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间戏法 点草成金
原白色玉米皮,金黄色麦草,巧手翻飞,花样万千。在山东青岛平度市新河镇,草编产品的精妙藏在每家每户巧媳妇儿的手里。
新河草编,俗称“掐草辫儿”,选料麦草、玉米皮以及葫芦草、黄草等其他野草,逐渐由单一的麦草草辫、草帽,发展到用玉米皮、麦草、蒲草、茅草、水草、草麻、草柳等多种原料制作的草辫、草帽、草茶垫、草门帘、草提篮、草拖鞋、草地毯、草坐垫、草纸及各种草装饰品和草包装品,达十余类、万余个品种。
材料源于田间地头,工艺发于寻常百姓,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新河草编渐渐成了“一家老小花销,全靠巧手编帽”的“炕头经济”,90%以上产品走出国门,摇身一变成为了“时尚混血儿”。
一个草编工艺品成品,需要历经选料、掐草辫儿、染色、熏蒸、机订、整形、订织等7个环节,才能实现“点草成金”的华丽转身。
在新河,大大小小的工艺品企业90多家,加工点80多个,7万常住人口中有2万多人从事草编这项富民产业。这些年,“企业对外接单—下放加工点—加工点放单村庄农户”的“三级联动”模式,让新河镇处处上演着“十里长街无闲女,家家都有编艺人”的景象。
草编技艺,看着是手指的简单运作,但实际上需要大量的时间沉淀才能熟练掌握这样的“指间戏法”。巧媳妇儿们使用一个“模”,先在“模”上固定好经绳,经绳的密度根据设计要求的尺寸布局。固定好之后,大家就拉着家常开始编织了。如果说,经绳就是“经线”,那么,这些编上去的玉米皮就是“纬线”了。纬线是松是紧,什么时候该续接上新的玉米皮,完全由编织者凭经验控制操作。草提包的“把儿”是由企业统一供应的。“把儿”固定好了,再继续编上面的几趟。这样,一只草提包的主体基本成型了。接下来,剪断“经线”,封口,剔除了编织时留下的“茬儿”,抽出“模”,用烫壶热整形·的或者用滚子硬整形,订织上各种不同的小花式和把手、带子,一只草提包就正式完成了。
闲散午后,房前树下,除了巧手阿姨、媳妇们儿以外,也常常聚集着很多孩子。老一辈和小一辈,在经纬交织间共同见证着新河人记忆深处的美好瞬间……
(本报记者 刘艳杰 本报通讯员 陈弈晓)
(责任编辑: 李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