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艺人,让城市文化更多彩
喧嚣的街道,匆忙的行人,这往往是大都市留给人的第一印象。然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以街巷为舞台,以行人为观众,或为生计、或为兴趣、或为解压,快意拨弦、随性而歌、律动翩舞,不仅满足了自己,也为城市增添了一份人文情怀。
他们就是被称为城市里流动的精灵的街头艺人。近日,南昌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街头艺人激发城市活力,街头表演促进夜间经济”文化活动,组织文艺志愿者在夜间开展声乐、杂技等形式的表演,为英雄城街头增添了别样色彩。
街头艺人的产生不是偶然,而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延续。古今中外,街头艺术不仅满足大众娱乐的需求,也是人类艺术发展的源头之一,许多优秀的作品和艺术家都是从街头艺术中成长起来的。著名的文艺大师诸如马三立、侯宝林、徐玉兰等,早年都是从庙会、街头等与观众距离最近的舞台上崭露头角,然后再慢慢走向更大舞台。
远了不说,就看近些年西单女孩、旭日东升等的崛起就很说明问题,他们本都属于街头艺人之列,由于他们的演唱风格很受欢迎,积聚了大量人气,一举成名而登上了更大的舞台,他们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歌手。“高手在民间”,此话有一定的道理。
从“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到“直播点赞”“扫一扫打赏”,今天,随着生活方式的变迁,街头艺术的呈现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街头艺术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街头艺人,作为一种很接地气的、群众文艺活动的补充形式,点缀在城市生活的角落和边缘,轻松而浪漫、自由而多彩,不啻为一道迷人风景,应该支持和引导其发展与壮大。
一方面,街头艺术是城市品位和气质的代表之一,它比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更温润人心。城市的个性除了体现在建筑物,还体现在其声音上,一种方言、一声吆喝,都是一座城市的味道,而赋予地方特色的街头艺术则是城市个性神韵的重要部分。街头艺术的活力往往与表演现场的张力融合,其声腔唱段、场景效应等有着原始的野性与原创的美感。人们或驻足流连,或回首顾盼,城市在艺术的共情中温暖起来。
另一方面,文艺总是从泥土里开出花来的,街头亦是辽阔浩荡的“基层”。在高山大川、街头巷尾给文化生存的罅隙,总能换来壮美的新天。人都有艺术表达的本能,街头艺术能够给市民一个艺术表达的机会,它还能够给在校艺术生、艺术专业退休人员一个生存的空间。我们的文化自信、主旋律和正能量,不仅表达在严谨的大舞台,而且还展现在活泼的小天地。
此外,眼下夜经济正方兴未艾,不断向前发展。夜经济并不只是简单地吃吃喝喝,也不是逛大街,吃大排档,还应包括多元化的文化消费。试想,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人们逛累了之后来到街头艺人跟前,听听歌曲,看看表演,又何尝不是一种美的享受?再者,适度允许街头艺人表演,也是一种自谋职业的好渠道,可以增加城市居民就业机会。夜间文化娱乐活动有利于促进消费,更好满足市民个性化消费需求。
当然,对于街头艺人的演出活动也不能混乱无序,想演就演,让其野蛮生长,而必须纳入一种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一是要对街头艺人实行资格准入制度,不是啥样的人都可以成为街头艺人“一展歌喉”的,必须具备相当的演出水准才能登场。这方面,可以借鉴上海与成都等发达城市的经验。二是要划出专门的区域,场所尽量不要靠近居民区,毕竟演出活动在夜间很容易影响他人休息。
唱一首民谣,拉一段小调,描一笔人像,文化在街头,滋养在心间。相信在文化的充分氤氲之下,我们的城市不仅能生长出高楼大厦,还能滋养出更多有趣的灵魂、丰富的内心。
(责任编辑: 郭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