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舞跃海南:“网红”农民吴清河的非遗传承路
“‘元帅’,往前走”
“‘土地爷’,你脚步要快一点……”
近日,在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昌儒村村口的大树下,一群扮演不同角色的孩子们,正在65岁的村民吴清河指导下,排练海南麒麟舞。
麒麟舞,并非海南独有,在广东、河南、河北等地都广为流传,传入海南后,麒麟舞数百年间,在海口羊山地区世代流传,并不断融入本土文化,形成了独具海南地域特色,烘托气氛、渲染情境的庆典性舞蹈,成为当地春节、公期等,盛大庆典、宗祠祭祀中的文化演出活动。2009年,麒麟舞被列入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南麒麟舞的传承人,吴清河经历过它的落寞,见证了它的回归,更期盼它能不断传承下去。
从口口相传到列入非遗名录
麒麟是黄金赌城娱乐民间传说中的神兽,是太平、吉祥的象征。麒麟舞传入海南后,便在海口羊山地区落地生根,一度兴盛。
“麒麟铃铃,麒麟来,麒麟送子天门天,天门天……”与其他省份不同,海南麒麟舞舞队由7人组成,讲述“元帅”奉命,带“家院”和4名“天兵”来到尘世,由“土地爷”引导给人们送麒麟、送祝福,在一旁伴奏的乐师是海南八音弹奏组合。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南麒麟舞传承人吴清河说,在鼎盛时期,许多地区都有麒麟舞舞队,仅他所在的昌儒村就有三支,麒麟舞的唱词从小便印刻在他的心中。后来,随着表演区域不断缩小、传承后继乏人,麒麟舞逐渐淡出了当地舞台,仅依靠人们的口口相传维系。不过,那些耳熟能详的麒麟舞唱词、唱腔如同一颗种子深藏在吴清河心中。
上世纪80年代初,琼山县文化站有关专家来到昌儒村搜集民间资料。“专家根据老人们的口述,将麒麟舞的唱词、唱腔记录下来。”吴清河说,这是海南麒麟舞首次以文字的形式被记录下来。
“你看,这就是当年流传的麒麟舞唱词手抄本。”吴清河边说边向记者展示了一本纸张泛黄却保存完好的手抄本。他们还根据专家的建议,改用海南话来念白,以便让更多本地观众能听懂他们的唱词。
据吴清河回忆,当时,他们村组建了麒麟舞表演队,经常外出参加演出。然而好景不长,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这支队伍于1985年左右就解散了。“我和村里一位老人,一起出钱将当时演出的服装和道具保留下来。”吴清河说。
后来,这些旧物件默默待在吴清河家中一个角落里,见证了他娶妻生子的过程。他说,“麒麟寓意美好,能给人带来祥和与平安。”
日子年复一年地过去,吴清河家中珍藏的老物件终于又能重获生机。2006年,海口市群众艺术馆非遗普查调研人员来到昌儒村。吴清河将保存多年的麒麟舞演出服装和道具拿了出来,“群艺馆专家希望我们能重新演绎并将麒麟舞传承下去。”昌儒村许多五六十岁的村民纷纷加入传承队伍中,重新排练演绎麒麟舞。专家也帮忙研究设计演出服装道具。2009年,麒麟舞被列入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每逢节假日,吴清河便坐在村口的大树下,指导村里的孩子排练麒麟舞。以老带新的方式,让麒麟舞舞队不断发展壮大。年轻的舞队成员频繁外出表演,参加海口万春会等活动,海南麒麟舞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
执着坚守的“宝藏老男孩”
海南麒麟舞非遗传承人,曾经的贫困户,现在的“网红”农民,开微店做直播卖荔枝,上过央视《新闻联播》节目……已过花甲之年的吴清河身上有很多“标签”,被称为“宝藏老男孩”。
“我就是个农民,我们家一共8口人,以前负担重,日子过得不容易。”吴清河说,他们家直到2016年才脱贫。现在的扶贫政策、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他也越来越有动力去传承海南麒麟舞。
“许多人都有一个‘心头好’。我从小就喜欢麒麟舞。”吴清河说,以前,他的妻子对此很不理解,觉得他喜欢麒麟舞是“不务正业”。“如果离开麒麟舞,我就会不开心。”能出门表演,让更多人知道海南麒麟舞,吴清河会很高兴。当麒麟舞默默无闻鲜为人知时,吴清河在干农活时唱一唱麒麟舞的唱词也能缓解疲劳、自得其乐。
从一开始单纯的喜欢,到后来的执着坚守,吴清河认为麒麟舞是祖辈们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将它继续舞起来传下去。“现在,各界对海南麒麟舞的传承都给予了支持,我们村被列为传承村,还设立了传习所,这说明海南麒麟舞是有价值的。”吴清河骄傲地说。
和许多非遗技艺和项目一样,海南麒麟舞也面临着传承乏力的问题。为了让麒麟舞得到更好地传承,海口在昌儒村建立了传习基地,通过传承人的技艺传授,已培养出多名男女少年麒麟舞队员。近年来,吴清河带队在海口万春会等活动上表演海南麒麟舞,台下观众的欢呼声和掌声,让他觉得自己多年的坚守是值得的。“我希望后辈们提到麒麟舞时,知道我曾为麒麟舞的传承做过一点小事。”吴清河说。
在父亲吴清河的影响下,今年17岁的吴淑富登台表演麒麟舞已有5年。“小时候,在村里看父亲他们排练演出,觉得很好玩。后来,我对麒麟舞的兴趣越来越浓,就登台演出了。”吴淑富说。不过,他目前在外上学,平时练习麒麟舞的时间少了,有些唱词已经生疏。
“我想帮父亲把麒麟舞传下去,但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到,因为我还有一个当兵的梦想。”吴淑富说。
“村里参与麒麟舞演出的孩子们平时要上学,只有等他们放假时才有时间练习或演出。”对此,吴清河颇感无奈。
吴清河说,“如今,许多海南孩子越来越不会讲海南话。有时戴着面具演出也影响了孩子们演唱。后来,我们将麒麟舞的唱词、唱腔录成光盘。在有些表演中,孩子们就在音乐伴奏下跳舞,不用演唱。”不过,在平时的教学中,吴清河还是会认真指导孩子们演唱麒麟舞唱词。
在传承麒麟舞这条道路上,吴清河遇到了很多困难,也得到了很多支持。对于未来,他充满信心,“麒麟舞唱词手抄本目前都保存完好。我相信学过麒麟舞的青少年只要想传承,就能做得到。”
非遗活态化,更有生命力
吴清河多年的付出与坚持也获得了海口市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从我们开办麒麟舞培训班以来,吴清河就在周末、下午放学时指导孩子们学习,他对麒麟舞的传承充满了热情。”海口市非遗中心办公室主任符律雄说,吴清河兢兢业业地将麒麟舞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孩子们,对麒麟舞的传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非遗活态化,才有生命力。“麒麟舞要向人们展示出来,进行活态化,才有意义。”符律雄说,近年来,在世界文化遗产日、海口万春会等节日和活动上,有关部门都会组织麒麟舞的演出,让麒麟舞向世人展示它的独特魅力。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麒麟舞,海口市群众艺术馆在培训过程中侧重提升青少年的相关技艺,让他们对麒麟舞及其相关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更多青少年愿意加入传承队伍中。此外,还组织专家在保持传统演出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舞步等。
“现在,短视频十分火爆,我们也正在研究如何让麒麟舞等非遗项目通过这些新渠道传播得更广,让更多人爱上非遗文化。”符律雄说。
(责任编辑: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