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双减”后,博物馆如何释放潜能

2021年10月11日 08:23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苏雁

  国庆期间,根据自家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江苏太仓市民朱慧为13岁的儿子选择了参观太仓博物馆和苏州博物馆本馆,让6岁的女儿参加包括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在内的亲子研学一日游。

  “苏州博物馆本馆是苏州的文化地标,周边又有拙政园、狮子林等苏州园林,对初中生而言,一次性把政治、历史、地理等知识点覆盖到,当属经典路线。”朱慧表示,让孩子从学科培训回归到古建筑名人馆,亲身感受建筑大师的名品佳作,了解家乡的历史文脉,这比任何一堂网课效果都显著。

  受“双减”政策影响,加上疫情防控常态化,打卡周边博物馆成为父母们假期带娃的最佳选择。国庆长假7天,苏州博物馆西馆共接待观众5.3万人次,其中亲子游占比70%以上;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共接待1万多人,未成年人占比六成。

  “‘双减’带来的机遇,在于社会教育需求发生了变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告诉记者。“双减”后,学校对于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有了强烈需求。针对这种变化,博物馆应该改变“守株待兔”的模式主动而为,与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建立机制性送教、送展上门制度,使孩子从偶尔去一次博物馆,变为常规课程或活动,从而系统培养孩子们对城市文史的兴趣,提高综合素养。

  趣味性与知识性融合,打造终身学习的课堂

  9月30日开馆的苏州博物馆西馆,首次尝试在国内地方综合类博物馆内设置探索体验馆。探索体验馆总面积4501平方米,分为“我的姑苏城”“金色童年”“艺术作坊”“好奇柜”和“自然探索”五大展项,采用声光电多媒体结合的展示方式,把时令风物、民俗、园林、书画等苏州特色元素,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展现出来,3至12岁的青少年都可以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玩法。

  探索体验馆内隐藏了很多苏州的历史文化线索。“考古沙坑”项目通过模拟考古的地层学、相对年代与绝对年代的分辨,让年龄较大的孩子掌握基础的考古知识;“小船摇到外婆桥”展区还原了温馨的外婆家场景,儿童们一边聆听苏州童谣与苏州民间传说,一边拿着枇杷、杨梅等塑胶水果安放到相对应的月份区域,体验苏州不时不食的饮食文化和岁时节令的有关民俗。

  “这个博物馆和别的博物馆不太一样,别的博物馆只能隔着玻璃观看展示的文物和图片,这个博物馆不仅可以看,还能自己动手体验。”小学四年级学生崔彧告诉记者,她正在探索体验馆的园林区域,研究卯榫结构。

  苏州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副馆长谢晓婷认为,博物馆具有终身教育的功能。此次新建的苏州博物馆西馆,针对“双减”,特地为青少年观众打造了国内首家博物馆学校,力争成为青少年的终身学习课堂。

  “‘双减’政策落地,为以兴趣、特长和综合素质为培养方向的校外教育创设了更适宜的外部环境,而各种主题博物馆作为校外教育的主要阵地,将迎来新的机遇,大批校外学科培训的学生将被分流到博物馆研学游活动中。”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馆长高海斌认为。这就要求博物馆在内容上做到分龄设计,在形式上加强趣味性和知识性的融合,在机制上进一步与教育部门和学校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模式。

  当下,博物馆主题是青少年研学游选择的重点和热点。10月4日,朱慧带着女儿,和其他10个家庭组成了“科学探奇小分队”,来到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鳄鱼为什么会流泪?毛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骆驼的驼峰里面究竟装着什么?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通过直观而有趣味的生物塑化展品,激发青少年对生命科学的兴趣。仅在国庆期间,博物馆就推出了“梦蝶飞舞-蝴蝶贺卡/书签DIY”“解剖珍珠蚌之寻找掌上明珠”“解剖小龙虾之探秘节肢动物王国”“动物写生记”等丰富多彩的生物课程活动。

  “‘参观+体验’这种定制版的研学课程,让孩子感受到大自然所有物种都是平等的。博物馆不仅讲解全部免费,而且讲解员具备专业功底,知识面宽泛,善于引导孩子。小众博物馆如果都能在做精做深上下功夫,完全不输大型博物馆。”朱慧告诉记者。

  博物馆与学校联手,博物馆课程形成广覆盖趋势

  “博物馆提供了广阔的文化视野,在学校教育不能覆盖的领域、国家课程不能到达的地方,让青少年欣赏、感悟、参与、探究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它们是第二课堂,是精神家园。”苏州中学园区校校长王旦认为,因此,博物馆要能够开发出各类适合青少年的课程,成为情境教学的大课堂。

  2020年9月30日,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出台《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博物馆与学校教学、综合实践有机结合”“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要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纳入课后服务内容”。

  “双减”政策下,“意见”的重要性和指导性进一步凸显。面对学校和学生的需求,博物馆一面从内部着手,改变展陈方式,打造终身学习的课堂;一面主动走出去,让博物馆课程尽可能在区域内学校形成广覆盖。

  南京博物院在江苏率先开展博物馆“种子教师”培训。契机始于2016年,博物院推出临展“法老王”,这是一个古埃及文化和汉代文化交互的展览。如何让青少年在这样的优质展览上获得更多知识?南京博物院归纳出“成语故事和语文学科的结合”等相关专题,把展览中的知识给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从而形成了课程单。学校教师在专题培训中获得很多教学资源,并把这些课案、课件通过班级主题活动等途径传播给学生。

  良性循环中,南京博物院的博物馆课程逐步被纳入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的常态化培训课程,解决了现有情况下单靠博物馆工作人员难以覆盖区域内所有学校的难题。2016年至今,南京博物院共培训“种子教师”超过9000人次,南京市很多中小学开设了成体系的博物馆课程。

  南京市岱山实验小学在几年前就尝试开设博物馆课程。“学校在南京博物院的专业指导下经常举办微型展览,并要求学生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报告以展览大纲为主线,融合了美术、语文、数学、音乐等学科知识,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逐渐由碎片走向结构化。”岱山实验小学校长郭卫星告诉记者。“双减”后,学校将基于博物馆资源多开发一些项目课程,增加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博物馆学习的频次。

  苏州市姑苏区是吴文化集萃之地。姑苏区组织专家团队精心编写了一套“姑苏地方文化校园读本系列丛书”——《姑苏符号》,其中《苏州博物馆》专辑专门介绍苏州的各种博物馆。姑苏区各校在课后服务时间,结合《苏州博物馆》这一读本,与苏州革命博物馆、苏州昆曲博物馆、苏州民俗博物馆等开展互联共建,为孩子们量身定制学习课程与项目,引领不同年级的学生结合博物馆资源对家乡传统文化进行学习。

  “双减”政策下,学校对于博物馆课程有了更多更高的需求。南京博物院社会服务部副主任陈刚认为,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在推进博物馆课程中不可能千篇一律,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其次,博物馆是个广义的范畴,“双减”之下,学校不能只盯着大型博物馆,要充分发挥社区博物馆、专题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遗址公园等文化场所的作用,并充分利用好非遗传承人等相关资源。另外,博物馆课程要持续推进,还需要更多的顶层设计和扶持,包括政策、保障、教师的绩效认可。

  (本报记者 苏雁)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施晓娟 )

“双减”后,博物馆如何释放潜能

2021-10-11 08:23 来源:光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