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古桥不是第一次被冲毁
皖南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皖南的桥深藏着皖南人诠释生活、生存和生命意义的密码
7月6日下午,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已有400余年历史的皖南第二大古桥乐成桥,在目击者一片惊骇尖叫声中殒身于不羁的山洪。
乐成桥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三溪镇三溪村。旌德县地处皖南山区,与著名旅游胜地黄山一脉相连。旌德是个山区小县,人口不过16万,但旌德设县较早,自唐代宝应二年(公元763年)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
旌德县的三溪镇,因境内有三条河流交汇而得名。“三溪”分别是徽水、麟溪和玉溪。据清嘉庆《旌德县志》介绍,三溪乐成桥,又称南河桥,始建于明嘉靖年间,重建于清康熙年间。此桥全长156米,宽6.20米,有11孔,桥面距河床高9米。桥孔净跨度尺度不一,中孔为11.50米。桥面两侧设有石质栏杆,石柱雕琢为荷花状,颇为精美。
历史上的乐成桥多灾多难。乐成桥的前身叫五梁桥,只有五个桥洞,桥头建有一座凉亭,有人又称通津桥,据说是当地江村人所建。然而,该桥建后不久就被洪水冲毁。到了明朝嘉靖二十二年,时任宁国府知府的罗汝芳再次倡建,历时八年乃成。明万历八年,古桥11孔又被洪水冲毁9孔。其后,旌德与泾县两地商人和知县多次组织修缮石桥,由于财力有限,修修补补数十年,直到清康熙三十一年,众人集资,邀能人巧匠,又经十年、费银数十万两而竣工。
这座古桥是传统徽州一府六县的第二大石拱桥,曾在皖南交通史上占有重要一席。皖南第一大石桥位于老徽州的歙县,是该县城横跨练江的太平桥。太平桥有16孔,长268米,在皖南古石桥中当之无愧地居于头牌。
自古皖南就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与庄园”之说。皖南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条条古道上的一条条河流,皖南人用智慧和血汗建起了一座座具有时代特色的桥梁。
皖南古桥星罗棋布,虽不如江西婺源八百年彩虹桥那样古老,也没有扬州五亭桥的亭榭楼阁那样奇巧,更没有以传说而闻名遐迩的杭州断桥那么令人神往,但在重峦叠嶂之中、潺潺溪水之上、参天的古树之下、黛瓦粉墙之旁,皖南古桥却透着它所独有的拙朴灵秀,自有其依溪蜿蜒、聚风藏气的存在情趣。
皖南的桥深藏着皖南人诠释生活、生存和生命意义的密码。皖南人素有“溪水穿村而流,子孙吃穿不愁”的风水理念,建桥和过桥是皖南人的生活方式。在当地方言中,“桥”与“轿”谐音,上桥就是上轿。当地人相信,桥能聚集、保护或兴发生气,关系到一族、一村的运势、文脉或财富。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以桥吟唱,不乏生活之乐,艺术之美——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环绕万户间。祠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轩。
皖南的桥大多有其寓意。位于皖南第一古村落查济的天申桥,桥长与宽均为10米,桥面呈正方形,但站在桥上观看,却发现此桥实为两桥,中间隔尺许。只因桥面连成一体,所以被当地人称为“双桥合璧”。该桥建于明代崇祯年间,桥名出自《诗经·假乐》“保右命之,自天申之,千禄百福,子孙千亿”。传说有兄弟俩,本想竞相尽孝母亲:为方便年迈小脚的母亲出行,各自出资在此建桥一座。后受母教诲,桥面连为一体,喻义是同理连枝。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修桥尽孝行善的观念。
而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休宁三益桥,则有史载曰:“三益桥”上游的田里、岭脚、石屋坑三村人都是一山之隔的朱子桑梓之邦,是婺源县人翻山越岭迁徙而来,婺源先祖筹资兴建此桥并为其取名“三益桥”,其初衷是劝诫远徙他乡的三村人,“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折不断”,希望他们精诚团结、安乐和美。既然此桥是三村人均能受益的,是谓“三益桥”。
皖南的桥是风景,皖南的桥是历史,皖南的桥更是皖南人、徽文化和皖南山水互动,构造的“诗意栖居”的体现。有人考证,在皖南古桥的桥名中,多含“源”字,比如,福源桥、广源桥、成源桥、富源桥、聚源桥等,次含“济”字,再有含“永”“寿”“秀”“万”“福”等字。这些桥名,或如一幅长联所表——水水山山处处长长久久,村村户户人人亲亲邻邻。
如何让皖南古桥永存青山绿水间,这将是处于决胜全面小康中的皖南人必须直面的课题。
(安徽师范大学教授 王习胜)
(责任编辑: 郭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