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香港艺术品春拍交卷,隔空直播举槌利弊凸显
因疫情影响被一拖再拖的香港艺术品春拍终于收官。经过一周的鏖战,苏富比、佳士得等艺术品拍卖行交出了答卷。这次史无前例的春拍,众多藏家因为受出行限制无法前往拍场,现场举牌的热闹气氛转到视频直播、电话竞拍中。“无接触”的拍卖方式无碍常玉等现当代艺术家市场继续火热,然而古代、近代等鉴定门槛更高的艺术品则出师不利,凸显了隔空直播举槌的利弊。
火!现当代艺术新纪录不断
“常玉《绿色背景四裸女》,起拍价1.6亿港元……”在香港苏富比春拍“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专场,数万人同步观看直播,藏家隔空展开激烈的争夺,《绿色背景四裸女》在12分钟里经历20余口加价,最终落槌于一名电话委托藏家,加佣金2.583亿港元成交,为常玉作品拍卖第二高价,仅次于去年以3亿港元成交的《五裸女》,也成为本季香港春拍最贵拍品。
在本季香港春拍中,常玉作品延续了传奇,牢牢占据艺术品拍卖市场之巅。其另一件作品《青花盆中盛开的菊花》,本季以1.91亿港元成交,是常玉作品拍卖的第四高价,也是常玉花卉题材的最高价,与15年前相比价格上涨了24倍,足见顶尖艺术品价值坚挺。
此外,现当代艺术板块还有几位熟悉的面孔,争相创造新拍卖纪录。在世最贵的艺术家大卫·霍克尼《三十朵向日葵》首登亚洲拍场,以7800万港元起拍,1.14827亿港元成交,创造了在亚洲的最高价纪录,同时位居西方艺术品亚洲拍卖成交金额第二位。朱德群《自然颂》刷新了艺术家拍卖纪录,首次将朱德群价格带入亿元殿堂。赵无极依旧稳健发挥,其作品稳居亿元拍品阵列。
“香港拍卖如火如荼,从目前的情况看,艺术品市场并未像之前人们担心的那样会受到疫情的重创,相反表现出足够的承压性。”在艺创始人谢晓冬撰文分析,在全球经济不确定的时刻,艺术品市场尤其是高端艺术品再次凸显了资产投资属性和避险属性。新技术如网络竞投和视频直播更加深度地得以应用,虽然在千里之外,但人们依然可以便利地参与交易。
此次春拍,佳士得率先尝试现当代艺术品的全球四地“同步拍”,香港、巴黎、伦敦、纽约四大主场接力,吸引了全球藏家的目光,被誉为“拍卖界的世界杯”。佳士得亚太区总裁庞智锋透露,此次拍卖网上登记人次激增47%,超过十万人次网上收看晚间拍卖直播。其香港拍场的拍品数量虽然不多,但每一件都是时下最抢手的“尖货”,10件拍品仅流拍1件。多位观察人士认为,在多重不利因素冲击下,本季现当代艺术品拍卖的成绩可圈可点,展示出艺术市场的信心。
冷!古代近代艺术重磅拍品流拍
与现当代艺术品拍场的热度相比,古代、近代艺术品拍场的表现有些“死气沉沉”。7月11日下午,香港苏富比举行黄金赌城娱乐艺术珍品专拍,尽管已经对拍品规模进行了压缩,当天的拍卖结果仍让人有些“心凉”——其中三件乾隆玉玺,一件流拍,一件撤拍,还有一件未能达到估价。
同样遗憾的情况出现在佳士得香港本季最贵黄金赌城娱乐书画拍品上,罗振玉旧藏董其昌《五岳图》和张大千《东湖瑞翠》因不及底价而流拍。在古代书画专场,王翚《江山无尽图》是唯一一件过千万元成交的拍品。
作为传统上顶级拍品聚集的板块,今年古董珍玩中备受瞩目的迦纳爵士旧藏清乾隆时期“玲珑夹层瓶”,以4500万港元起拍,6000万港元落槌,最终含佣金以7040万港元成交,成为领衔本季春拍的古董。不过,这件拍品与2018年一件类似的“玲珑尊”成交价格相比,只是后者价格的一半,以至于有藏家感慨“古代艺术品遇上了寒冬”。
“在文物古董拍卖前,藏家需要通过现场上手才能对拍品做出准确的判断。”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分析,本季春拍中藏家因为受出行限制,无法现场鉴别,这给古董拍卖带来了很大的难点,拍卖成绩较往年明显偏低。而现当代艺术品历史短,容易查询到可靠来源,即使不在现场观看也能竞拍,这就造成了特殊时期市场板块的冷热不均。
香港春拍已尘埃落定,带给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新的启发。季涛认为,在全球疫情反复的当下,全球网络互动与现场举槌相结合已成为趋势,“这一点是值得内地拍卖行效仿的,未来网络拍卖会得到更多重视。”
(责任编辑: 李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