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传统技艺手法“复活”龙被
记者11月11日从海南省民宗委获悉,今年以来,海南省加快推进“保护利用好黎锦等非遗文化”工作,认真做好传承保护(龙被复制)项目。目前,相关项目团队按照传统技艺手法复制完成了“清后期龙凤呈祥八卦图三联幅龙被”和“清代黎族人形纹五联幅龙被”(以下简称三联幅、五联幅龙被)。
龙被是黎族织锦艺术之精品。它是黎锦中的一种,是黎族在纺、织、染、绣四大工艺过程中难度最大,文化品位最高,技术最高超的织锦工艺美术品。2006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被是黎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特殊的历史研究价值,它不但记载了历史,更是承载了黎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据介绍,由于龙被制作需要较高的工艺,费时且费力等,目前仍掌握龙被纺织技术的黎族妇女已为数不多,龙被艺术已濒临失传。
今年,省政府将“保护利用好黎锦等非遗文化”工作任务列为省政府督办事项,通过制定黎族龙被制作标准,恢复黎族龙被制作技艺,复制优秀的黎族龙被产品,达到挖掘、抢救、保护、传承、规范黎族传统纺染织绣龙被制作技艺的目的。
海南省民宗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推进该项目的顺利实施,省民宗委组织召开“技艺抢救保护座谈会”,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龙被)技艺抢救保护项目推进工作“支招”,并联合组织海南锦绣织贝实业有限公司、江苏省苏州市钱小萍古丝绸复制研究所、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民族博物馆、海南省艺术馆非遗中心、海南省民族研究所、海南民族学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锦代表性传承人容亚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锦代表性传承人黄丽琼以及三亚市、东方市、昌江黎族自治县黎锦技艺传承人等,共同推进“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保护(龙被复制)”项目的实施。协调省博物馆租借五联幅龙被原件“清代黎族人形纹五联幅龙被”(国家三级文物)作为织造参照原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项目团队按照传统技艺手法复制完成了三联幅、五联幅龙被。
在龙被复制工作中,省民宗委与海南锦绣织贝实业有限公司安排专业团队通过视频、文字记录整个过程,并于8月22日至9月23日,先后组织举办两期“龙被刺绣技艺培训班”,培养五指山周边黎锦技艺能手50人。
省民宗委还将协调有关单位把织好的三联幅、五联幅龙被送往有关权威机构进行检测,并与参照原件的检测数据进行对比,确保复制龙被的图纹、色彩、光泽、固色、绣法等更接近于所参照的传统龙被原件。
(责任编辑: 李江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