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文旅融合领头雁 转型发展绘新卷

2020年11月23日 07:36    来源:山西日报    苏晓晨

  清晨微凉,暖阳初升。11月10日一早,家住平定县西岭村的郝寿春早早就走出了房间。早起收拾“院子”,已成了他多年的习惯。

  转腰、挥臂,郝寿春挥起大扫帚来干脆利落一气呵成,丝毫不像68岁的年纪。

  “院子”是村里的龙湖山庄,也是西岭村这些年发展文旅康养的重要一环。微风徐来,湖面泛起了点点鳞光,聊及西岭村这些年的发展,郝寿春的记忆也随着微风回到了过去。

  春秋风沙猛、冬日寒风烈,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回想过去的村子,郝寿春的记忆里满是光秃的山岗和破败的土巷:“山高、风猛、村子穷,咱村的小子们讨媳妇都难。”

  进村修路、上山种树,西岭人努力寻找着出路,作为村里的老“生产队长”,郝寿春带头走上了荒山。15万棵绿植、7.2公里进村公路、100多户水冲厕所……其间写满了西岭人的奋斗,更倾注着西岭人的期许。

  环境好了,村子美了,郝寿春虽然至今也讲不全面什么是“生态宜居”,可他在不知不觉中已捧上了乡村游的“饭碗”。

  “现在来咱村旅游的是真不少,节假日里,一天村里就能接待300来桌客人,可热闹哩!”说起现在的红火日子,郝寿春喜笑颜开,“十九届五中全会给咱们乡村振兴定了目标、定了计划,这些天村里开了几次会,一边学习全会精神,一边也计划村里的发展,不光要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继续改善环境,还要建游客中心,建配套的制度,让服务更上规格,让产业上规模,让咱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日头东升,在湖面洒下一片金黄,郝寿春的额头上已微微渗出了汗珠。撸起袖子,郝寿春加快了打扫。

  11月11日,早8时零2分,G606次品牌专列缓缓驶出太原南站。列车车厢内,平定砂器、平定紫砂元素随处可见,漂亮的图形将“砂锅”和“定”字巧妙结合,简洁明了却让人印象深刻。

  “没想到在高铁上,让我第一次了解到了在山西在平定有这么好的砂器,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张烨女士来到太原出差,在返京的列车上“偶遇”了平定砂器,临走前还不忘扫描二维码关注了相关产品。

  “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平定的砂锅亮晶晶……”郭兰英一首《夸土产》让平定砂器的美名传遍了大江南北。平定砂器历史悠久,紫砂资源蕴藏丰富。歌谣中唱到的砂锅,就是平定砂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如今,砂器已成为了平定的一个文化符号,走出三晋大地享誉五洲。

  近年来,平定县充分利用境内丰富资源,“牵手”宜兴连续多年开展“南宜兴·北平定”紫砂产业发展论坛,不仅带来了智慧、技巧、思路的碰撞,更翻开了平定县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不仅如此,平定县坚持眼前与长远、发展与宣传、生产与销售、传承与创新的同频共振,初步形成了相关产业集群,砂器、紫砂产业也已成为了推动平定县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截至目前,平定县发展的紫砂企业、工作室和家庭式作坊已有90个,累计举办紫砂产业工匠培训初级班25期、强化班5期,培训紫砂人才2200多人次。

  迎着朝阳,G606次列车一路高速向东,从太原到北京,把平定砂锅的影响力载入了京津冀,更给平定砂器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速度。

  平定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玉卿告诉记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既为文旅产业指明了奋斗方向,也增添了我们砥砺前行的信心。下一步,我们要充分发挥本地丰厚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优势,在传承、保护的基础上,打造龙头景区、挖掘乡村资源,不断加速文旅融合,让文旅产业成为富民产业,让文旅产业成为转型发展新动能。”

  从朝阳初升的西岭村到高速飞驰的品牌专列,从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到热火朝天的砂器产业……如今,在晋东大地上涌动着文旅融合助力转型发展的勃勃动能,更汇集着落实全会精神的强大伟力。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文旅融合领头雁 转型发展绘新卷

2020-11-23 07:36 来源:山西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