这是昨天晚上躺在床上下单的,预约今早配送。今天一大早就收到了,菜很新鲜。”刘颖说,网上买菜的习惯是疫情期间培养出来的,“整个2月我几乎没出过小区大门,幸亏现在网上啥都能买到。”
疫情期间什么最火?线上买菜算一件。“京东到家”销售数据显示,今年除夕至元宵,平台上社区生鲜、菜市场等生鲜菜场类业务,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333%。其中,安徽地区“生鲜传奇”销售额环比增长26.8倍。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许多像刘颖一样的消费者开启了“线上消费模式”。从买菜购物到VR看房、在线教育、远程问诊,各类创新在线技术、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构成了一个别样的“云上”市场。
“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3月29日中午12点,傅之欢在自家书房结束了上午的讲课,作为明光市一家教育辅导机构的英语老师,自2月22日春季班开课以来,线上上课成了她的工作新常态。
“一开始我还不太习惯,面对面教学可以随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现在对着电脑屏幕,缺了点现场感。对学生来说也一样,会觉得没有学习的气氛。”傅之欢说,上了一段时间的课后,大家渐渐习惯了这样的形式,教学效果还算可以。
统计数据显示,春节后“网上复课”第一周,教育行业App日均活跃用户规模达到了1.27亿人,较2020年初增长46%。傅之欢觉得,作为传统教育机构,网上授课只是应急之举,“从学生及家长的反应来看,大家更倾向于在课堂上学习,我觉得网课不会取代课堂教学模式”。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指出,疫情期间,线下市场停滞,催生消费者“宅家”的消费场景,采用云端方式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压力; 同时,这也加速了教育、医疗等各行业对于用户线上消费习惯的培育,虽然目前用户从线下走到了线上,但能否持续下去,仍要看用户是否买账。
源头采购+集中送货,社会团购又火了
“@所有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小河虾,开始接龙咯!”
“来2斤,什么时候能取货?”
“上次的苹果没团上,哪天还有?”
这样“排队下单”的对话,你熟悉吗?“宅家”期间,社区团购群成为消费者日常采购的渠道之一。
过去只逛菜市场的合肥市民张霞丽,今年2月加入了小区团购群。蔬菜、鸡蛋、禽肉价格便宜,又能在小区内自取,让张霞丽成了团购群的忠实粉丝。
3月27日下午,合肥市融创城小区的团购货物送到了。当了1年多团长的王晴来到小区门口接货,她拿着按照手机号排列的取货订单,把整整一面包车货物转运到小区居民熟悉的取货地点,一边在群里通知取货,一边将新鲜蔬菜、水果、鲜花等分类摆放好。“团里成员接近1000人,疫情期间,团购量比平时多了1倍。”王晴告诉记者,一些因为疫情滞销的农产品,也会进行对接,直接从田间地头送到小区门口,既解决了菜农难题,也能让小区居民吃上最新鲜的食品。
据了解,不少老字号餐饮企业也纷纷建立社区微信群,将加热即食食物和半成品菜肴上线销售。“2月19日开始,我们开启了社区团购,派送冷冻鲜包、酥饼和面条等食品,小区居民接龙购买,下单后次日送达小区门口。”安徽刘鸿盛餐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伟说,最多的1天有1000多人拼单购买,“随着堂食放开,目前销售量有所下滑,但不少消费者反映社区团购很便捷,我们会将这项业务继续做下去”。
社区团购让“卖难”的农产品、堂食受限的餐饮企业,通过社区团购群与有需求的消费者有效对接,实现了双赢。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副处长李红梅认为,特殊时期小区封闭,居民间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社区团购这一“熟人交易”的模式在疫情期间又火了,未来这一模式仍将继续存在并发展。“如今,人的需求变得更加碎片化和多样化,在供给及购买渠道都不稀缺的情况,最稀缺的反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社区团购能够给消费者不一样的购物体验。”李红梅说。
贴心服务+融合创新,实体商业正复苏
“堂食放开了,但是一直没敢去尝试。这几天,听朋友们说,在外吃饭挺安全的,趁着周末我也出来试试。”3月28日,出示安康码、测量体温后,合肥市民容少飞进入了一家购物中心,“坐扶梯前往四楼餐饮区,一路上随处可见2小时消毒一次的提醒,让人感觉很贴心。抵达餐饮店铺,以往频频找你‘聊天’的服务员会建议,手机扫码点餐、付费,上菜之后,还会递上公筷和免洗洗手液。总之,一顿饭吃下来,让你感觉服务很到位、用餐很安全。”容少飞笑着说。
后“疫”时代,消费者对购物、餐饮时的安全、卫生更为关注。“这段时间,我一直自助买单,现在已经养成习惯了,我发现这种方式,不仅安全卫生,也更方便。”3月29日,安庆市民陶琳琳将手中的商品,一件件通过自助收银台扫描进入系统,之后选择手机支付,不到1分钟,9件商品就已经购买成功,比旁边人工收银快了不少。该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大家的消费习惯,超市将继续增加自助收银机的数量。
在疫情中备受冲击的实体零售,正在新需求的倒逼下不断调整。近期,合肥市蜀山区4280家餐饮服务单位同步启动“文明餐桌·公勺公筷”行动,在门店设置提示牌和宣传语、配备公勺公筷,有条件的餐厅还为客人提供分餐分食制服务。“上菜后,服务员会提醒客人菜品上放置了公筷公勺,餐厅厨房也专门设计了每人每份的菜品。”安港徽苑酒店相关负责人说,“分餐是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既然顾客们有这样的需求,我们当然会大力倡导推广。”
除了贴心服务,消费者也追求个性化体验,线下实体企业也纷纷根据消费者需求推出个性化的营销和服务。3月27日晚,合肥市万象城商场里,正在进行了一场“吃货”直播,刺身、蛋糕、奶茶……主播一边大快朵颐,分享美食和心得,一边在直播间里发送各家店的折扣券、代金券等。而这样的直播,在过去的1个多月内,不少商场都进行了尝试。借助网络,用无接触购物方式,实体零售企业与消费者实现了“亲密接触”。
万象城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商场已经复工,餐饮也恢复堂食,客流逐渐回暖。这场直播观看人数超过20万人,最高在线观看人数超过1.5万人,所有单品上线秒罄,线上线下融合,希望能够加速商场的“活力复苏”,“顾客的消费方式正悄然发生变化,商场、购物中心也需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
“疫情之下,消费场景加速向线上转移,门店到家业务、数字化零售迎来发展新机遇。”崔丽丽认为,线下实体店须跟上市场需求变化,要多关注“后疫情时代”消费行为的变化、消费者心理的变化和消费者信心的提振,让不同消费者都能获得真正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责任编辑: 郭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