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作品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批判和揭露,还有很多对人的探究
原标题:作品的境界取决于作家的视野
9月13日,由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为期3天的陕西百优中青年小说作家培训班结课。在这次培训期间,讲师们与青年作家面对面交流,分享了如何创作、提高知识产权意识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帮助青年作家破解创作中遇到的难题。在培训课程即将结束之时,省作协主席贾平凹对在场的陕西省青年作家讲了别开生面的一课。
当天下午,贾平凹提前到了会议室,与在座的作家们亲切交流。会议室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下午3点,授课正式开始。
了解时代再创作 打开视野再提笔
在这个时代,作家要怎样创作?贾平凹表达了他的看法:“创作首先要了解这个时代,认知社会背景和社会矛盾,需要有所谓的现代观念。现代观念即是关于人的探究与揭示,没有现代观念,便无法创作,创作也无法发表,发表也无法产生影响。不了解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作品便进行写作,便没有思想和意义。要写作,就应该写出现实中的问题,这是文学的功能所决定的。”文学的功能有很多种,贾平凹很认同龙应台所说的“文学的功能是让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这一观点。
在了解时代的同时,作家也要懂得如何阅读他人的文学作品,贾平凹认为:“看别人作品就是为了提高我们的认识,汲取生活的智慧,享受优美的句子和段落,作品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批判和揭露,还有很多对人的探究。”
贾平凹说:“现在写小说有两种情况,一是文学视野问题。文学视野太小,不了解国内的文学变化、国际的文学变化,就会没有文化自信或者产生盲目自信,就不可能创作出好作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如果看问题和叙事角度局限,总是用自己习惯写的题材,习惯的写法,比如写散文,总写亲情旧事,内容就会比较局限,题材也显得陈旧。二是世界化问题。不是把我们的内容变成别人的内容,也不是把我们的作品变成和别人统一化的作品,而是要保存自身创作本来的特点,又要汲取现代生活和现代其他文学的营养,要让我们传统文学在新的时代产生出新的生命力。”
贾平凹认为,现在的小说已经形成了揭示、暴露、批判等元素,但写作是一种爱的表现,不是仇恨发泄,这是文学最基本的“情商”,任何作品写出来,呈现的都是自己的经历,但表现的都是众人。“一车人出去游玩,早上10点,有人给司机建议说停车吃饭,司机不会停下来,其他人也不愿意停下来,如果到中午12点提出这个建议,全车人都会同意,因为大家都饿了,所以一定要写出12点大家的饥饿,不能写出10点你自己的饥饿,这样引起不了共鸣。”贾平凹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看山水三层境界 悟人生写作真谛
讲完这些,贾平凹说出了一句俗语:“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贾平凹依据当下写作的意义,谈了一些他对这句话新的认识。
这句话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贾平凹说:“这层就是我们面对的尘世的万物万象。尘世的万物万象是有规律的,因为它一直保持着平衡而运行着。就说生老病死,它就是人生的规律,每个人都必然经历,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我们就在这万物万象中,在这里,一切都是有序的,像是精心的安排。有一种树叶被认定为茶,那么就有了采茶的篓,炒茶的锅,装茶的罐,煮茶的炉子,盛茶的壶和碗,又有了茶桌、茶凳。在尘世中,你感觉什么都从未生,又从未死,你就是它的一部分,好像你在,好像你又不在,多了你并不拥挤,少了你也并不空旷。而我们是写作者,应该写什么呢?文学是写生活的。生活就是这万物万象。在万物万象中人是最主要的。文学是人学。怎么写人呢?万物万象之所以有序,有规律,其实就是有关系,文学就是写这种关系,既然人是万物万象中的一种,人肯定与万物万象有关系。每个人都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人群里有人伦秩序,有社会秩序,有生命秩序,有情感秩序,有了吃穿住行、生老病死、喜怒哀乐,人与人有着各种关系。每个人在这个关系中寻找着自己的位置和角色。在此,人性得到充分暴露和表现。文学就是写这些关系的,写出人类的困境和新呈现的人性。‘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一层次上,讲的是文学面对的是什么,也是写作的基本面。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上,作品免不了见什么写什么,就事论事。”
怎样使作品不平庸,贾平凹提起第二层次: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他说:“从文学角度来讲,在这一层次上文学强调的是个性与风格,也就衍生出了怀疑和批判。但是,当我们都热衷于第二层次,文学上观念化的作品就会特别多。强行表现出欢乐和忧愁,以批判为深刻,以象征为意义,以形式变化为手段,是易于产生那些做作的、矫情的作品。人的观念是会变的,但事实永远不变,事实就是指万物万象关系中的那些故事。只以观念写成的作品,时过境迁,还有什么价值呢?”
接着,贾平凹说起第三层:“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们在写作时要塑造人物,都知道主要人物难写,次要人物则容易写。这是因为习惯了要给人物强加思想。反观《红楼梦》里描写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大观园中一群少男少女,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作家没有给他们强加思想,只是写出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但这部作品把什么都表现出来了。因此,作者把笔下的人与物写到极致,写到圆满,这样的文章本身就会产生出所有的意义,就像把灯点亮,能指引方向和道路,飞虫会来,众人会聚集一样。当然,作品的境界还取决于作家的视野,这建立于作家的先天才能和后天的认识、觉悟、学养上,而一旦这样,就可能出大作品。”
贾平凹讲完,全场掌声雷动。与会作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班的学习,在以后的创作过程中可以规避很多创作问题,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尤其是听完贾老师的授课获益匪浅。他们作为陕西作家,会担负起作为一名文学工作者的使命,为陕西文学贡献力量。
记者 张家祯
(责任编辑: 李江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