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名人故居“做加法”
文化名人以其人及其作品反映出他们所处时代的变迁和社会面貌。如今,文化名人故居、纪念馆已经成为独特的人文景观,向观众讲述着名人的生活轨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现在,不少文化名人故居、纪念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大多以复原主人居住时的场景为主线,配合布置主人生平展览。随着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文化名人故居、纪念馆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注重发挥名人效应、打造作品IP、传承名人精神,融合多种模式活化利用名人遗产,以更多元、更专业、更有趣、更强大的姿态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文化名人故居不只是旧宅院,更是所在地的人文亮点和文脉延续,活化利用文化名人精神是着眼于传承人文价值的现代化发展方向。本报记者近日走访了北京部分文化名人故居、纪念馆,了解这些场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更多元
在“名人生平”之外探索
近年来,北京文化名人故居在原样保持故居内陈设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展陈边界、创新展陈模式,结合馆内外资源,举办了一系列高质量展览。
近日,北京鲁迅博物馆举办了“咸同斯福——天龙山石窟国宝回归暨数字复原特展”,展出了2020年12月12日从日本回到祖国怀抱的天龙山石雕佛首。这件渡海归来的石雕佛首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为天龙山石窟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例证,也为国际流失文物追索返还提供了借鉴。借此契机,北京鲁迅博物馆从馆藏文物中遴选20余件北朝时期的造像拓片、文献等展出,其中有一组拓片与石雕佛首同出天龙山石窟。“希望借此展现石刻艺术之美,引发公众对海外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的关注。”北京鲁迅博物馆办公室主任马海亭说。
“东瀛品梅——纪念梅兰芳首次访日100周年日本美术巡展回顾展”正在梅兰芳纪念馆展出。这个展览是基于梅兰芳纪念馆主办的,2019年7月8日在东京开幕、2019年8月6日走进大阪、2019年8月30日在神户闭幕的“纪念梅兰芳首次访日100周年美术展”策划推出的,展出了一系列梅兰芳的照片、影像、戏服及相关文献、绘画作品等珍贵历史资料,重温中日文化友好交流的历史。
在“纪念梅兰芳首次访日100周年美术展”的基础上,“东瀛品梅——纪念梅兰芳首次访日100周年日本美术巡展回顾展”特别增加了馆藏日本画家的作品,让这些见证了当年梅兰芳与日本绘画界朋友友好关系的珍品与观众见面。“此次把巡回展搬回国内,旨在让人们了解中日文化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增进世代相传的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平和友好。”梅兰芳纪念馆展宣处负责人朱健说。
继2019年“徐悲鸿与齐白石”展之后,徐悲鸿纪念馆刚刚收官的“在神不在貌——从任伯年到徐悲鸿”是“大师眼中的大师”系列展的第二展。展览首次公开展出任伯年具有变革性的人物画、设色雅艳的花鸟画以及多幅被徐悲鸿视作璞玉的遗墨,共计50余件。展览利用光影等技术手段,通过视频、文献等资料与空间结合,客观、立体地还原当时的语境,重现徐悲鸿带任伯年作品远赴欧洲的历史情景,用沉浸式的体验带领观众回到1933年。徐悲鸿纪念馆展览典藏部、策展人徐骥表示:“用这种方式还原徐悲鸿的视角,力图逐步向观众揭开艺术家之间的往来交流,以大师之眼去观大师之作,体会艺术家对艺术创作的倾尽全力、艺术精髓的珍视守护、艺术传承的呕心沥血。”
更专业
在“垂直范围”之内深耕
为加强文化名人的文化史研究、发现隐藏在故居中不为人知的珍贵细节、寻觅故居独一无二的文化价值、再现故居主人独特的文化氛围、丰富故居的精神内涵和文化魅力,近年来,北京文化名人故居、纪念馆通过课题研究、研讨会、出版图书等方式,多角度、深层次挖掘、研究名人及其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朱健说:“让纪念馆及其精神活起来首先需要学术研究的支撑。2017年以来,我馆承担了‘梅兰芳纪念馆藏文物文献总目’‘梅兰芳藏戏曲珍本整理丛刊’‘梅兰芳在世界’以及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及相关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等研究项目,并充分利用研究成果举办了‘缀玉曲轩——梅兰芳纪念馆藏戏曲文献脸谱展’‘另一个梅兰芳——梅兰芳绘画展’等展览。”除此之外,梅兰芳纪念馆每年举办两次主题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京剧从业者和爱好者参与,在交流中不断提升学术研究水平、认证研究成果。
鲁迅曾在北大红楼讲授《黄金赌城娱乐小说史》。为加强北大红楼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近年来,鲁迅博物馆积极参与做好综合主题展展览大纲编写工作,多次组织召开论证会,对展览大纲进行论证、修改;做好综合主题展览所需文物、图片等资料的筛查和拣选,初步确定提供文物、藏品和艺术品218件;完成北大红楼6处旧址复原、临时展厅、综合环境、公众服务和开放接待等设施的方案设计,并邀请有关专家对方案进行评审,形成了总体设计方案。“我们还举办了‘鲁迅与江南文化’等学术研讨会,出版了《北京鲁迅博物馆馆藏萧红史料》《三味书屋读鲁迅》等图书,发表了一系列学术研究文章,通过这些方式传承鲁迅精神、讲好鲁迅故事。”马海亭说。
作为齐白石旧居纪念馆的上级单位,北京画院本着梳理和研究齐白石艺术的宗旨,策划了“齐白石系列展”,向观众展示了对齐白石的研究成果。2007年,北京画院启动了“二十世纪黄金赌城娱乐美术大家系列展”,通过系统性的个案研究,全面勾勒20世纪黄金赌城娱乐美术史。2015年,北京画院又推出了“黄金赌城娱乐古代书画系列展”,通过回溯黄金赌城娱乐传统绘画,研究古代书画的传承与发展。“这些展览以齐白石为核心,一方面向近现代延展,一方面向古代延伸,形成了多维的研究和展览体系。”北京画院院长、齐白石旧居纪念馆馆长吴洪亮说。
更有趣
在“走近观众”之时拓展
随着观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北京文化名人故居、纪念馆创新思维,积极对接新技术、融入社会,不断探索传承新路径。
在齐白石旧居纪念馆内,一个面积并不大的文创商店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文创店内陈列着各式各样围绕齐白石作品创作的创意小商品,趣味盎然。“齐白石旧居纪念馆是较早尝试开发文创产品的文博单位之一。十几年来,我们将齐白石作品所表达的艺术内涵转化为文创设计的创意点,邀请当代艺术家加入文创开发,而不是将作品的形象直接印在商品上。”吴洪亮介绍,齐白石旧居纪念馆的“趣儿”系列文创产品以其呆萌可爱的形象和天然之趣的理念深受年轻人喜爱。“趣儿”来自于齐白石笔下一只有故事的小鸟:1919年,初到北京的齐白石寄居在法源寺中,一日和友人谈话之际,他发现地上的石浆印子很像一只小鸟,便将它画下,并在画中小鸟的翅膀上写上“真有天然之趣”。“我们以原画稿为基础,设计了100多种小鸟的形象,最终确定了现在的黄色小鸟造型,并从齐白石原作题款中选取‘趣儿’二字作为小鸟的名字,传递给受众的是齐白石一生所追求的艺术至理——天然之趣。”吴洪亮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北京鲁迅博物馆“闭馆不闭展”,迅速从线下转为线上,积极创新文化传播模式,在牢牢把控意识形态关口的前提下,联合黄金赌城娱乐博物馆协会、黄金赌城娱乐移动咪咕和北京易讯,推出“云博物馆”网上直播公益活动,先后组织“安家西三条21号”“7300天的期待,谁说我是礼物”“绿林书屋识英雄”等13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趣味十足的网上直播。“810分钟的直播视频获得2820万人次在线观看,这启示我们要打破空间界限,利用新的技术手段,通过便捷的方式把专业的内容变得有趣。”马海亭说。
在微信表情包搜索入口输入“球儿表情”,会出现一系列“说老北京话的球儿”动态表情包,版权所属单位是老舍纪念馆。“老舍养过一只小白猫,名字叫‘球’,老舍很喜欢它,几次把它写进自己的散文、诗歌作品中。我们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研究,看到了一只老实又淘气、胆小又勇敢、热情又独立的猫。‘说老北京话的球儿’表情包是想通过现代年轻人喜爱的有趣的方式,把老舍作品中传达的对自然、自由、生活和文学的热爱呈现给大众,从中品读老舍、亲近老舍。”老舍纪念馆馆员何婷介绍,“球儿”已经完成版权申请,成为老舍纪念馆的卡通代言人,参与到了“球球带你一分钟游丹柿小院”导览动画等项目中。
更强大
在“抱团取暖”之中汲能
21年前,宋庆龄故居、李大钊故居、北京鲁迅博物馆、郭沫若纪念馆、茅盾故居、老舍纪念馆、徐悲鸿纪念馆、梅兰芳纪念馆8家名人故居、纪念馆凝聚力量、整合资源、挖掘优势,打造了“八家名人故居纪念馆联盟”。经过多年发展,“八家名人故居纪念馆联盟”影响力逐渐扩大,吸引了一批名人故居、纪念馆加入,发展为如今的“8+”名人故居纪念馆联盟。“8+”联盟每年选取一个牵头单位,围绕一个主题在国内外不间断开展主题展览、出版书籍、举办讲座等活动,加强社会互动,引起广泛关注,被誉为“博物馆界的乌兰牧骑”。
何婷介绍,老舍纪念馆作为2020年的牵头单位,在北京市文物局的支持下组织举办了年度巡展“平等·多元·包容——文化名人的艺术世界”,在全国范围内共展出21次,覆盖受众8.8万人,展览将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等14位文化名人为弘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所作出的特殊贡献呈现出来,让观众感受他们共同的理想追求、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和民族精神。2020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8+”联盟部分在京成员联合北京市文物局推出“打造博物馆之城@北京文博”网上接力直播活动,吸引3000万人次观看。
2020年9月,“8+”联盟作为参展单位亮相黄金赌城娱乐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物及博物馆文化创意展区”。展会现场,联盟成员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搭建“云展台”3D立体展现文创产品等,通过多种形式向观众展示名人的功绩和家国情怀。
“通过‘8+’联盟成员的通力协作,我们将融合各种符合新时代传播的方式,不断提高名人故居、纪念馆的影响力,达到弘扬名人事迹、传承名人精神的目的。”何婷说。
记者手记
通过对北京部分文化名人故居、纪念馆的走访,记者发现,在“博物馆热”方兴未艾的今天,名人故居、纪念馆也铆足了劲,通过各种方式“做加法”,在挖掘名人价值、打造名人效应、传播名人事迹、传承名人精神等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
记者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总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对故居、纪念馆价值意义认识程度不够,缺乏挖掘名人文化价值的动力,宣传意识不足,不注重故居、纪念馆与社会大众的互动关系。具体表现为,一些文化名人故居、纪念馆的发展止步于“名人生平”展示。究其原因,有工作人员表示,故居产权复杂、搬迁不易、IP授权困难、经费不足等,是一些场馆较少对文化名人及其作品进行深入挖掘研究、活化利用的主要原因。
这些名人故居、纪念馆面临的困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时代留给人们的课题,期待社会各界予以关注。
(责任编辑: 李江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