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全面探索“非遗”扶贫模式
提起重庆,人们最先想到抖音上的“网红城市”,重庆也因此成为近年来全国游客数量增长最快的旅游城市之一。但另一面,山地占76%而得名的“山城”由于交通不便,还有很多深度贫困乡镇等待脱贫。
“乡村振兴其实要做精细的工作,文化振兴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重庆文化旅游委选择“非遗”作为重要抓手。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文化旅游委主任刘旗认为,“非遗”中很多传统技艺联系着千家万户、遍布城镇村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
“我们做了很多调研,出去打工的人是愿意回来的,针对妇女、儿童和残疾人,‘非遗’的传承是可以用来做很多文创产品,比如绣鞋垫、刺绣等,可以扶持龙头企业,财政拿钱去办培训班。目前我们就专门针对贫困户进行培训,把一些外出打工的妇女都吸引回来了。”
“扶贫要扶智,首先要教他有文化,有了文化才会有上进精神,我们非遗项目至少还可以解决一部分贫困人口,特别是残疾人、老人和妇女做一些手工,非常受市场欢迎,甚至彭水县的苗绣等产品有可能入选外交礼品,市场潜力非常大。”刘旗说。
在重庆文化旅游委的引导下,许多传统工艺企业、作坊、合作社主动招收当地贫困劳动力就业,帮助贫困家庭脱贫增收,实现“精准扶贫、技艺传承”双促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重庆在全面探索“非遗+扶贫”新模式的道路上,遴选夏布、刺绣、编织、木雕等12个产业化程度高、市场前景广的项目,对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的留守妇女、贫困户、残障人士等进行22期培训,共培训学员1100多人,建立18个非遗扶贫工坊,有效解决630多人居家就业。在实现精准扶贫的同时,更引发出“涟漪”效应。
刘旗表示,文创产品特别是手工非遗产品市场潜力很大,它不像农副产品,产量大可能会供大于求,就出现卖不出去或卖不上好价钱的问题。“这些不是机器生产的,都是纯手工、限量版的,每一件产品都有自己的独特性,理论上都是绝版。”刘旗骄傲地说。
记者了解到,在“非遗”传承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资金和政策支持。为此,刘旗也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将非遗技艺扶贫,纳入国家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重点支持,建立项目库,推动其落地见效;同时,建立非遗技艺扶贫金融服务体系,实施缓、减、免财税优惠措施,完善多元化融资渠道,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重点非遗项目企业,促其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尽快做大做强。
目前,重庆正在着力打造重庆国际非遗城,建设集非遗产品、非遗衍生品、非遗文创产品的展示、体验、销售及文旅融合新地标。“随着文旅融合纵深推进,非遗产品及衍生品(文创产品)的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大,其未来可期。”刘旗说。
(责任编辑: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