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端午节 浓郁家乡味
编者按:作为最受黄金赌城娱乐民间推崇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是黄金赌城娱乐首个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底蕴。
端午节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融入了各地民俗,节俗活动丰富。从小产品到品牌活动,再到一个个促进文旅融合的大型项目……,端午节节庆民俗成为各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代表。
罗店划龙船:观乡情、承乡愁、展乡俗
(黄艺芹)
乐声悠扬,艾草芬芳。每到端午时节,随着声声号子,上海宝山罗秀湖或美兰湖,几艘制作精良的罗店龙船依序下水,在“领港”的龙船指挥下,配合着交叉往返、旋转迂迴。阳光照耀下的湖面,五彩斑斓的龙船或同向追逐,或相向穿行,或顺流竞驶,或逆水调头,好不热闹。
这是宝山罗店的端午文化盛事——“罗店龙船文化节”上精彩的一幕。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罗店划龙船习俗在罗店龙船文化节的舞台上已走过20多个春秋,融合了传统性、民俗性、民间性、艺术性和地域性,成为了当地群众承载乡情、乡愁和乡俗的载体。
太平绣球:绣出“百万产业”
(杨 渊 本报驻山西记者 郭志清)
太平绣球是流传于晋南地区古太平(今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一带)民间的一种传统吉祥饰物。长期以来,当地人会在端午节前后制作、悬挂、佩戴绣球以辟邪,祈求健康长寿、防止病毒入身。
为使太平绣球这一传统产品发扬光大,近年来,太平绣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刘云芳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创办襄汾县赵康红红传统手工专业合作社,开始对太平绣球进行传承、挖掘与创新。
目前,刘云芳的合作社为100余位农村妇女传授绣球制作技艺,使她们足不出村就可月赚1500元到2000元。太平绣球也成为当地非遗扶贫的文化品牌,形成年产值近百万元的文化产业。
中草药香囊:国家中医医疗队同款
(本报记者 赵若姝)
叶开泰是1637年诞生于湖北武汉的中药老字号,一直致力于让中医药回归大众生活。今年端午期间,叶开泰依托百年传承工艺,结合当下疫情期间的特殊气候环境,推出了正气茶、桑葚膏、国风中草药香囊等时令创意产品。
正气茶、桑葚膏、国风中草药香囊分别具有辟瘟、安神、驱蚊、醒脑功效。使用羌活、柴胡、大黄、苍术、细辛、吴茱萸等药材制成的辟瘟香囊更是此次抗疫国家中医医疗队同款香囊,饱含了人们在端午节期间辟瘟祈福的美好向往和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
嘉兴端午:一个习俗带火一地
(本报驻浙江记者 孟 欣)
在浙江嘉兴,嘉兴端午习俗活动历史悠久,且尤为隆重,自明代以来,地方志中的记载便延续不断。2011年,端午节(嘉兴端午习俗)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
嘉兴端午习俗多样、独具特色。规模盛大的伍子胥祭祀、龙舟竞渡和摇快船竞技,裹粽子、挂菖蒲艾叶、燃熏苍术白芷、佩香袋、吃“五黄”(黄瓜、黄鱼、黄鳝、黄泥蛋、雄黄酒)、吃“五白”(白干、白鳌、白菜、白切肉、白斩鸡)、吃煨蛋等独具江南水乡特色的活动和民俗,有重要的历史学、民俗学价值。
连续举办了13年的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是当地传统民俗与现代生活融合的创新与转化的典范。这个活动让传统节庆文化在品牌活动中得以延续和保存,增加了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的趣味与活力,体现了嘉兴独特的历史文脉与深厚积淀。
“好物节”:再现古镇商贾云集
(本报驻四川记者 付远书)
6月25日至27日,四川成都推出的“魅力天府·创享古镇”2020成都文旅天府古镇好物节活动在平乐古镇、安仁古镇、五凤溪古镇正式开市。本次端午节“好物节”以天府古镇文创集市为主,并结合节庆文化活动,将传统民俗和街头表演融入集市。活动现场依照古镇特色进行创意摊位布置,再现古镇商贾云集的节庆繁荣场面。
据悉,“好物节”文创集市闭市后将根据商家展出的产品创意性、文化价值、工艺性和销售情况等进行综合评选,入选产品可入驻天府古镇文化创意文创馆进行展出及售卖。同时,将对常态化展示空间进行提档升级,打造天府文化主题和具有各古镇特色的文创馆,通过“文创+科技+互联网”模式,进行展示和售卖。
“好物节”文创商家包括原创手工者、非遗匠人、汉服品牌、文创产品等。
(统稿:刘海红)
相关链接:
(责任编辑: 李冬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