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清明上河图》里的中药铺

2020年04月10日 10:24    来源:新华日报    郑学富

  生活在北宋末年的画家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生动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汴梁的风土人情,街市内店铺星罗棋布,各类招幌林立,商贾云集,人流如织,叫卖声此起彼伏。在鳞次栉比的屋宇和摩肩接踵的人流中,有几处中药铺明显可见。北宋末年的药铺既看病又卖药,也称为“安济坊”或“病院”。

  在街市的最西面,有一处坐北朝南、面积较大的门面,大门上方悬挂一匾额,上书“赵太丞家”四个大字。太丞即太医丞,宋朝为太医局所属主管医药的官员,为从七品。可见这家药铺为赵姓医官所办,既是皇姓,又有官方背景,所以所处位置非常优越。大门左右两侧立有高大招牌,西面上写“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东面上写“大理中丸医肠胃冷”。集香丸和大理中丸均为中医方剂名,出自《御药院方》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集香丸具有消秋滞之功效,主治伤生冷硬物不消。大理中丸可用于脾虚胸膈痞闷,心腹撮痛,不思饮食。门西还有两块招牌字迹不清,其中有“五劳七伤”等字样,另一个似看妇儿病不计利之类的宣传语。中医学上五劳指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劳损;七伤指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从这些广告语可以看出赵太丞擅长内科、儿科,而且杏林春暖,医德高尚。室内里面摆有柜台和药柜,前面设有座椅,上坐一位中年妇女,怀抱小儿,旁有一人站立。妇女前面站立着一位长者,正俯身看视,在为小儿诊治,看来此人便是主治大夫赵太丞。

  在“赵太丞家”东面不远的十字路口处,又有一家大型药铺,门前高高地竖着一个招牌,上面书写:“刘家上色沉檀楝(栋)香”,“铺”字被一独轮车所挡,大门上方横匾额上也有一行字,但是不甚清晰,“沉檀、丸散、香铺”几个字依稀可辨。从门前车水马龙、人群熙熙攘攘的情形看,此店应为一个规模很大的香药铺,以大宗批发为主,兼营零售,生意十分兴隆。宋代医方推崇“香药”,比如《局方》“治一切气”方常以香药为主,如丁香、檀香、麝香、乳香、沉香等,各种《香谱》记载香药多达百余种。《东京梦华录》卷二“宣德楼前省府宫宇”载:“御廊西即鹿家包子,余皆羹店、分茶、酒店、香药铺、居民。”卷三“相国寺内万姓交易”载:“殿后资圣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及诸路散任官员土物香药之类。”

  刘家香药铺北面的东西大街上有一处门面,门前立有一块大招牌,上书“杨家应诊”四个字。由此可推断,此处是一位姓杨的大夫开的诊所。门前一人站立,似乎在迎接招呼前来就诊之人,服务之热情可见一斑。还有两人在大门外“热聊”,还像是大夫在送一位刚刚在此就医的病人,反复交代服药剂量和方法,病人有些依依不舍。右侧一位老者牵引着一个孩童正在去药铺就诊。前方一辆马车拉着一位病愈者急着赶路回家。画面生动形象,生活气息浓郁。

  北宋时期,国家专门成立负责药品制造和经营的官方机构,即熟药所,又称“卖药所”,从药材收购、检验、管理到监督中成药的制作,都有专人负责。政和四年(1114年),根据尚书省的建议,熟药所改名为医药惠民局,主要制造出售丸、散、膏、丹等中成药和药酒,这些药物服用简便、携带方便、易于保存,很受医生和病人欢迎。北宋京城的民间诊所也遍布大街小巷,《清明上河图》中还有很多涉及中药经营的画面,如一些酒店里兼售香药,大街上摆摊设点叫卖膏药等。《东京梦华录》卷三“马行街北医铺”一节中写道:“马行北去,乃小货行时楼,大骨传药铺,直抵正系旧封丘门,两行金紫医官药铺,如杜金钩家,曹家独胜元,山水李家口齿咽喉药,石鱼儿班防御,银孩儿栢郎中家医小儿,大鞋任家产科,其余香药铺席,官员宅舍,不欲遍记。”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清明上河图》里的中药铺

2020-04-10 10:24 来源:新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