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走进图书馆 皆为同乡人

2020年07月23日 09:24    来源:南方日报    李文轩 黄楚璇 郭悦 实习生 孙羽嘉

  疫情期间,深圳图书馆闭馆了,但数字图书馆部的王艳却格外忙碌——

  从回复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上的读者疑问,到开设数字图书馆“健康专栏”和线上“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安全”公益课。因为“被需要”,在“不闭网”政策下,深圳图书馆并没有真的闭馆。

  “图书馆是一个非常小众的行业,只占文旅业从业人数的1%,却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王惠君说。

  而在读者吴桂春留给东莞图书馆的留言里,宏大的社会效益则化为直抒胸臆的感慨——“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

  图书馆好在哪里?

  好在城中心有胜地、吴桂春愿下笔;好在无论你来自哪里,走进图书馆的人,都会成为同乡人;好在它随着城市的发展,延伸着服务的触角,慰藉更多人。

   图书馆“转行”?

  自2015年起,广州图书馆联合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面向粤语零基础的在穗务工者推出“公益粤语培训班”,到2019年已有8期。通过2个月的集中训练,结业时这些外来务工者都能开口讲粤语。

  图书馆为什么要“转行”办起公益培训?因为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的人有需求。

  那是7年前,广州图书馆语言培训部的刘思佳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人来问粤语教学的书籍,“那时我在前台值班,是些年长的叔叔伯伯来问得多。”

  彼时,广州图书馆语言学习馆的教学读物以英语和小语种为主,粤语教学的书籍不多。刘思佳意识到,因为语言无法融入到这座城市的人,并不在少数。“看着这些期盼的眼神,我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她萌生了开办粤语培训的念头。

  教粤语的老师不少,但难的是公益教学、集中开课,还要真的有效果。经过2年的寻觅洽谈,广州图书馆与致力于粤语保育与传承的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一拍即合。

  2015年1月,第一期培训班开招。计划招生30人,但600多封报名信如雪花一般涌入,很多人在报名结束后还来询问,“听到的最多一句话就是‘能不能把我的家人加进来?我们可以站着听课’”,刘思佳很感慨。

  第一期“公益粤语培训班”最年长的学生有65岁,最小的只有9岁,他们要在连续两个月里的晚上7时到9时之间完成18次课程的学习,并通过“毕业考试”才能结业。

  刘思佳一开始担心这样高强度的课程会让很多人半途而废,但还好,第一期培训班的30个学生中,有27位都顺利通过结业考。直至去年,8期粤语培训班,让200多位来穗务工人员融入了这座城市。

  所有学生中,老师们印象最深的是来自侗族的护士仙芝。怀揣着“天使梦”来到广州,这个年轻女孩对一些不会说普通话的爷爷奶奶总是束手无策。“看到他们失望的眼神,我心里无比内疚。但自己学又总不得其法。”她咬咬牙,报了名。现在,她已经可以不用同事帮助,独自完成基本的护理指示,也让病人们为她竖起了大拇指。

  “效果很好,但老实说,受场地空间和老师上课时间有限等因素影响,600份报名表,我们只能收30位学员。”刘思佳坦白,她手上还有3000份未入选的报名表,小班课程与庞大的需求相比杯水车薪。

  在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看来,公共图书馆自诞生之初就具有公益性,它有责任最大限度地实现平等服务、保障公众的平等权利。换句话说,在这里,要人人都能平等地获取知识。

  因此,为惠及更多读者,2019年“公益粤语培训班”改版为“粤趣沙龙”。第一堂课“粤语字词冷知识”吸引了500名读者参加,“把报告大厅塞得满满当当”。

  后来,广州图书馆还将粤语课程的课件和对话录音上传云端,30个人的小课堂变成了没有边界的“云课堂”。

  语言仅仅是融入城市的一个门槛。“我们对来穗人员的认识是否还停留在‘基础’教育?是否还能拓展更多的形式和内容?”广州图书馆专题活动部的馆员龙柳亭一直在思考这件事。

  龙柳亭17岁从江西南昌来到广州,同样作为外来务工者的她认为,来穗人员的需求其实要复杂细致得多。她回忆起,2019年广州图书馆的一场本是针对成人的活动“我和朗诵有个约会”,现场却来了十几个小朋友——所有的家长都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指导,把他们都带了过来。

  受此启发,龙柳亭邀请了20组来穗人员家庭参加“爱上图书馆”专场活动,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俄语系教授郭丽,尝试进行俄罗斯艺术文化启蒙——唱俄罗斯传统儿歌、游览冬宫艺术博物馆……生动的画面和平实的语言把他们的视野带到千里外神秘而辽阔的西伯利亚。对于其中很多孩子而言,那是他们第一次听到俄语的发声。

  活动结束之后,一位家长连声称赞,说“还好把孩子带来了。”

  从提供粤语书籍到开办粤语培训班,再到升级为“云课堂”,图书馆开始越来越不“图书馆”了。

  “活着”的空间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图书馆的工具理性正在被弱化,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价值理性则正在被彰显。”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肖希明认为,图书馆不再仅仅是一个借书的地方,而成为了一个满足读者精神和文化需求的“活着”的空间。

  “在图书馆,我简直可以待一整天。”读者何淑婷告诉记者,以前想看展览,只能去展览馆或者往其他城市跑,“现在在家门口的图书馆也能看到。”看完展,她通常还会在图书馆里的书店、咖啡厅逛逛,或是参加感兴趣的讲座、课程,增加某方面的知识。

  线下活动多了,这是她近几年在东莞图书馆感受到的最大变化。

  以东莞图书馆为例,2016年至2019年间,该馆年均策划举办公益讲座、馆内外展览各百余场,受众读者近60万人次。还有书展、表演、竞技、体验各种类型的活动,市民接受度很高。而在广州图书馆,仅2019年共举办线下活动4360场,惠及211.5万人次。

  据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图书馆学会发布的《2019广东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显示,去年广东省各公共图书馆共举办读者活动48394次。

  “我们通过一场场公众活动,鼓励读者营造社群感、归属感。”东莞图书馆学习中心推进部主任奚惠娟说,图书馆做线下活动的意义在于,鼓励人们走进来——“无论你来自哪里,无论你是南腔还是北调,每一个走进图书馆的人,都会成为同乡人。”

  “东莞的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近3/4,而图书馆馆员中,近一半是外地人。”东莞图书馆馆长李东来认为,这就是东莞图书馆面对的需求,是图书馆应该承担的使命——做属于大家的图书馆。为此,东莞图书馆不仅让读者参与活动,更邀请他们主导活动,让他们成为图书馆的主人翁。

  因此,读者何淑婷后来有了另一个身份——图书馆粤语课堂《粤讲粤正》的老师。

  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的她,在某次自习后看到图书馆的志愿者招募广告,怀着提升自己讲课水平的一点点“私心”,报名成为一名志愿老师,转眼已有7年时间了。

  “我一直都很享受把自己的知识分享给其他人。”但收获不仅仅于此,她在课堂内外还结识了各行各业的朋友,其中不乏至交好友、人生导师,图书馆在她心目中的分量更重了。

  东莞图书馆馆员梁丽珍负责少儿活动和阅读推广志愿者培训,她告诉记者,自从2012年组建少儿活动的报名读者群后,她意外发现其中“卧虎藏龙”——家长们各有特长,如朗诵、彩泥、瑜伽、品酒、烘焙等,覆盖面极广。

  因此,她时常邀请有才艺的家长担任志愿老师,将各自的技能“交换”出来,凝聚成一股丰富不重样的读者力量,“无论作为‘参与者’还是‘主导者’,每一名读者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与体验。”

  维护好“粉丝”

  根据广州图书馆公开资料,与往年相比,2019年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外借文献量、新增注册读者量同比呈下降趋势;举办公众活动场次、数据资源下载浏览量则大幅增长。

  深圳图书馆数据显示,仅1月24日—2月4日,数字资源馆外访问同比去年春节期间上涨11.6%,读者馆外借数字资源26258人次,在线办理虚拟读者证400余张。

  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改变了读者阅读方式;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也促进图书馆服务环境的改善和服务方式的改变。

  “90后”读者李子欣高中时,曾设想过上大学后把图书馆的书都读一遍。但上大学以后,随着书籍逐步数字化,阅读习惯也转移到电子平台——有更便捷的查询、阅读甚至互动功能,适合进行目的性、功利性较强的阅读。当她比较急切地以问题驱动阅读时,相比于电子检索,纸质书籍愈发“落伍”。

  正因如此,各地市图书馆均在发展线上图书馆。但是,如何让读者更容易抵达?渠道仍然是问题。

  因为读者呼声强烈,3月中旬,深圳图书馆上线了“数字阅读馆”小程序。“读者只需要从小程序进入,就能在手机上享受到深图丰富的数字资源。大大缩短了获取信息的链条。”王艳介绍。

  “这像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无论是洋车华服,还是布衣粗衫,它都一视同仁。在这所大学里毕业的人比比皆是。”聊起图书馆,读者管启富便想到了高尔基把社会当成了“我的大学”,写下的经典名篇。他说自己常常在深圳图书馆流连忘返,有时看得入神了会情不自禁地构思出一篇小说,“我的好多作品就这样写就发表,这算不算深图的馈赠?”

  深圳图书馆负责新媒体运营的李军锋的主要工作之一是与线上读者互动、答疑解惑。2014年至今,他收集的读者原创留言,都记录在深图内刊《深图周报》上,如今已精选了1500多条读者原创留言——

  “每逢佳节必泡馆”“深圳图书馆激起了我对阅读的高浓度贪念”“图书馆的吸引力是城市吸引力的触角”……这些读者发自内心的感慨深深打动了李军锋:“大家真心地认为,图书馆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而我希望,每个读者都能在我们的线上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

  如何维护好这些读者粉丝?李军锋和同事们常常坐在一起“头脑风暴”,策划出一场场趣味性强的活动。多年积累下,深图两个公众号的粉丝总数超过70万。

  说到底,更多元的公共图书馆只是为了能够满足读者的需要——不仅在馆内,“不问籍贯、不问年龄、不问教育程度、不问入馆目的、不问姓名”;在馆外,图书馆仍会尽其所能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用免费且平等的服务,也用真情与尊重。

  “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深圳图书馆馆长张岩提到,吴桂春留言东莞图书馆的故事,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它只能从开放、包容、务实、温暖的城市土壤中孕育”。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卓 )

走进图书馆 皆为同乡人

2020-07-23 09:24 来源:南方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