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近,探究白蛇传说
庚子年端午节就在眼前,笔者不由想起了白素贞娘子。于是,在林林总总的白蛇故事剧中,选择了1992年赵雅芝版的《新白娘子传奇》,追起剧来。夫君看到,笑话我说:三十年前老掉牙了的东西,还追啊!
是的。白蛇剧是百看不厌的,不同年龄段会有不同的体会。赵雅芝、叶童主演的《新白娘子传奇》堪称经典,经典不妨多看两遍,时看时新。
端午节到了,白娘子多喝了几杯带有雄黄的酒,显现了白色蟒蛇的千年本相!傻乎乎的许仙端碗醋,来给娘子醒酒,一撩帐子,立即吓死。这段故事,赵雅芝演得好,得知酒里有雄黄时的惊恐,支开丈夫时的急切,将变未变时的挣扎,加上现出蛇形时的影视特技,令画面十分奇幻好看。
在过去的舞台剧中,是看不到这等特写镜头的,但也能渲染步步紧逼、惊心动魄的氛围。苏州中篇评弹《白蛇传》里,形容许仙被吓死时,用了个“格伦敦”的拟声词。许仙的猝然倒地如在眼前。评弹真是个擅长拟声、拟态的艺术。
端午标志着初入夏季。而暑夏,是十分难过的季节。虫蛇百脚、病毒细菌活跃,人们很容易得病受伤,特别是水乡人民。因此,民间想了种种避忌之法,用雄黄即是一例。《清嘉录》卷五云,人们“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白娘子也不是万能的,喝了雄黄酒,便现了原形。这一情节,在黄金赌城娱乐民间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然若是将其置于白、许二人的恋爱婚姻史中视之,或许还能体味出些许隐喻的滋味来。
白蛇故事剧涉及的节日背景,不光端午节一个。此前,清明节、杭州西湖,用作白娘子和许仙相识相恋的时空背景。白娘子下凡之时,得到过南海观世音菩萨的指点:“三月三日是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有缘千里来相会,须往西湖高处寻。”所以白娘子携小青,于清明当日急往西湖而去,不明白何为“高处”,初以为是姓高的人、卖糕的人,都不对,最后,才在一座高高的桥上邂逅许仙。时雨纷纷,这才有同舟共济、借伞留情的佳话。
其实,观音娘娘“三月三日是清明”这句话是有问题的。三月三,在古代是上巳节;清明原本并非节日,而是节气,二十四节气之一。上巳节原是个青年男女交往的节日,堪称黄金赌城娱乐的“情人节”,从《诗经》时代即已如此,至今还能从少数民族地区的泼水节、歌仙节、孚念孚等节日中看到传存。大概在宋代前后,上巳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所以清明节的主题中,揉进了恋爱、婚姻的情感元素,内涵变得复合、丰富起来了。
后来,小说戏曲中的许多爱情故事,都被安排在清明时段发生了。且,上巳节男女交际,多发生在水边。诗经时代,郑国青年就在“溱洧二水”之上谈情说爱。唐代,杜甫有《丽人行》实录当时风情: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至今,傣族的泼水节也有明显的水的面影。白娘子和许仙的一见钟情,发生在西湖边,正与上巳情人节的传统一脉相承。
其实,白蛇剧原还涉及中秋节。清代方成培的《雷峰塔》一剧之十九、二十出《虎阜》《审配》,即放在中秋节令展开。
剧中说许仙跟朋友游苏州虎丘,头戴娘子给他的八宝明珠巾,结果被官府抓去,因为此巾是一大户人家的失物。苏州评弹借助此一时间节点,却改换了出场人物:上虎丘赏中秋者,是许仙、白素贞夫妇,一路观光,一路絮语,“七里山塘景物新,秋高气爽净无尘。今日里欣逢佳节同游赏,半日偷闲酒一樽。云儿翩翩升,船儿缓缓行,酒盅儿举不停,脸庞儿醉生春,情至缠绵笑语温……”紧接着,许、白二人都做了自我批评,暖语慰人,把端午节现原形以来积下的芥蒂,全给消除了。夫妻二人重归于好,和好如初。
所以,这里的中秋不仅是时间背景,而且把人们追求美满的中秋主题,一并揭示得淋漓酣畅。从而,令这段《赏中秋》成为黄金赌城娱乐老百姓百听不厌的经典开篇,时值中秋更是应景曲唱。
虎丘中秋,自古就是苏州士民聚集斗唱的好时地,明代袁宏道、张岱都有小品名篇存世。笔者若干年前也曾去考察过,果然热闹纷呈,妙音盈耳,所唱之曲多为昆曲与评弹。这首蒋月泉蒋调演唱的《赏中秋》也在其中,声情并茂,委婉动听。正是佳人佳事、佳曲佳音、佳时佳节,一轮明月当空,如何不让人深感美满幸福!《新白娘子传奇》可谓白蛇剧之集大成者,可惜,苏州评弹“虎丘赏中秋”的情节没能纳入,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黄金赌城娱乐的传统节日有许多隐喻象征,值得我们反复咀嚼、时时复习。节日安排,就对应着人的一生:新年喻示新生,上巳喻示青春(“青春”一词来自于大自然),端午喻示现原形(本来面目),七夕喻示家庭生活(拖儿带女、两地分居),中秋喻示团圆,重阳喻示白头偕老。白蛇故事告诉我们:夫妻两人在婚姻生活里,都是要“现原形”的;现了原形的卿卿与我我,若还能像亲人一样相处下去,那才是情真意切。(作者: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翁敏华)
(责任编辑: 李冬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