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釜山:文化艺术重塑社区

2021年11月15日 09:41    来源:解放日报    吴越

  釜山位于韩国东南端,是韩国第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早在15世纪早期,釜山就被朝鲜李氏王朝指定为商贸港口。

  近20年来,在不断发展经济的同时,文化艺术的种子在这座城市生根发芽,逐渐成为助力城市发展、推动城市更新的重要力量。

  在社交媒体风行的时代,一张张亮眼的照片往往是最好的“金字招牌”。在釜山,有这样一些艺术文化村,不断吸引着市民游客前去打卡拍照。

  房屋空置年轻人纷纷离开

  韩国釜山,有一个山脚下的小村庄,竟被韩国国家官方旅游局介绍为“釜山的马丘比丘”和“釜山的圣托里尼”,着实令人惊讶,它便是甘川洞文化村。

  这个由呈阶梯式排列的房屋聚集在一起形成的村落,每天都会迎来许多游客。他们不为壮丽的自然景观或是口味独特的美食而来,吸引他们的是文化艺术与村落的创意融合,还有对村子改变前后的极大反差的好奇。

  这个村落并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曾几何时,甘川洞是釜山人眼里的“贫民窟”。上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使得大批难民逃亡韩国,当时有4000余名韩国的太极道信徒与逃亡的难民,慢慢聚集到釜山沙下区甘川洞以及峨嵋洞附近。按照当时韩国政府的法令,在一块帐篷大小的土地上定居,这块地之后就会属于居住者。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人聚集于此,又因为沙下区被群山围绕,人们自然而然地开始往高处盖房子。后来,这片区域足足盖起了1000多栋四四方方的房子。

  一开始,由于条件有限,这些房子都是小型木板结构的房舍,沿着山腰依次拾级而上,逐渐形成阶梯式的村落,聚落间留下3条阶梯式胡同以作为防火巷。上世纪70年代,木屋顶大多被改成了石板瓦屋顶,上世纪80年代又经过一次改良,成为人们现在看到的形态。历经变迁,村落的风貌始终没有太大的改变,人们还能看到早期居民留下的痕迹。

  房屋条件尽管有所改善,但与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城市相比,甘川洞还是显得相当落后。年轻一代在这里看不到未来,纷纷选择外出找机会。青壮年劳动力出走,村子里的常住人口锐减,很快就从30000多人减少到10000多人。留在村里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妇女和儿童。很快,人口老龄化问题和房屋空置废弃问题也逐渐出现。

  如何有效地推动城市更新、活化城市空间,是21世纪头10年中,韩国政府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在釜山,甘川洞的困境有目共睹。2007年,釜山市政府拍板决定:就在这里做一场更新的试验!

  协会负责运营获评“最美村庄”

  被列为活化改造实施地,甘川洞的居民一开始却没表现出什么兴趣,甚至还不大情愿。在居民们看来,怎样提升生活质量、提升环境质量,才是最迫切的事。他们关心的是如何改善道路环境、增设停车场、修缮屋顶、营建绿地、整治下水管道、兴建公共卫生间等现实问题。但在1亿韩元的改造资金到位后,项目还是正常启动了。破败的村落,开始有了艺术气息。

  2010年,经过协调与沟通,当地社区居民与地方公务员、各类艺术家等共同发起了“甘川洞文化村运营协会”,作为地区改造项目的统筹协调组织。在居民的参与下,协会梳理了可利用的废弃房屋资源,首批改造利用6处空屋进行艺术文化创作。随后,在迷宫般的巷弄中设置了大大小小的路标和告示牌,并将它们涂上各种图案,绘制成一块块引人注目的彩色标牌。艺术元素的增加增强了地区居民的安全感,也为来访的旅客带来了更多趣味。

  除了一些仍具有生活价值的处所被保留外,其他闲置空间也被充分利用,逐渐改造为游客咨询中心、迷你社区历史博物馆以及社区活动中心等公共配套设施,形成了整体复合有机的社区空间。

  在强化村落艺术文化氛围以及持续性经营管理所带来的正向效应之后,甘川洞得到了更多的财税及政策支持。2012年,当地用艺术元素装饰活化了4处空屋,并在村口设置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雕塑,让甘川洞地区的形象得到明显改观。“甘川洞文化村运营协会”的力量也不断壮大,成员从最初的11人增加到了105人。

  也是在2012年,甘川洞文化村在亚洲都市景观颁奖典礼上被评为“亚洲最美丽村庄”,“釜山的圣托里尼”的美名也在那时越传越开。一些曾经因为家乡破败、没有出路而离开的年轻人,产生了回家的想法。

  保护本地文化不让连锁店进驻

  几年间,原本困扰甘川洞的人口流失问题、居住环境问题逐一得到解决,社区居民参与改造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村落的生命力越来越强。

  2013年,釜山市政府进一步推出了《共同体促进及自力村建设》专案计划,在尊重社区居民共同意愿的情况下,将大量空屋改建为艺术工坊、画廊、咖啡馆、书店、餐厅和民宿。同时,村里合适的空地还被改建成生态庭院,社区的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现在,去往甘川洞文化村的人们可以花上半天时间,在村子里参观流连,拍摄心仪的照片。在官方旅游网站上,村落提供的信息也非常全面:甘川洞文化村咨询中心为访客提供观光咨询、物品保管服务,还销售街道游览地图和其他文创周边产品;甘内交流馆由过去的公共浴池翻修而来,如今作为交流中心,聚集了咖啡馆、小画廊、客栈及观景台等商业和公共设施;天空广场展示了甘川洞文化村的相关资料,人们在那里的观景台可以远眺釜山港、甘川港和龙头山的景色;小型博物馆中,分主题展示了甘川洞的历史照片,陈列了过去居民使用的一些生活用品,还记录了甘川洞文化村的发展过程;艺术商店内销售本地艺术家和入驻村落的艺术家所创作的绘画、陶瓷、木艺、扎染作品。甘内美食餐厅和甘川大妈家常饭等由“甘川洞文化村运营协会”运营的村企,为游客提供家常美食。

  独特的艺术氛围和村落景观带来了一大批游客,居民作为各种店铺的经营者也得到了不错的收入。更重要的是,人们真正地把甘川洞作为自己生活、工作的家园,并为这个共同家园的维护和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在旅游网站上,可以看到这样一句提醒:文化村是地区居民的居住、生活空间,虽常年对外开放观览,但请到访者遵守秩序、尽量保持安静地观赏、游览。同时,居民也对一些问题达成共识,例如以宜居为前提,对村内的商店限定营业时间、制定外墙设计及涂改规则,并拒绝外来的连锁店进入村内开分店等。

  可以说,甘川洞文化村的“逆袭”不仅仅在于它变得更美丽、更“网红”,而在于当地社区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以艺术为引子,建立起了对社区的归属感,以及参与社区建设、维护的责任感。

  藏在闹市区知名综艺来取景

  近年来,提到釜山的城市更新,人们就会想到甘川洞文化村。除此之外,其实当地还有一些规模更小,但同时也深受市民游客欢迎的文化村。

  海云台是釜山市著名的旅游胜地,在东南沿海的水营湾内,沙质细腻、海水清澈,是闻名韩国的海水浴场。从海云台地铁站1号口出发,步行几分钟,就能到达松林艺术村。

  松林村所在的区域,是过去铁路建筑工人工作、休息的地方,因有大片松树林而得名。后来,那里渐渐地形成村落,每家每户都会在院中种一棵松树。随着韩国经济的发展,临近海云台的松林村及周边地区的地价越来越高,高档商场、办公楼、公寓楼拔地而起。为了保留这片地方,区域内的艺术家提出,可以将其打造成艺术村。

  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松林村最终搭上了“艺术专列”。现在,人们来到村口,首先会看到一个脖子上挂着照相机的巨型乌龟卡通形象作为迎接。走进去之后,能够在道路两旁看到露天摄影展,展示的照片是松林村居民的旧照。照片中的人们穿着属于那个年代的服装,与朋友、工友一起留下合影。村里的主干道两旁是许多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工坊,陈列着许多工艺美术作品。热爱动手的游客也可以在网站上提前预约,参加各种手工艺体验项目,比如制作手工皮包、陶瓷小花瓶等。

  有游客说,位于闹市区的松林艺术村虽然没有甘川洞规模那么大,但给人一种小清新的感觉。尤其是看着远处的高楼大厦,再走入这些彩色的小矮房,有种特别神奇的感觉。

  被称为“没顶的美术馆”的Dakbatgol壁画村也是釜山热门的艺术村。韩国知名综艺节目和电影《我的野蛮女友2》都曾在那里取景。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成琪 )

釜山:文化艺术重塑社区

2021-11-15 09:41 来源:解放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