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歇 热情不散 回眸2020上海书展的“最”动人瞬间
当爱书人买书人一个个离开书展大厅,2020上海书展在流光溢彩的夜幕中闭幕了,而与此同时,申城一本更大的书正徐徐打开。
受疫情影响,当国内外绝大多数书展取消、延期或转至线上时,2020上海书展如约而至,成为今年首个举办的有规模、有影响的实体书展。面对种种困难、不便,上海书展走出了“舒适区”,坦然拥抱不确定性,并创新摸索了多个“第一次”。回眸上海书展现场“最”动人瞬间,我们看到书香底色如何浸润在“人民城市”的文脉血液中。
最繁琐
N个“第一次”背后
昨晚步出主会场的“荣誉读者”,是一对双胞胎姐妹,曹智祺、曹智璘,“我们连续四年参加书展了,今年是在大麦网上抢的夜场票。”姐妹花向志愿者“小橙子”们频频道谢。说起进场感受,“确实有点繁琐,但正因繁琐,心里才格外踏实安全。”
出示身份证件、健康码、购票凭证,经过测温初检后,进入安检篷房进行安检和二次测温,再经自动验票闸机,查验身份证件、同步人脸识别绑定……这是读者进入上海书展的必走流程。顶着高温热浪排队的长龙消失了,但在上海展览中心进场口的人行道上,有些90后志愿者从早到晚轮流驻守,一声声提示、一次次答疑、一回回相助,备受“烤”验。进场时,他们还贴心地为工作证、媒体证上的二维码贴上透明膜,防止刮花影响扫码。
最透气
观展体验舒适指数飙升
主会场的“限流”,避免了人群聚集,人挤人的场景今年已不复存在。书展官方网上购票通道开启之后,出现了“秒杀”“一票难求”的难得情景。
“感觉惬意清凉了不少,一路走走停停、笃笃定定,舒朗开阔的书香风景,让场馆有种难得的透气感。”沪上大学生郑林和同学相约逛书展,多了“闲庭信步”的从容。更好的观展体验,带来了更愉悦的选书心情、更从容的试读状态,增加了找到好书的机率。
不少读者在朋友圈晒出了上海展览中心建筑的内部细节图,“终于有机会细细打量每一处穹顶、吊灯、镂空窗户”。而这背后是专业的办展理念、技术、经验的支撑。
“实体书店品牌馆”今年挪到展区外,参展书店之一的读者书店负责人蔡志文感叹:面对各种困难挑战,主办方有求必应,“展棚中午太热,就给增加了一台空调,保证展位凉快舒适,同时还冒着酷暑送绿豆汤到现场给参展商,真的要点个赞。”
最忐忑
观众少、销售降了怎么办
不可否认,受疫情影响,今年书展因观众数量限流,增加了现场管理和服务难度,现场销售相对减少。忐忑之余,记者听到最多的声音,反而是全国出版人们的安慰和鼓励——书展能如期举办,能顺利推进,能让读者高兴满意,能让同行坚定信心,一切付出都值了。
线下客流减少,线上拉动效应明显,“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线上平台访问量近56万次,书展圈内圈外活动观看总量破610万次。光是世纪天猫旗舰店书展前五天线上销售码洋约130万元,实洋70万元,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32%,书展的品牌光环给线上直播带来的流量叠加,把世纪出版集团的图书、作家等内容资源都盘活了。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阚宁辉的形容很贴切:今年上海书展肯定是“历届场内读者最少,现场分贝最小的一届,但也是场外受众最多,线上影响力最大的一届。”
最“斜杠”
图书编辑扛着直播设备上阵
今年书展期间,格致出版社营销编辑于笑尘,在手机上键入的最多一句话,就是“快帮我转发点击”。《吃掉情绪?——和食物的斗争》《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等新书直播现场,她和小伙伴们提前架好设备,调试镜头音量,确保线上平台流畅同步播出。
“互联网时代,流量是最宝贵的资源,作为刚刚转型直播的传统出版社,前期累计的粉丝数量有限,除了要提前做好几轮直播预告,现场还得发动粉丝的力量转发吸引流量。”几场做下来,于笑尘摸索出心得——直播间卖书做活动自有它的玩法,“如果进来观看的人数多了,同时分享、点赞人数多了,讲座内容就能被更多人听到,这个过程也能聚集一批新的关注。”与抖音短视频平台开展合作,获得了更多“露出”机会,“但想要做大账号的影响力,还需要之后长久的运营。”
首次设立的“世纪出版直播间”里,“乘风破浪的世纪编辑们”走出了以往编辑固守的案头,走进了互联网新媒体浪潮。从传统编辑到“主播”或“程序猿”“讲书人”,倒逼从业者不断解锁新的“技能点”,拥有斜杠身份。
最日常
阅读和生活如盐溶水
徜徉在今年的上海书展主场馆,人们邂逅了曾经难以想象的阅读图景,各种花式新玩法正不断“上新”。而当阅读场景更紧密地嵌入日常,不仅爱书人更有幸福感,阅读“门外汉”也找到了亲近好书的新入口。
上海出版走出行业圈子,吸引圈外的新力量走进来。“未来阅读馆”“作家餐桌计划”成为书展“出圈”的标志性案例;知名实体书店结集的实景版书香街区,展现了跨界发展的新尝试、新成果;上海书展“进商圈”“进社区”开始尝试推动书店与其他商店从“相邻”走向“相融”,阅读和生活如盐溶水。
最跨界
医生快递员民警法律人站上舞台C位
今年书展现场,除了知名作家学者坐镇,还迎来了最丰富多彩的跨界嘉宾阵容: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派出所“网红”民警小哥哥、B站最火up主法学教授罗翔、快递员小哥……
书写他们奋斗故事的新书,轮番登上了上海书展的大舞台。高人气的签售现场,是时代最美奋斗者获得礼遇的鲜活注脚。
最可期
“+书店”“+阅读”拥有无限未来
有出版人表示,“上海书展来了,行业信心妥了”。疫情下的上海书展,在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同时,也成为助力新经济、促进新业态、刺激新消费、引领新生活的有力载体。
一位从北京出差来沪的书业人士,早早就做好了功课,趁着上海书展这段时间,把心仪的书店“一网打尽”。她的清单里,有最大的综合性书店上海书城福州路店、“最高书店”朵云书院,新开业的百新书局……
从某种意义上说,上海书展实现了“大出版业”的完美“闭环”,随着种种新案例显现,“+书店”“+阅读”已经成为城市生活的新体验。
(责任编辑: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