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一阵“风”还是新“风口”
直播已经发展成为电商在新时代的新产业,直播带货呈现出极强的爆发性,正在创造一个千亿级的新市场。疫情期间,受影响的零售业,不得不转换思维自救,在直播带货中寻求机遇。直播带货再度升温,可谓顺势而成。
直播,带的不只是“货”
一个多亿销售额,4000多万人观看,锤子手机创始人罗永浩在4月1日晚的直播带货“处女秀”斩获颇丰。同一天,“宇宙首单”在“淘宝直播带货一姐”薇娅的直播间成交,4000万元运载火箭发射服务几秒之内宣布售罄。
伴随“OMG”“买它买它买它”的魔性语录,直播带货呈现出极为炫目的爆发性。据调研测算,2019年直播电商成交总额超3000亿元,未来有望冲击万亿体量。疫情期间,直播带货更是势如破竹、一枝独秀,越来越多的餐饮店、商超、品牌商开启“云逛街”,直播一度成为很多滞销物品的“救命良药”。更有直播卖房、VR售车等一系列“神奇操作”,不断刷新人们对于“带货”的认知和想象。直播,俨然已经成为电商标配和最强带货“神器”。
直播带货为什么这么火?除了主播个人效应和品牌折扣诱惑催化外,线上替代线下所带来的即时性、互动性以及社交化的消费场景,缩短了商品抵达用户的心理距离,带来了更便利、更新鲜、更快捷的消费体验,从而有效提高了商品转化率,本质上是一种“注意力经济”或“体验经济”的延伸。显然,直播的特有功能,正在颠覆人们对于零售的既有印象,尤其是直播模式带来的市场下沉,是一个几乎双赢的思路探索。当然,商品质量和诚实守信,无论是对于传统零售还是电商平台,都是决定其能走多远的“最短的那块木板”。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叠加新一轮消费升级风口,“直播+”无疑将会撬动更为巨大的市场,甚至会激发消费产业的重新洗牌和业态重构。可以预见,一个更加智慧、有趣、透明的商业世界正在拉开帷幕。这种趋势,在政府层面也得到佐证。近日,由国家多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强调,鼓励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消费模式发展、加快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等。一言以蔽之,直播带货,或许仅仅是这场深刻变革的开始。依托世界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以及十四亿人口基数的市场空间,直播能够引领黄金赌城娱乐经济到达的未来,或许比想象中还要广阔。
带货不能“带祸”
毫无疑问,直播带货已经成为各大电商平台最炙手可热的营销方式。尤其是疫情期间,“宅经济”给直播带货再添一把火。除了各路职业主播,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包括商场导购、企业高管、农户等等,也纷纷化身主播,为拉动消费各显其能。但快速发展之下,直播带货中的“翻车”事件屡有发生,给消费者带来不少困扰。
价格优惠绝对是直播带货的一大利器。一些职业主播与供应商谈判,拿下“全网最低价”;卖家直接从“田间”“地头”发货,“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让消费者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价格。价格是优惠了,但质量和服务还有隐忧。有的主播在推荐某产品时夸大其词,产品与宣传严重不符;有的所谓爆款单品存在质量问题,有些甚至是“三无产品”;有的平台直播数据造假,误导消费者;还有的平台直播一卖了之,售后没有保障。前有李佳琦的“不粘锅”变成“不!粘锅”,把阳澄湖“洗澡蟹”说成阳澄湖大闸蟹,现有罗永浩直播推荐的品牌中存在负面消息。比如,信良记小龙虾曾因发布虚假广告被处罚,欧莱雅品牌也曾因对商品解释不明确被罚款。这些“翻车”事件,直接从“带货”变成“带祸”,透支了消费者的信任,影响了直播带货的整体口碑。
直播带货,其本质是口碑经济,优质的产品质量和服务始终是其生命。直播带货越是走俏,越要加以规范与引导。从平台方角度来看,既要加强自我管理,也要对平台内商家与主播行为进行规范。通过完善评价机制,对失信的商家和主播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取消其直播带货资格。同时,引导主播增强专业知识,精心挑选商品,为粉丝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从消费者角度来说,要对自身消费行为负起责任、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跟风消费,一旦购物遇到问题,及时向监管部门反映,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快直播带货监管建设力度,建立健全直播带货诚信评价机制,提高违法成本,加强巡查监管,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简单来说,要通过多方协同努力,促使直播带货持续健康、走得更远。
期待更多不带货的直播
“不带货的都不是好主播。”随着李佳琦、薇娅等主播的蹿红,“直播=带货”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这背后,有流量变现的商业冲动,有基于情感的粉丝营销,也有符号消费的身份认同。但是,直播所能承载的内容难道仅仅只是带货吗?直播的终极意义难道只是将社交互动转换为货币吗?
答案显然不是。我们看到,黄金赌城娱乐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在线讲解法考知识要点,短短几日,仅仅发布5个视频,就收获了200多万粉丝;西安碑林博物馆讲解员白雪松,只在自家客厅用手机直播、用平板呈现文物照片,一场直播观看量达30多万,点赞数超过340万;百度百科启动直播项目《行走的文明》,第一期西班牙文森之家上线的1个小时直播中,就带来了4倍于诺坎普球场的单日客流量,40余万人在线“硬核云游”……在娱乐猎奇和剁手欲望之外,我们还有对信息的渴求、对知识的渴望。直播这个载体,可以注入电商基因完成带货任务,可以只图一夜爆红打造网红秀场,也可以将信息和知识传递给有需要的用户。
网络直播,是一种在场的表演,也是一种在场的陪伴。疫情期间,从全国网友在线“监工”,看火神山医院建设实时直播,到淘宝直播带着用户前往久违的秀水街、3.3大厦、朝阳大悦城、合生汇、国贸商城等12家商场“云逛街”,再到百度APP举办“英雄武汉,依然花开”直播活动,3000万人次“云赏樱”……这些不带货的直播间,为用户营造了一种群体感、陪伴感,疏解了情绪、安慰了心灵。可以预见,直播从娱乐化、流量化、功能化向内容化演变是一个趋势,这个内容与知识有关,更与价值有关。这种直播形态的变化,给行业带来的应该是更多想象的空间,给社会带来的应该是更多积极的影响。
所谓“万物皆可播”,直播的内容远远不止带货,能够在直播中引发用户兴趣的也远远不止“OMG,买TA”。我们期待更多不带货的直播间,这些直播间里有内涵、有质感,更有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社交初衷。毕竟,基于信任和交互的直播带货,偶尔甚至是经常性地会“翻车”呀!
(责任编辑: 郭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