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货”的人,背后是包容的城市文化
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马晨骋回忆起2010年世博会的那数百个日日夜夜,依然难以忘怀。彼时,身为世博主题秀《城市之窗》执行制作人的他,最享受的就是每次演出开始前,观众们涌入场内,将座位一个个填满的场景。“剧场大门一开,就能感受扑面而来的热忱和期待。”马晨骋说:“这现场演艺的力量,这种力量让人心潮澎湃。”
十年过去,马晨骋参与策划、制作的演出越来越多,对这座城市的文化口味也越来越了解。但你若问他,上海观众最喜欢的是什么?他多半不会说出某种类型的演出或是某个具体的剧目。多年的从业经验让他总结出一个规律:千万不要小瞧上海的观众。
上海,黄金赌城娱乐著名的“戏码头”,从来都不缺好戏。历史悠久的“国字头”剧团全国巡演,上海是必到的一站;蜚声国际的海外名家、名团、名剧首赴黄金赌城娱乐献演,上海往往是第一选择。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只有名声与场面才能打动“久经沙场”的上海观众?
现实并非如此。2011年,马晨骋参与制作的中文版音乐剧《妈妈咪呀!》落地上海,有人觉得“不可思议”。西方音乐剧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摸索,已经形成了非常完整的理念和模式,被视为艺术与娱乐综合性最强的当代舞台艺术。但对国内观众来说,音乐剧还是种较为“新鲜”的艺术门类,一些观众甚至分不清音乐剧和歌剧的区别。即使是上演《妈妈咪呀!》这样常演不衰的经典音乐剧,也有尖锐的声音认为,“要看就看英文原版,中文版会有人看吗?”
但就在那一年,32场中文版演出,在上海收获超1600万元的票房,每场演出都引爆了全场观众的和乐起舞。团队花半年时间,从制作到演出、营销的所有环节,全部吃透原版精髓的付出有了回报。也是那一年,上海起步的中文版《妈妈咪呀!》,开启了全国巡演的旅程。有人感慨,上海观众“识货”。
2016年,马晨骋把红遍纽约的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带到上海,周围又响起质疑声。有人劝他,演出就是要坐在剧院里看的,花几个小时满场跑着看戏“太小众”。马晨骋狠狠心,还是着手改造起江宁路一栋1万平方米空间的大楼,从纽约搜罗了上世纪30年代的全套家具,装了整整7个集装箱运到上海布置场景。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上海版《不眠之夜》大火。自2016年落地以来,《不眠之夜》演出近千场,观众人次逾30万,平均上座率超过95%,平均复购率达50%。其中,最铁杆的粉丝至今已经观看了超过400场。
其实,“识货”的背后在于“海纳百川”的气量。对上海观众来说,“海纳百川”早已浸润到城市文化的方方面面,只要作品品质高,不管有多颠覆以往的认知,都能在上海滩博得喝彩与掌声。
有调查显示,近年来,上海演出市场主力观众的平均年龄逐渐下降,“90后”“95后”强势崛起。在“文化新世代”看来,精神性消费早已不是锦上添花的附加项,而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组成。变化背后,是上海持续为文化活动提供平台、挖掘舞台的决心和努力。
2017年,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份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文创50条”的重磅文件一经公布,就引发了相关行业人员和全体市民的热议。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指向,巨大的扶持力度,无不令人振奋。
2018年以来,“演艺大世界”初步形成活力中心——人民广场周边1.5平方公里区域,以及外滩、创意码头、世博滨江、新天地、复兴路集群的“一中心、五集群”发展格局。这个区域内包含了22家专家剧场,既有上海大剧院、上海文化广场、上海儿童艺术剧院等千人座位以上的大型剧场,也有黄金赌城娱乐大戏院、黄浦剧场、共舞台、长江剧场等中小剧场。2019年5月,“上海市演艺新空间营运标准”正式出台,chiK11美术馆、思南公馆、林肯爵士乐上海中心等26家“演艺新空间”先后挂牌,它们分布在商场、地铁站、书店、楼宇中,成为“演艺大世界”的新型活力源。
丰厚的滋养下,上海市民的文化鉴赏力不断提升。一部作品,不论在什么类型的场地上演,他们都能够充分适应并融入氛围当中。每部作品出彩在哪里、又有哪些地方可以“更上一层楼”,他们都能讲得头头是道。随着越来越多交流的平台和方式出现,他们的反馈也为剧场、从业者提供了许多启发和前进动力。
上海观众究竟喜欢什么?马晨骋认为,与其带着“投其所好”的心态发问,不如转换一下思路,问问这座城市还能为人们带来什么。答案永远都不是封闭的、唯一的,因为城市是流动的、发展的。而寻找答案的过程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新事物、新思想,是否有探索和尝试的勇气?对于人民的真需求、真感情,是否做到了倾听与回应?
有品质的人文之城,在奔腾中回答未知与挑战。
(责任编辑: 李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