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热”背后的冷思考
如今,“斜杠青年”几乎成为多面手、多职业、跨界青年群体的代名词。
“斜杠青年”的出现,不仅标榜了新时代的职业观,即跳出保守不变的工作框架,在更多岗位和空间中开辟新的职业选择,更是社会宽容度的提升、个体活力的彰显。
但真正要成为受到社会认可的“斜杠青年”,并不容易。
多元职业身份的背后还有许多需要审慎考虑的问题。比如,不同角色的共存和转换,势必要求个体投入更多时间、精力;既然选择了主副并存的职业路径,就必须在“角色丛林”中拥有更强的驾驭力与生存力。
社会学家戈夫曼曾指出,角色管理的基础是个体对前台与后台的区分。在前台,我们要努力按社会角色的脚本完成既定表演,而后台恰恰可以成为自我休憩、调适、缓冲的区域。“斜杠青年”的前台充满了多元才华的外溢,后台却有着看不见的艰辛和奔忙。
“斜杠”下的生存模式,某种程度上正是通过牺牲后台的时间、空间和资本,来扩展前台疆域的。这有点像能量守恒。一个人但凡多一个舞台,就需要多一份“前台”的挂虑,也会失掉一份“后台”的轻松。因此,在自我协调能力尚不足以支撑“斜杠”的光环时,还是先不要轻易地为自己贴上“斜杠青年”的标签。
如何成为名副其实的“斜杠青年”?“多向分化潜能者”理论或可提供参考。
研究认为,“多向分化潜能者”通常具备三大能力,跨界整合能力、快速学习能力与较强的适应能力。“多向分化潜能者”能够在交叉的兴趣地带捕捉和创造新的灵感,同时对新技术上手速度极快。加上其对周遭场景的变化适应力强,能够在不同角色之间自然切换。
个体的能力和特质差异,决定了“斜杠青年”的有限性和难模仿性。当下“斜杠青年”话语的兴盛,更多来自社会和媒体的标签化建构。社会能做的,唯有理性引导与克制宣传,切勿把“斜杠”的生存方式神话化。
而青年人能做的,恐怕还是重新思考“认识自己”这样的元问题,以审慎独立的姿态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唯如是,当代青年才会活出真我的精彩,才能达到自我认同的圆满。
(摘自《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 郭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