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近年来,许多形式新颖的公共文化空间在城市兴起:颇具新意的时尚实体书店、精致的艺术品博物馆、设计感极强的艺术园区……这些地标式的文化空间,多位于主干道旁边或繁华的商业区,构成了城市的“面子”。可在背街小巷深处和很多老旧小区里,由于种种原因,公共文化空间一直比较缺乏,成为很多城市的痛点,这在一些老城区尤其明显。
公共文化空间建设首先需要“空间”。城市老城区往往人口稠密,空间紧张,想找到大片的土地用作公共文化空间很不现实,因此应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努力在精细化上下功夫。在这方面,上海长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文化空间建设“螺蛳壳里做道场”,意味着不能大拆大建,而只能在局促的空间中找地方。上海新华路669弄,建成于1982年,是典型的老公房小区。由于公共文化空间严重缺乏,小区门口狭长的传达室成为小区的社交中心,小区居民都喜欢聚在那里歇歇脚、聊聊天。为了满足小区居民的需求,当地街道和社区出资将传达室加以改造,让它从一个拥挤局促的空间,变成了宽敞明亮的社区公共客厅,留言本、物物交换角、公共书架一应俱全,社区里的小孩、年轻人、老年人就在这个空间里自然地“互动”起来。上海武夷路321弄1号的“小白楼”,门口以及两边弄堂里的围栏和大门都被拆除,楼前的庭院被打造成一个开放式的小广场,广场内种上了绿植、设置了景观休闲座椅。通过利用一些弄堂口、老房子门前的空地来释放公共空间,将能打开的围墙都打开,再辅以精心设计和微调,上海长宁很多老街区不仅建起了公共文化空间,也保留了街区原来的历史风貌。
文化空间一般讲究精致,而烟火气则是居民社区的底色。在老城区进行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如何解决精致文化空间与烟火气社区间的矛盾需要好好拿捏。拥有百年历史的愚园路是上海永不拓宽的64条马路之一,也是一座开放的城市记忆博物馆。当很多城市的老街区开办“图书馆”“文化会客厅”时,愚园路街口却出现了“故事商店”。游客和市民可以在店内的“生活者”和“观察者”共创卡片上写下每个人关于愚园路的故事与情感,半年时间,“故事商店”就收集到了2000多则故事。这个不到10平方米的文化空间,吸引了不同年龄层社区居民的参与,最小的只有9岁,最大的有67岁,真正嵌入了社区居民的生活,成为链接人际情感的新纽带。
城市文化空间是为市民服务的,它的建设不应是政府的“独角戏”,而需要业主单位、居民等多方的支持和参与。在城市更新和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中,上海市长宁区一方面积极鼓励发动社会资本参与,另一方面尊重老百姓的意愿——文化空间中种多少树,使用什么颜色的书架,要不要美化垃圾厢房,这些“小事”都会倾听居民的意见,这样就将城市文化空间建设与社区治理有机结合了起来,提高了社区居民的获得感。
(责任编辑: 郭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